1月9日以前,张小龙几轮对小程序的「曝光」吊足了你们的胃口,但仅仅过了一周以后,咱们看到了几条使人错愕的消息。用户超1000万的罗辑思惟撤退了……html
早在小程序上线之初,咱们就在《微信小程序,你的场景呢?》讨论过,小程序的推出,更多的仍是想为将来的线下挖掘铺路:以更短的服务路径、更多的使用场景,换取更多的用户。只不过此次是微信做为平台方和商家调转了位置。算法
甚至,小程序上线后,很多团队找到外包大师想开发小程序,我司CEO 阿德都婉言劝回。小程序
回到罗辑思惟的撤退,前面的疑问有了答案。微信小程序
一方面,这是苹果商店和微信平台之间的纠葛。去年苹果商店的规则调整以前,开发者能从中获得的利润是7成,固然还不彻底是7成,2%的交易税也是跑不了的,据统计,苹果商店所以在2016年得到了80-90亿美圆的销售总额,这样的收入规模苹果天然不肯意让给微信。浏览器
另一方面,微信也在小程序发布之初指出了上面这个问题,「游戏、直播和虚拟物品等功能还没有开放」这一举措是为了避开与苹果的付费下载和内购两种模式的竞争。安全
一样是最先上线的小程序之一今日头条lite,1月15日晚有网友发现今日头条lite小程序版本已经暂停,截止发稿前,小编发现该版本的今日头条已经恢复使用,其中暂停的具体缘由官方还没有披露。即便是这样,也有用户反馈失去核心算法优点的「阉割版」今日头条只有“推荐”和“视频”两个选项,也不能搜索,体验实在是很差,故而弃之不用。微信
要说搞事情,跑得最快的仍是媒体人,在小程序发布当日,博卡公布了一份榜单,当天发布的Top100小程序中,富媒体类别的就占了21家。app
数据来源:博卡(BOKA)精选榜布局
这一波「炮灰」下来嗨的是靠10w+喂养的媒体,苦的是谁呢?是产品经理和开发啊,设计文档也认认真真读了,开发资源也跟老板申请到了,咔!搞了半天项目没前景给砍了,你说都快过年了,换谁能高兴呢。fetch
但同时另一种声音又很坚决:美团的同窗正在没日没夜的改他们小程序的Bug,优化功能,并在全部美团的宣传页上印上小程序的二维码。
其实无论是罗辑思惟提出的「国民总时间」,仍是小程序喊出的「链接一切」的口号,「场景」、「线下」、「用户时间」等关键词都是产品经理和创业者在新的一年里所要思考和实践的。本文会和你们聊聊,冷静下来的小程序到底想要作什么?
什么是场景?微信自己已经成为场景
仅从定义上来看,“什么样的用户角色”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产生了“什么样的行为”这个完整的过程能够被称之为一个场景,一个具有高价值的场景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用户会频繁地进入。打开手机看看吧,除了系统服务,哪一个App占的使用时间和消耗电量最多?大部分无疑就是微信了,而从官方给出的数据报告里咱们也看到一个惊人的数字:一半的微信用户天天使用微信的时间长达1个半小时。
数据来源:2016微信数据报告
若是微信能天天占用你1-2小时的时间,那么除了聊天,发红包,看朋友圈,那为何它不能让你在里面干更多的事情,占用你更多的时间呢?从赚钱的角度来说,无论是一张张小程序二维码,仍是各类功能入口,微信都是在笼络更多的商家、企业为其「打工」,本身则成为垄断市场的寡头。
关键词是线下,微信不想让你作流量生意
有人说,小编你把微信说这么可怕是否是要搞事情啊。其实想要知道小程序要作什么,就得明白微信是不想让你作流量生意的。这一点上最吃亏的恐怕就是爱范儿提早好久布局的一个公众帐号「知晓程序」,原本想靠小程序商店抓一把流量红利,但因为小程序自己不支持长按二维码识别,甚至连保存后扫描都不行,因此目前看上去已经沦为了「鸡肋」。
应用分发,App预装,刷榜,搜索的竞价排名,诸如此类的流量生意在目前的小程序上都没法施展手脚,这样的作法比较容易理解,至今微信在朋友圈信息流、订阅号的排序优化都没有作过大的改善,可能也是为了保全用户体验吧。
为何你成了炮灰?没有抓住最短服务路径
咱们再说回线下,为何开头说不少媒体没有抓到「红利」反而变成了「炮灰」呢?由于小程序表示,我压根不是为了来解决目前你们的「流量焦虑」和「入口危机」的,我是来给线下服务的,其本质是「线上的用户时间已经被超级App瓜分殆尽,而你能够从用线下的场景里分到一点用户时间」,小程序上线第三天,微信官方推文带来一个线下场景化应用指南,总结一下有如下几个场景:
公交+小程序:知道何时公交来。
航空+小程序:提醒你航班到了、延误了、该登机了。
旅行+小程序:行程、酒店...回家和旅行的琐碎都放在微信里。
娱乐+小程序:KTV扫码点歌,唱完了叫个代驾,安全回家。
快递+小程序:一键呼唤快递小哥,看本身的快递到哪儿了。
天气+小程序:天气时好时坏,重点是要查查雾霾。
健康+小程序:终结生病去排队三小时,看病五分钟,医院排队的“噩梦”。
驾车+小程序:加油、充电不想下车,一码搞定。
安全+小程序:扫码求助交警,多一份安全感。
图片来源:微信线下场景化应用指南
从以上的9个场景中咱们能够提炼出两个特征:「从线下的场景中分享用户的时间」以及「缩短了用户使用服务的路径」,好比说旅行买票这个场景中,原本你的时间所有被排队、繁琐的购票流程所占据了,在火车站或者机场这种场景下,你是否会更愿意扫码完成相关的服务?再好比若是我生病了,在医院排队的过程当中,若是有小程序能够扫一下而后出现和我病症相关的内容供我浏览,这样的话我就不须要再打开浏览器或者下载一个丁香医生了,这样类型的小程序能够说是既分享了用户时间又解决了问题。
小程序上线以后,不少App开始紧锣密鼓地把原有的产品搬到小程序上去,这种作法的下场颇有可能变成作得快,死得快。拿电商O2O的产品举例,快递业如此发达,连煎饼果子都能送上门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已经变成了线上浏览所需的服务再去线下享受,什么扫一扫点餐、扫一扫取号在这种场景下根本没什么太大用处。有人想给实体商场作一个商户地图,用户能够在线下扫一扫选择用餐的商户,但其实商场里的店铺已经有了至关完善(价位、评分)的线上入口,用户彻底是直奔商户而去,根本用不上你的服务。
社群是高频高黏性场景,而老是容易被忽略
社群实际上是一个高价值的场景,使用频次高,用户黏性强,看看你的微信你最近第一屏的对话列表,绝对是以群聊为主。从这个角度切入的小程序案例很多,有可能学院CEO阿禅在PMCAFF的一场线下分享中提到了很多这样的案例,他说:“第一个是腾讯投票,功能特别简单,你进入小程序以后发几个投票,把投票直接扔到群里面,群里看到的第一张截图,就是当前的投票,若是过一个小时再去分享,看到的是那个时候的一个投票结果。解决了群主很难找到聊天重点,甚至很容易被红包等信息分散注意力的痛点,我认为这是一种很好地利用社群这个场景作出的产品。”
“第二个场景是我经过朝夕日历和私教敲定日程。我每次用朝夕日立跟他约一个时间,我就经过微信聊天发给他,他只要点进去一次,点接受以后这个日程就记录下来了。慢慢他本身把其余,他本身学员的日程,就排在朝夕日立里面了。”阿禅说道。
腾讯给不了你完美的「互联网」,微信是个局域网
小程序在短短一周以内闹了个天翻地覆以后,也遭到了很多质疑,甚至不少上升到了对腾讯平台的抨击,媒体人方兴东在微信中转发一篇标题为《马化腾的焦虑和布局:这是一个比微信更重要的战场》中评论道:不赋予第三方和用户充分自主权的平台都是伪平台,所谓的开放都是伪开放,就不可能引爆真正的全球性爆发力。小程序就是如此,没有走出马化腾和张小龙封闭帝国的心魔。与其说我批评小程序,不如说我对于腾讯帝国开放问题的期待和焦虑。
其实微信早就由于过于封闭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打压遭到用户的诟病,国际化进程不顺中天然也有相似的缘由,小程序内测期间就有技术人撰文呼吁“Web 的本质是 Open(开放)与 Decentralized (去中心化),这才是万维网(WWW)的初衷。”
商业寡头垄断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咱们经常也得思考一下,若是少一份制约,多一份开放,咱们的产品是否是能变得更好呢?
==============推广=================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我有酒 ,并且只有酒 ,由于我穷得只剩酒。
北上广里有故事,有梦想,有爱情 ,有八卦,有生活。
来[北上广]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下载IOS版本:http://7x2x43.com1.z0.glb.clouddn.com/bsgwbtt.html
或者appStore 搜北上广
[北上广]-献给专一实现梦想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