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计算容器化是否有必要?

简要

因为容器有轻量级、安全性、秒级启动等优秀的特性,容器自然的轻量化和可移植性,很是适合边缘计算的场景,这一点边缘计算的厂家和开发者们都心知肚明。并且鉴于K8S已经成为云原生编排的事实标准,所以携手K8S进入边缘将颇有可能结束边缘计算当前混沌的状态,并定义云端和边缘统一的应用部署和管理的标准。数据库

Kubernetes 的优点与挑战

Kube+Edge就是依托K8S的容器编排和调度能力,实现云边协同、计算下沉、海量设备的平滑接入。Kube+Edge架构上包含两部分,分别是云端和边缘侧。云端负责应用和配置的下发,边缘侧则负责运行边缘应用和管理接入设备。缓存

现在,Kubernetes 已经成为云原生的标准,而且可以在任何基础设施上提供一致的云上体验。咱们常常可以看到“容器 + Kubernetes”的组合在DevOps发挥10X效率,最近也有愈来愈多Kubernetes运行在数据中心外(边缘)的需求。安全

在边缘计算StarlingX的项目中,将来也会在边缘侧集成Kubernetes做为容器化平台,而因为边缘云和中心云的关系更加独立,边缘云能够在与中心云断开链接的状况下正常工做,而Kubernetes集群的心跳机制,须要master/slave的定时链接,所以Kubernetes在集成到边缘云平台的场景下,须要在部署方式上须要知足边缘计算平台的要求。架构

边缘容器平台

因为云计算的普及,用户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管理云上资源的经验,如今下一步的挑战就是如何构建一个边缘云平台,把对云上资源的管理方法延伸到边缘,让咱们可以无缝地管理边缘的资源和设备。边缘云平台将重点解决如下问题:分布式

一、大规模 / 异构的设备,网关和边缘节点的接入;
二、大量遥测数据汇聚、处理后提供给云端应用使用;
三、设备安全和识别服务;
四、支持远程下达对设备的指令;
五、自动建立和管理边缘节点和设备;
六、实现云端对边缘应用的编排、部署和配置;
七、为边缘应用的开发提供数据存储、事件管理、API 管理和数据分析等能力;ide

因为边缘云平台须要接入大量的IoT设备,并实现对这些设备的管理,而这些设备的数目多是很是巨大的,所以在边缘侧须要部署大量的应用来管理海量的IoT设备,所以在边缘侧资源受限的状况下,边缘容器云则显得尤其重要。云计算

另外,因为在边缘侧建设的费用受限,所以使用物理的高可用手段会致使建设费用的急剧上升,而利用容器云的auto-healing功能,可使得在边缘侧的平台上,利用Kubernetes等软件高可用技术,来知足边缘容器云对高可用的要求。人工智能

针对一些短暂接入的设备和流量,边缘云须要实时开启容器,并自动在容器中部署已安装的应用,因为容器天生对应用具备更好的亲和性,边缘容器云能够更快速方便地在短期内开启或关闭大量的容器应用,来知足边缘侧的实时流量。操作系统

在安全性方面,Kubernetes或者说是容器技术的安全性一直被业界诟病,虽然相比于虚拟机操做系统级别的隔离仍较为逊色,但随着社区的发展,安全性的问题也在逐步的解决。调试

因为Kubernetes对应用的编排能力更强,边缘侧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不一样种类的应用服务,而Kubernetes能够很好得知足对边缘应用的编排、部署和配置的要求。

Kubernetes做为开源的容器平台,拥有大量的社区文档和标准接口,并且Kubernetes知足了etcd数据库提供的持久化存储,事件处理、告警机制等要求,为边缘计算应用的开发、部署、调试提供了便利。

总结

利用容器化的边缘计算平台可提供如下服务:

一、边缘节点容器化承载计算服务,大规模定制化批量更新和升级应用;
二、全局监控及分布式管理,边缘设备自动激活及下线;
三、就近集成边缘存储及边缘缓存服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边缘智能;

边缘容器云能够提供就近部署计算服务,多维智能调度,保障边缘数据及时传输和处理的能力,并更好地知足边缘侧应用日益增加的需求。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