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几篇博客,咱们已经把Fabric环境搭建好了,也可使用Go开发ChainCode了,那么咱们在ChainCode开发完毕后,能够经过CLI来测试ChainCode的正确性,ChainCode开发后,接下来就是关于Application的编写了。前端
Application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关于后来业务逻辑的,也就是Web API,通常是经过RESTful的形式提供,另一部分就是UI,固然大多数状况下都是GUI,也就是网站前端,Windows程序,APP之类的。关于前端,我因为没啥艺术细胞,作出来的界面很丑,因此也就扬长避短,不多作前端开发,专一于后台业务逻辑的实现。node
在Web API的开发中,业内最知名的工具就是Swagger了,这简直就是一件神器啊!我以前在C#开发的时候就使用ABP框架,用到了Swagger,在试着使用Go的Web开发框架Beego的时候也看到了Swagger,如今使用Node开发,想不到又用到Swagger,只能说明Swagger的跨平台跨语言的能力太强了。Swagger能够帮助咱们把API文档化,方便进行测试。docker
Swagger的开发方式有2种:npm
第一种开发方式要看你使用的Web框架的支持状况,接下来咱们要讲的就是第二种开发方式。json
官方已经给我提供一个宠物商店的示例,并提供了强大的语法检查和预览功能,那就是Swagger Editor,咱们直接访问http://editor.swagger.io/ 就能够看到。若是因为某些神秘的力量,形成访问特别缓慢或者没法访问,咱们也能够下载Swagger Editor的Image到本地来运行。api
直接在安装了Docker的环境中运行以下命令:浏览器
docker pull swaggerapi/swagger-editor docker run -p 80:8080 swaggerapi/swagger-editor
而后就能够访问http://{Your_Server_IP}。
不论是在线的Editor或者是本地部署的Docker,咱们最终看到是这样一个界面:安全
左边窗口就是咱们要编辑的YAML文件的内容,右边窗口就是预览的API文档的效果。服务器
关于YAML文件,其实可读性仍是很强的,大部分都不须要解释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我来着重介绍如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元素:app
host是指定了咱们的API服务器的地址,也就是咱们部署了Web API时,是部署在哪一个Server上。若是咱们是本地开发,并且使用了自定义端口,好比8080,那么须要改为localhost:8080。
basePath是指定API的虚拟目录,好比咱们有个得到全部用户列表的API是:GET /User,若是咱们设定了basePath是“/api”,那么咱们要访问的路径应该是:
GET http://localhost:8080/api/User
固然,若是咱们要更规范,好比把API版本也放进去,那么咱们能够设置basePath为”/api/v1”,因而咱们的访问路径就是:
GET http://localhost:8080/api/v1/User
这个basePath参数涉及到服务器端api路由的生成,而host涉及到各个API测试时候的调用地址。
Tags是用于咱们对大量的API进行分区用的,说简单点就是为了大量的API可以更好看,更容易查找。咱们能够为tag添加注释,使得API文档更容易读懂。
Tags不涉及到后台的改变,每个具体的API均可以指定属于哪一个(或者哪几个tag),而后在Swagger显示的时候,会将这些API归到所属的Tag下面去。
【注意:YAML文件格式严格要求缩进,就像Python同样,因此若是咱们在添加元素的时候必定要注意缩进是否正确。】
好比咱们新建一个Tag叫Bank,而后增长一点对这个Tag的描述,接下来咱们再到/pet post下面,能够把tags增长一行,写为银行,而后就能够看到右边的预览窗口更新了,显示了银行这个Tag相关的API:
若是没有刷新,咱们能够点击上面菜单的Edit->Convert to YAML能够看到效果。
这是最主要的配置元素。主要的API配置都在这个环节。下面一级一级的讲解。
第一级是URL,以/开头,URL中能够指定参数。好比咱们要得到某个bankId对应的银行信息,那么URL就是
/bank/{bankId}
第二级是HTTP方法,咱们在WebAPI中主要用到的方法有:查询get,建立post,修改put和删除delete。由于咱们是要查询某个银行ID对应的银行信息,因此咱们在这一级输入get
第三级有多个元素,分别是:
tags,说明这个API是属于哪一个Tag的。
summary,对该接口的简单描述,一句话便可。
description,顾名思义,是接口的介绍,能够写的详细一点。
operationId,这是对应的后台的方法名,Swagger的路由就能够根据URL和这里的operationId找到对应的Action方法。
consumes,是客户端往服务器传的时候,支持什么类型,通常咱们只须要保留json便可,能够把xml删除。若是是get方法,不须要该元素。
produces,就是服务器在返回给客户端数据的时候,是什么样式的数据,咱们仍然保留json便可。
parameters就是具体的参数,这里的设置比较复杂,包括指定参数是在URL中仍是在Body中,传入的参数是什么类型的,是否必须有该参数,对该参数的描述等。若是参数是一个对象,那么须要添加对该对象类型的引用,而对象的定义在后面definitions节点中。
responses是服务器返回的HTTP Code有哪些。每一种状态码表示什么意思。
security是指定该接口的安全检查方式,若是没有设置,那么就是匿名访问。其引用的是securityDefinitions中的定义。
x-swagger-router-controller,这是一个扩展元素,用来指定该URL对应的后台的Controller名。
结合上面介绍的,咱们自定义一个根据ID获取Bank对象的YAML内容以下:
/bank/{bankId} : get: tags: - Bank summary: 根据银行ID得到银行基本信息 description: 详细描述 operationId: getBankById produces: - application/json parameters: - name: bankId in: path description: 银行对象的主键ID required: true type: integer format: int64 responses: '200': description: 找到银行 schema: $ref: '#/definitions/Bank' '400': description: 无效的ID '404': description: ID对应的银行未找到
这是安全定义模块,在这里能够定义咱们WebAPI的安全认证方式,好比:
这里面这么多种认证方式,不少我也没用过,了解不深,我主要用的是Bearer和OAuth 2.0,具体设置你们能够参考文档:
https://swagger.io/docs/specification/authentication/
这里是定义咱们在API中会涉及到哪些JSON对象的地方。也就是说咱们在API中要POST上去的JSON或者经过GET由服务器返回的JSON,其对象都在这里定义,上面的步骤直接引用这里的定义便可。
好比咱们上面须要引用到Bank对象,那么咱们在这里定义以下:
Bank: type: object properties: id: type: integer format: int32 name: type: string
若是是对象嵌套引用了其余对象,也能够经过$ref的方式引用过去,咱们能够参考官方示例中的Pet对象,就引用了Category。
以上各个元素我只是简单的讲解,对于各类深刻的用法,你们能够参考官方文档:https://swagger.io/docs/
只要咱们预览右边的代码没有报任何错误,那么咱们就能够生成对于的后台代码了。这里由于Fabric SDK是Node的,因此咱们的Web API也是使用Node来开发。咱们点击Generate Server菜单下的nodejs-server选项:
系统会下载一个压缩包,该压缩包解压后就是咱们的Web API Node项目。在安装了Node的机器上,咱们使用如下命令,安装项目所依赖的包:
npm install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安装完毕后,运行如下命令:
npm start
咱们能够看到网站地址是:http://localhost:8080/docs
打开浏览器,访问这个网站,就能够看到Swagger生成的UI,并看到咱们自定义的获取银行对象的方法。
下面,咱们来试一试传入参数1,并调用该API,能够看到这样的结果:
这里返回的是Swagger给咱们Mock的一个假结果,若是咱们要返回真实的结果,那么须要在Controllers文件夹中找到BankService.js,看到以下的内容:
'use strict'; exports.getBankById = function(args, res, next) { /** * 根据银行ID得到银行基本信息 * 详细描述 * * bankId Integer 银行对象的主键ID * returns Bank **/ var examples = {}; examples['application/json'] = { "name" : "aeiou", "id" : 0 }; if (Object.keys(examples).length > 0) {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res.end(JSON.stringify(examples[Object.keys(examples)[0]] || {}, null, 2)); } else { res.end(); } }
将Mock代码部分删除,将咱们真实的业务逻辑写进去便可完成咱们的WebAPI的开发工做。
Swagger真的不愧是Web API开发的神器,太好用了。另外官方还有SwaggerHub,支持多人协做编写YAML文档,不过是收费的。咱们在项目中其实能够经过Git来管理yaml文件,由于该文件存在于WebAPI项目的api文件夹中,因此其实你们能够共同编辑,而后使用Git来合并冲突。另外Swagger还有Client,看了一些支持各类语言,各类框架,各类APP开发,真是太强大了,我因为不开发GUI,因此没怎么接触,须要你去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