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鲁棒图进行初步设计呢?架构
ADMEMS方法概括了鲁棒图建模的10条经验要点,分别覆盖语法,思惟,技巧,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并发
鲁棒图建模的10条经验。工具
1.遵照建模规则。加密
经过如下4条语句,能够理解该图的本质:架构设计
1.1 参与者只能与边界对象交谈。设计
1.2 边界对象只能与控制对象和参与者交谈。对象
1.3 实体对象也只能与控制对象交谈。ip
1.4 控制对象既能与边界对象交谈,也能与控制对象交谈,但不能与参与者交谈。系统架构
2.简化建模语法打包
2.1 ADMEMS方法推荐鲁棒图建模的语法。在实践中,简化的鲁棒图语法将有利于集中精力进行初步设计,而不是关注细节。
3.遵循3种元素的发现思路
用例=N个场景。每一个场景的实现都是一连串的职责进行协做的结果。因此,初步设计能够经过”研究用例执行的不一样场景,发现场景背后应该有哪些不一样的职责“
4.增量建模
举例说明:相似WinZip,WinRar这样的压缩工具你们都用过。为其中的”压缩“功能进行基于鲁棒图的初步设计。
首先,识别最明显的职责。对,就是你本身认为最明显的那几个职责--不要认为设计和建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若是 ,你认为压缩就是把原文件变成压缩包的处理过程,因而识别出了3个职责:
接下来,开始考虑职责间的关系,并发现新职责。压缩器读取原文件,最终生成压缩包---这里能够将打包器独立出来,它是受了压缩器的委托而工做的。
继续一样的思惟方式。下图的鲁棒图中间成果,又引入了压缩配置,它影响着压缩器的工做方式,例如加密压缩,分卷压缩或者其余。
最终的鲁棒图如8-13所示。压缩功能还要支持显示压缩进度,以及随时取消进行了一半的压缩工做。因此你又识别出了压缩行进界面和监听器等职责。
5.只对关键功能(用例)画鲁棒图
基于”关键需求决定架构“的理念,功能需求做为需求的一种类型,在设计架构时没必要针对每一个功能都画出鲁棒图。
6.每一个鲁棒图有2-5个控制对象
既然是 初步设计,鲁棒图建模时,针对关键功能的每一个鲁棒图中得控制对象没必要太多太细,5个是常见的上限值。相反,若实现某功能的鲁棒图中只含一个控制对象,则是明显地”设计不足“--这个控制对象的名字必然和功能的名字相同,这意味着没有对职责进行真正的切分。例如,WInZip的压缩功能设计成8-14所示的鲁棒图,几乎没有任何意义。
7.勿关注细节:
初步设计不该该关注细节。例如,
1.对每一个对象只标识对象名,都未识别其属性和方法。
2.”活期帐户销户界面“,具体多是对话框,WEB界面,字符终端界面,但鲁棒图中没有关心这些细节问题。
3.”客户资料“ 等实体对象需要持久化吗?不关心,更不关心用Table仍是用File或其余方式持久化。
4.没有标识控制流的严格顺序。
8.勿过度关注UI,除非辅助或验证UI设计。
过度关心UI,会陷入诸若有几个窗口,是否是有一个专门的结果显示页面等诸多细节之中,初步设计就无法作了。
别忘记了,初步设计的目标是发现职责。初步设计无须展开架构设计细节,不然就背上了”包袱“,这是复杂系统架构设计起步时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