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其网络安全的防御好坏与否必定与其遭受到的攻击程度成正比,即防御可不可靠必定看遭受到的攻击狠不狠。这就像练武以前必定要学会挨揍同样,只有那些经历过各种攻击洗礼的企业网络,才最能扛打击。 |
攻防双方并不对称安全
当前我国整个网络安全产业的规模大概在450亿人民币左右。然而让人没法相信的是,单单一个电话诈骗的产业规模,其预估就能达到一千亿。若是算上其余攻击手段,恶意攻击方将涵盖更多的利益驱动。这就致使攻防对抗双方所面临的现状,从经济上看即是不对称的,也显示出防御群体的弱势。
不只如此,现在的攻击者还愈来愈分工明确,并向组织化、产业化发展。在很是严密有组织地配合下,防御一方根本不可能把全部威胁都顾及到,逐个制定应对解决方案,这在响应与时间上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网络
隔离不会让攻击失效学习
既然网络攻击这么狠,那么断网隔离是否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并不能。好比去年8月份轰动一时的台积电遭受勒索病毒袭击事件。在病毒攻击影响下,台积电的多条产品线几个小时以内便所有停产,导致其在三季度损失了1.7亿美圆。实际上,台积电的内部系统就是隔离的,事实证实互联网上并无安全的避风港。
一样在三四年之前,乌克兰的断电事件也是一个典型的例证,由于电力系统一直是高度隔离的独立网络,可是在2015和2016年,乌克兰两次遭到攻击,这一系列的攻击事件都代表,隔离网也会失效的。blog
安全在攻击中成长网络安全
面对来势汹汹的嗅探与攻击,网络的安全防御技术则不断学习、反思、汲取能量加速成长,从传统的被动应对到当下的主动防护。据统计发现,网络攻击做为广泛的攻击手法,其攻击频率自2017年起上升一倍,占去年攻击总数的32%。侦查攻击是第二大最多见的恶意活动,占16%。针对特定服务的攻击和暴力破解攻击则紧随其后,分别占比13%和12%。
此外调查还发现,在2018年最常受到攻击的目标行业是金融和科技行业,分别占到网络攻击总数的17%。不过也正是在此种磨炼下,这两个行业所呈现出的抗打击程度与网络安全成熟度也得分最高,而且在持续改善其安全策略。事件
结语产品
使人欣慰的是,许多企业高管已经意识到提高网络安全防御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更具策略性的投资,来提高网络安全防御了。如今预测性威胁情报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使人振奋的进展,在网络安全价值链上的各方人士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并开始强化相互间的协做。此外,那些最常受攻击的行业也会主动寻求帮助去改善他们的安全战略,构建安全体系。上述状况都在代表,经过攻防双方的不断博弈,各行业正向着理想的网络安全成熟状态而坚决前行。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