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坊怎么办?

1 15 日晚上,博文视点在武汉举办了一次项目经理沙龙,不过来的可不止项目经理,而是武汉大小 IT 公司老总、项目经理、创业者齐出动,武汉地面上能聚的这么齐,这仍是头一遭。
详细的 blog ,有秋叶的 [url]http://group.vsharing.com/Article.aspx?aid=816755[/url]
yeka [url]http://yeka.blogbus.com/logs/34018503.html[/url]
你们讨论的内容都很石头(坚实、锋利)。
1、员工咋激励,
我想讲讲个人一些经历。我至今仍然怀念我在官办国企时的日子,老让我想起阳光灿烂的日子(呵呵,当年偶入职时的工位就是在窗户边,大冬天的暖风贼热,午后吃完饭还得开窗户,刺眼,就用透明胶带贴上报纸,遂有人力资源自动悄无声息来了专门给那扇窗户打上拉帘,备注:过去那扇窗户原本就有贴膜,只不过阳光太亮,效果不太好)。
我过去在官办国企的时候,平时茶叶咖啡随便喝,茶叶也还不错,不是那种茶叶沫子型。固然你们都比较素质高,没有人把东西偷偷带回家,或偷偷挖一大勺锁在本身柜子里本身偷偷享用。大气的公司产生大气的人。
过去还每一年一度的旅游,全公司出动,上百号人,住的房间也很好,床很大,房间很宽敞,吃的也不错,还能够免费带一位家眷,女友或夫妻均可以,给单独的双人房间,家眷不用掏一分钱。
每月都有活动,公司有公司的活动,如滑冰或打保龄球什么的。部门也有部门的经费,每月供你们吃顿饭再唱把卡拉 OK 是没有问题的。
到了夏天,还给每一个人发两大包白糖,一袋茶叶,防暑降温,让我想起咱们家在国企每一年都发。
每一个星期五下午,还有活动,公司有免费的商务英语讲座,或者是公司产品讲座,谁想听谁均可以去。研发部有本身的活动,就是每一个星期(不固定,可能一个月一次,也可能一个月 N 次),演讲人挺身而出,主题不限,什么均可以演讲。有时候吃完饭就在会议室神聊,固然不是那种无聊的聊,确定是对工做有帮助的,这都是潜移默化的,一种讨论、交流、鼓励不一样思惟、鼓励交叉交换、鼓励精进深刻作专作透的氛围,我一直很喜欢。什么样的老板或部门经理,就会有什么样的员工行为。
年终通常就是双薪,年会联欢会奖品也不错,甚至有一年是大冰箱大彩电家庭影院,优秀员工每人 3000 块现金,抽奖若是你好运气的话能够抽个 5000 块现金,并且一等奖两名,让你们都有个盼头。每一年都有人喝的打点滴。最让我印象深入的是,必须每一个人都得自备一份礼物,价格不限,只要独特,包装起来,而后交给人力资源,开联欢会的时候就把全部的礼物放到一个大箱子里,你们进会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抽一个,这样每一个人一来了就有礼物,并且都纷纷拆开来看,因此一进场就很热闹,不会干等着吃饭上菜、领导讲话、抽奖。若是干巴巴就等那几个奖就没意思了,毕竟奖品是少的,人是多的,何不每人都有一份奖。并且这样能够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联欢会中。不像有些传统联欢会,就是那些平时人来疯满场飞,下面人都在干看,很冷场。因此我一直推崇这种礼物方法。
中午饭标准不错,公司免费午饭,饭堂是写字楼大厦的,环境和口味都不错。看看长安街,看看国贸,嗯,心情不错。
这种公司氛围很好,若是不是官办国企,可能会有更大的发展。唉,产权问题解决不了,高层没有积极性啊。
固然,在做坊不太可能这么铺张浪费,不过这些能够算一个参照,咱们来裁剪。至少这么多年了我仍然很喜欢这种公司氛围,说明它的作法是对的。
2、需求咋分析?
我这么多年得出的结论就是深度和客户造成共同体,而不是做为乙方。客户在哪里,咱们就在哪里。客户讨论什么,咱们就讨论什么(而不是推销产品)。客户的业务,咱们外包作,他们的人被咱们挖过来,咱们的人又跳槽到客户的企业里。客户参加行业会议,咱们也参加行业会议。咱们就如同他们的一个内部部门同样。咱们还邀请他们参加咱们的会议。
这样,在高的层面就结成了共同体,而不是客户说我要什么你就得作什么,你们都是共同商量着来,由于长期从咱们故意培养的氛围仍是咱们的实际行动,一直在贯彻咱们就是这个行业的,咱们不是什么 IT 公司。
在这种氛围下,严谨的项目管理、项目计划、项目报告、项目文档、项目质量、项目启动会(会讲项目目标、项目组成员、项目组工做方法标准、项目流程、项目监察制度等等)、项目验收、项目人员气质,给客户留下的印象就很是深了。咱们老是很是当心和客户接触面的每个人,不能轻易让每一个人和客户接触,从穿着到礼貌用语到接电话到写邮件沟通到提交文档,都是训练好的审核好的。咱们还培训过怎么作 PPT ,怎么演讲,怎么接电话,怎么打领带,怎么识别各类品牌,怎么搭配衣服颜色。
若是客户对你老是指来指去,那是由于他以为你不专业。
因此,项目团队的人员基本气质、项目经理的项目管理能力、项目文档质量(咱们专门配备了文档人员),是很是关键的,这样就能够作到小公司大气质,让客户不敢小看。
看似这些跟需求都没有关系。但其实有很深的关系。在水深火热淌过的朋友才能理解了我这段话。
3、 CTO 要作啥。
1 市场敏感、行业前瞻的产品体系规划、产品业务模型落实
2 衔接老板、售前、售后
3 研发部门内部组织结构、岗位职责、流程标准、考核标准创建,持续保证执行(不然就是纸上的东西没有用)
4 研发部门内部文化底蕴氛围建设
5 研发部门人才梯队建设
4、作小公司为啥?
关系资源— > 一点切入— > 夯实这一点,攒客户信任— > 扩展这一点,逐渐把这一点扩展大了,就造成了独立的另外一点,这你就有两个点了— > 再夯实,继续攒客户信任,不断深刻,和客户结成共同体,派人嵌入到客户中,把客户中的人挖过来,把客户的业务外包过来,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逐渐向上下左右关联业务伸手— > 钱攒的差很少了,客户也夯实的差很少了,经过挖人来扩展到其余行业或更深的业务— > 经过合做、并购、挖人扩展到其余行业。熬成神州数码或东软,模式路径应该是这样。
什么行业好作?我我的觉得,发改委直接下属的那些行业,或者大规模中档服务行业,或者大规模中档产品制造行业,低档产品制造和低档服务业是农民工人海战术,信息化须要量不大。若是是高档的服务或产品,是须要个性化的高素质的人员来 Care 的,比较小众,也信息化不过重要。
秋叶说的看好快速消费品,这个我不太理解。是快速消费品制造信息化呢,仍是快速消费品销售信息化呢?若是是这两个信息化,而不是其余,这两个信息化我都不太看好。
也很高兴,个人 《走出软件做坊》 这么多人厚爱,并造成网上线下激烈的讨论,而且受到这么多业界高人的指点,并且能在短短不够一个月的时间销售突破 5000 册。
祝福 《走出软件做坊》 可以走的更远, 2009 年销售突破 10 万册。
如今,在中国企业经营管理界正在不断重读与思考《大败局》,而中国 IT 业目前也遇到了一些寻找再次突破的瓶颈,哪本书会是中国 IT 业的《大败局》呢?我也在寻找,若是谁有适合阅读的书,给我推荐一下。
 
《走出软件做坊》网上订购:
卓越网: [url]http://www.amazon.cn/mn/detailApp?prodid=bkbk812538&ref=GS_TS&uid=168-8093432-0389064[/url]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