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软件发展早期,通常桌面软件都是采用这种架构,不论是界面仍是业务处理仍是数据处理都放到一个包中。这种其实谈不上架构,但也能够说是很好的架构,由于它足够简单。php
但随着浏览器的出现便产生了web应用,web应用的特色是界面部分是显示在浏览器中,服务处理是在服务容器中的,页面显示通常用css+js+html技术来处理,然后端能够用java、php等语言,这就产生了先后端分离。对于web系统,一体架构难以知足先后端分离的开发需求,于是便产生了MVC架构。css
MVC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架构,由于它除了解决了先后端分离问题,还引入了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用一种业务逻辑、数据、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使得整个应用层次更加分明,并且各个层次之间不但减低了耦合性,还提升了各个层次的可重用性。html
但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模块不断增长,整个应用也显得愈来愈臃肿,维护起来也更加困难,所以便又产生了多应用架构。java
多应用架构很简单,就是把原来的应用按照业务特色拆分红多个应用。好比一个大型电商系统可能包含用户系统、商品系统、订单系统、评价系统等等,咱们能够把他们独立出来造成一个个单独的应用。多应用架构的特色是应用之间各自独立 ,不相互调用。nginx
多应用虽然解决了应用臃肿问题,但应用之间相互独立,有些共同的业务或代码没法复用。web
对于一个大型的互联网系统,通常会包含多个应用,并且应用之间每每还存在共同的业务,而且应用之间还存在调用关系。除此以外 ,对于大型的互联网系统还有一些其它的挑战,好比如何应对急剧增加的用户,如何管理好研发团队快速迭代产品研发,如何保持产品升级更加稳定等等 。算法
所以,为了使业务获得很好的复用,模块更加容易拓展和维护,咱们但愿业务与应用分离,某个业务再也不属于一个应用,而是做为一个独立的服务单独进行维护。应用自己再也不是一个臃肿的模块堆积,而是由一个个模块化的服务组件组合而成。docker
上面介绍的分布式架构即服务化。咱们再总结一下,服务化主要有以下特色:后端
那么企业采用服务化有哪些好处呢?浏览器
若是要实现服务化的话,最经常使用的方式就是利用RPC框架。由于服务组件通常分布在不一样的服务器上,因此要实现服务化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RPC**远程服务调用**。相似于RPC方案有不少,好比:
上面提到要实现服务化首先须要解决远程服务调用问题,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其余问题须要解决。
上面提到了服务化,其实要想服务化,服务治理是关键。那么有没有好的服务治理方案呢?答案是有的,并且不少人都在用这个框架,他就是-dubbo。dubbo就是一个带有服务治理功能的RPC框架。
dubbo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服务治理方案,因此企业若是要实现服务化的话,dubbo 是很好的一个选择。这里简单介绍一下dubbo服务治理相关方案。
服务治理领域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服务发现与注册。dubbo中引入了一个注册中心的概念,服务的注册与发现主要就依赖这个服务中心。
dubbo注册中心服务注册发现的具体过程:
如今不少人都在谈微服务,那么到底什么是微服务呢?这里谈谈我对微服务的理解。
微服务有两个核心:
上面两个核心总结起来,能够用下面这幅图表示:
从上面这幅图看出,微服务特别简单(好的架构就应该简单),咱们把服务再拆分红一个个API,API是一个完整的功能。而后咱们把API扔到一个“云上”,而后用户就能够到“云上”获取全部API的服务,这个“云”保证能提供好的服务。
咱们能够看到,有了微服务以后,服务对用户来讲变得特别简单,并且上面dubbo的不足之处在微服务这里都解决了。使用者再也不须要依赖任何jar包,再也不须要去注册中心查找服务,再也不去作鉴权处理,不用担忧服务挂掉,不用担忧不会使用服务,全部的问题这个“云”都解决了。这也是微服务的核心之一,提供好服务。
说到这里,你们就应该大致知道该怎么作微服务了,图中的“云”是关键。下面咱们就慢慢拨开这朵云。
微服务的关键是服务网关,因此,上面提到的“云”就是服务网关。要作微服务,咱们先定义一下微服务须要具有的特色。
服务须要再细化成API(服务接口——>服务API)
上面提到了,dubbo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实dubbo存在的问题 就是 微服务要解决的问题,这里 再总结一下。固然,dubbo和微服务的侧重点不同,dubbo侧重于内部接口之间的RPC,而微服务则侧重于对外提供服务。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弹性云的概念,微服务要想提供好服务,保证API不能挂掉而且有好的性能,须要很高的运维要求。这里的弹性云即是自动化运维解决方案,对访问压力进行监控,根据监控解决调度应用的发布和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