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s挂载

192.168.16.222
vim /etc/export
/home/www 192.168.16.223(rw)
exportfs -rv
192.168.16.223
mount -t nfs 192.168.16.222:/home/www /home/p_w_picpath

/home/p_w_picpath的权限取决于222上的/home/www的uid,gid
例如222上的/home/www默认属主为 www.www(500,500),那么挂载到223上,/home/p_w_picpath的属主不必定为 www.www
它的属主为223上gid,uid为500,500所对应的用户
ftp帐号没有权限解决办法
vim /etc/exports
/home/httpd/p_w_picpaths          192.168.16.223(rw,async,no_root_squash)
mount -t nfs -o rw,bg,async,noac,noatime,nolock,intr,tcp,nfsvers=3,noauto,rsize=32768,wsize=32768  192.168.16.222:/home/httpd/p_w_picpaths/home/p_w_picpath
rsize和wsize: 文件传输尺寸设定:V3没有限定传输尺寸,V2最多只能设定为8k,能够使用-rsize and -wsize 来进行设定。这两个参数的设定对于NFS的执行效能有较大的影响 bg:在执行mount时若是没法顺利mount上时,系统会将mount的操做转移到后台并继续尝试mount,直到mount成功为止。(一般在设定/etc/fstab文件时都应该使用bg,以免可能的mount不上而影响启动速度) fg:和bg正好相反,是默认的参数 nfsvers=n:设定要使用的NFS版本,默认是使用2,这个选项的设定还要取决于server端是否支持NFS VER 3 mountport:设定mount的端口 port:根据server端export出的端口设定,例如若是server使用5555端口输出NFS,那客户端就须要使用这个参数进行一样的设定 timeo =n:设置超时时间,当数据传输遇到问题时,会根据这个参数尝试进行从新传输。默认值是7/10妙(0.7秒)。若是网络链接不是很稳定的话就要加大这个数值,而且推荐使用HARD MOUNT方式,同时最好也加上INTR参数,这样你就能够终止任何挂起的文件访问。 intr 容许通知中断一个NFS调用。当服务器没有应答须要放弃的时候有用处。 udp:使用udp做为nfs的传输协议(NFS V2只支持UDP) tcp:使用tcp做为nfs的传输协议 namlen=n:设定远程服务器所容许的最长文件名。这个值的默认是255 acregmin=n:设定最小的在文件更新以前cache时间,默认是3 acregmax=n:设定最大的在文件更新以前cache时间,默认是60 acdirmin=n:设定最小的在目录更新以前cache时间,默认是30 acdirmax=n:设定最大的在目录更新以前cache时间,默认是60 actimeo=n:将acregmin、acregmax、acdirmin、acdirmax设定为同一个数值,默认是没有启用。 retry=n:设定当网络传输出现故障的时候,尝试从新链接多少时间后再也不尝试。默认的数值是10000 minutes noac:关闭casche机制。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