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是RFC1631提出来的,和CIDR相似,能够减缓IPv4地址的耗尽,做用还有网络迁移,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上以及虚拟服务器上也有很大的做用。服务器
NAT的基本概念网络
NAT基本的功能就是将企业内部的私有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从而达到减缓ipv4地址的利用。负载均衡
例如上图,pc0在内网,pc1是外网的一台主机,当pc0向pc1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须要穿过一台运行了NAT的路由器,此NAT路由器就是将数据包中源地址10.0.0.1改成能够在公网路由的公网地址203.10.5.23,当pc1向pc0应答数据包时候,数据包的目地地址为203.10.5.23,到达NAT路由器时,路由器将目地地址改成10.0.0.1,从而达到pc0.ide
NAT的操做对于终端来讲都是透明的。spa
路由器将NAT的世界分为内部和外部,内部一般是企业内部,外部网络一般是ISP,CISCO设备将地址划分本地地址(local)和全局地址(global),具体分为以下4类:blog
IL(inside local 内部本地地址):分配给内部设备使用的地址,一般是私有地址,不会被外部设备知道。ip
IG(inside global 内部全局地址):内部设备被外部所知道的地址,一般是运营商分配的地址。资源
OL(outside local 外部本地地址):外部设备被内部设备所知道的地址。路由
OG(outdise global 外部全局地址):分配给外部设备的地址,这些地址内部设备不会知道。get
NAT的类型
静态NAT,动态NAT,基于端口的NAT(也叫PAT)
基于端口的NAT(PAT)是指改变外出数据包的源端口并进行端口转换.采用端口多路复用方式。内部网络的全部主机可共享一个合法的公有IP地址实现对Internet的访问,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IP地址资源。同时,又可隐藏网络内部的全部主机,有效避免来自internet的***。所以,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基于端口的NAT(也叫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