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UDP和HTTP区别详解

http:是用于www浏览的一个协议。
tcp:是机器之间创建链接用的到的一个协议。浏览器

一、TCP/IP是个协议组,可分为三个层次: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在网络层有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和BOOTP协议。
在传输层中有TCP协议与UDP协议。
在应用层有FTP、HTTP、TELNET、SMTP、DNS等协议。
所以,HTTP自己就是一个协议,是从Web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服务器

二、HTTP协议是创建在请求/响应模型上的。首先由客户创建一条与服务器的TCP连接,并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请求中包含请求方法、URI、协议版本以及相关的MIME样式的消息。服务器响应一个状态行,包含消息的协议版本、一个成功和失败码以及相关的MIME式样的消息。
HTTP/1.0为每一次HTTP的请求/响应创建一条新的TCP连接,所以一个包含HTML内容和图片的页面将须要创建屡次的短时间的TCP连接。一次TCP连接的创建将须要3次握手。
另外,为了得到适当的传输速度,则须要TCP花费额外的回路连接时间(RTT)。每一次连接的创建须要这种常常性的开销,而其并不带有实际有用的数据,只是保证连接的可靠性,所以HTTP/1.1提出了可持续连接的实现方法。HTTP/1.1将只创建一次TCP的连接而重复地使用它传输一系列的请求/响应 消息,所以减小了连接创建的次数和常常性的连接开销。网络

三、结论:虽然HTTP自己是一个协议,但其最终仍是基于TCP的。不过,目前,有人正在研究基于TCP+UDP混合的HTTP协议。并发

具体介绍tcp

IP (网际协议)测试

在网络通讯中,网络组件的寻址对信息的路由选择和传输来讲是至关关键的。相同网络中的两台机器间的消息传输有各自的技术协定。LAN 是经过提供6字节的惟一标识符(“MAC”地址)在机器间发送消息的。SNA 网络中的每台机器都有一个逻辑单元及与其相应的网络地址。DECNET、AppleTalk 和 Novell IPX 均有一个用来分配编号到各个本地网和工做站的配置。操作系统

 

HTTP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余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讯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 客户机须要经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只可用于Web访问,也能够用于其余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讯,从而实现各种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图片

TCP (传输控制协议)资源

经过序列化应答和必要时重发数据包,TCP 为应用程序提供了可靠的传输流和虚拟链接服务。TCP 主要提供数据流转送,可靠传输,有效流控制,全双工操做和多路传输技术。可查阅 TCP 部分获取更多详细资料。路由

至于HTTP协议,它是TCP协议族中的一种。使用TCP80端口

 

HTTP是应用层协议,TCP是传输层协议!

数据包在网络传输过程当中,HTTP被封装在TCP包内!!

 

1. TCP/UDP

 

面向链接的TCP

“面向链接”就是在正式通讯前必需要与对方创建起链接。好比你给别人打电话,必须等线路接通了、对方拿起话筒才能相互通话。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基于链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正式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创建可靠的链接。一个TCP链接必需要通过三次“对话”才能创建起来,其中的过程很是复杂,咱们这里只作简单、形象的介绍,你只要作到可以理解这个过程便可。

 

咱们来看看这三次对话的简单过程:

1. 主机A向主机B发出链接请求数据包:“我想给你发数据,能够吗?”,这是第一次对话;

2. 主机B向主机A发送赞成链接和要求同步(同步就是两台主机一个在发送,一个在接收,协调工做)的数据包:“能够,你何时发?”,这是第二次对话;

3. 主机A再发出一个数据包确认主机B的要求同步:“我如今就发,你接着吧!”,这是第三次对话。

 

三次“对话”的目的是使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同步,通过三次“对话”以后,主机A才向主机B正式发送数据。

TCP协议能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通讯链接,使一台计算机发出的字节流无差错地发往网络上的其余计算机,对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通讯系统每每使用TCP协议传输数据。

 

咱们来作一个实验,用计算机A(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做系统)从“网上邻居”上的一台计算机B拷贝大小为8,644,608字节的文件,经过状态栏右下角网卡的发送和接收指标就会发现:虽然是 数据流是由计算机B流向计算机A,可是计算机A仍发送了3,456个数据包,如图2所示。这些数据包是怎样产生的呢?由于文件传输时使用了TCP/IP协 议,更确切地说是使用了面向链接的TCP协议,计算机A接收数据包的时候,要向计算机B回发数据包,因此也产生了一些通讯量。

 

若是事先用网络监视器监视网络流量,就会发现由此产生的数据流量是9,478,819字节,比文件大小多出10.96%(如图3所示),缘由不只在于数据包和帧自己占用了一些空间,并且也在于TCP协议面向链接的特性致使了一些额外的通讯量的产生。

 

面向非链接的UDP协议

“面向非链接”就是在正式通讯前没必要与对方先创建链接,无论对方状态就直接发送。这与如今风行的手机短信很是类似:你在发短信的时候,只须要输入对方手机号就OK了。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TCP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向非链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创建链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UDP 适用于一次只传送少许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应用环境。好比,咱们常用“ping”命令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TCP/IP通讯是否正常,其实 “ping”命令的原理就是向对方主机发送UDP数据包,而后对方主机确认收到数据包,若是数据包是否到达的消息及时反馈回来,那么网络就是通的。例如, 在默认状态下,一次“ping”操做发送4个数据包。你们能够看到,发送的数据包数量是4包,收到的也是4包(由于对方主机收到后会发回一 个确认收到的数据包)。这充分说明了UDP协议是面向非链接的协议,没有创建链接的过程。正由于UDP协议没有链接的过程,因此它的通讯效果高;但也正由于如此,它的可靠性不如TCP协议高。QQ就使用UDP发消息,所以有时会出现收不到消息的状况。

                              附表:tcp协议和udp协议的差异

 

TCP

UDP

是否链接

面向链接

面向非链接

传输可靠性

可靠

不可靠

应用场合

传输大量的数据,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传送少许数据、对可靠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速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