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fdisk建立和管理分区ubuntu
语法:fdisk /dev/sdbwindows
m 帮助菜单ide
p 查看分区信息,与fdisk – l相同工具
n 新建分区oop
d 删除分区spa
t 变动分区类型3d
L 分区类型对应ID,EXT3为83、SWAP为82、LVM为8e、Fat32为b、NTFS为7、RAID为fdrest
w 保存退出内存
q 不保存退出rem
注:①分区大小以块(Blocks)为单位,默认块大小为1024字节,即1K
②Linux中分区和格式化相对独立,即分两个过程完成
③在fdisk工具中,新建的分区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类型为ext3,rhel6中默认为ext4
④分区类型与建立文件系统时的文件系统类型应一致,不然会引发混乱
⑤变动硬盘分区设置后最好重启,或使用partprobe刷新分区表信息:partprobe /dev/sdb
⑥若是是对已有分区并正在使用的硬盘进行分区建立或更改操做,保存时会出错分区表没法写入的错误提示,此时最好重启或使用partprobe命令写入磁盘分区表
2、管理文件系统
建立文件系统的过程即格式化分区的过程
1)建立基本分区mkfs
语法: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设备
mkfs.ext3 -L卷标 /dev/sdb1 //也可以使用mkfs -t ext3 /dev/sdb1,默认类型为 ext3
mkfs –t vfat –F 32 /dev/sdb6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usb //须要安装fuse和ntfs-3g软件包
注:①使用mkfs.ext3命令的-L选项能够在格式化时指定分区的卷标
②使用e2label命令能够查看或更改分区的卷标,如#e2label /dev/sdb1 movie
2)建立交换分区mkswap
mkswap /dev/sdb5
swapon /dev/sdb5 //启用交换分区,只是临时生效,只有将其写入/etc/fstab文件才会永久生效
swapoff /dev/sdb5 //信用交换分区
swapon -a //挂载全部swap分区
swapon -s //查看swap分区使用状况,等同于free
cat /proc/meminfo
3)挂载、卸载文件系统
语法: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o 挂载选项 设备名 挂载点
挂载:mount /dev/sdb1 /mailbox
mount /dev/cdrom /mnt/iso
mount –o loop ubuntu-8.04-desktop-i386.iso /media/ubuntu
卸载:umount /mnt/iso或使用eject卸载光驱设备
开机自动挂载:/etc/fstab
/dev/sda5 /home ext3 defaults 0 0
/dev/sdb2 swap swap defaults 0 0
/root/test.iso /iso iso9660 defaults,loop 0 0
设备名、挂载点、类型、挂载参数、是否备份、磁盘检查顺序
挂载选项:default、auto、noauto、ro、rw、usrquota、grpquota、remount、acl、_netdev
注:①/dev/cdrom为连接文件,连接到/dev/hdc,须要注意的是rhel6中光驱设备为/dev/sr0
②ntfs文件系统也能够目录挂载分区,即把分区挂载到ntfs文件系统中的一个空目录中
③设置自动挂载后,手动挂载或卸载该分区时,只要指定设备名或挂载点中的任意一个便可
④proc、sysfs、tmpfs是伪文件系统,Linux运行所必须,如proc实际上映射cpu和内存相关数据
⑤指定挂载设备时既可使用设备名,也可使用分区的卷标,还可使用设备的UUID
⑥swap交换分区也须要写入/etc/fstab中,不然重启后就失效了
4)查看
mount //显示已挂载的文件系统,或查看已挂载文件系统的信息文件cat /mnt/mtab
df –hT //显示已挂载文件系统的磁盘使用状况
df -i //显示文件系统中i节点的使用状况
df -a //显示全部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swap和/proc
3、卷标和UUID
1)卷标
①可使用mkfs.ext3命令的-L选项在格式化时指定分区的卷标
#mkfs.ext3 -L test /dev/sdb1
②也可使用e2label命令来查看或更改分区的卷标,语法:e2label 设备名 卷标
#e2label /dev/sdb1 test ----设置/dev/sdb1分区的卷标为test
#e2lable /dev/sdb1 ----查看卷标
2)UUID全局惟一标志符
①UUID是一个标识系统中的存储设备的字符串,其目的是帮助使用者惟一的肯定系统中的全部存储设备;自动分配的设备名称并不是老是一致的,它们依赖于启动时内核加载模块的顺序,而UUID是惟一的
②查看设备UUID
blkid ---查询因此已挂载文件系统的信息
blkid /dev/sda1 ---查询指定设备的信息
注:blkid可用来查询设备的LABEL、UUID和文件系统类型
③在/etc/fstab文件中既可使用设备名,也可使用分区卷标,还可使用设备的UUID,如:
LABEL=test 或 UUID=e63d0a2b-20dd-46b1-8360-50e141fd1f83
4、自动挂载—autofs
自动挂载是指只有在用户访问时系统才会进行自动挂载,超过一段时间不使用后会自动取消挂载
超时时间可经过/etc/sysconfig/autofs文件中的TIMEOUT配置项进行修改
1)检查软件包是否安装
rpm -q autofs
2)基本使用方法
①主配置文件/etc/auto.master
挂载主目录 映射文件
/misc /etc/auto.misc
②映射文件/etc/auto.misc,即自动挂载子目录的配置文件
挂载子目录 挂载选项 设备
test1 -fstype=ext3 :/dev/sdb1
test2 -fstype=iso9660 :/dev/cdrom
③重启autofs服务
service autofs restart
④访问
[root@s1 misc]# ls ---未访问前看不到自动挂载的子目录
[root@s1 misc]# cd test1 ---访问子目录
[root@s1 test1]# ls ---访问时系统会自动挂载到子目录中
a.txt b.txt lost+found
注:挂载主目录必须是存在的,挂载子目录必须是不存在的
当用户访问子目录时,系统会自动将指定设备挂载到子目录
5、读取NTFS文件系统
为虚拟机添加一块包含NTFS分区的磁盘,能够直接使用另外一个windows虚拟机的虚拟磁盘文件
所需软件ntfs-3g-2011.1.15.tar.gz
1)安装ntfs-3g
#tar zxvf ntfs-3g-2011.1.15.tar.gz –C /usr/src
#cd /usr/src/ntfs-3g-2011.1.15/
#./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
2)挂载
#mkdir /mnt/ntfs
#mount -t ntfs-3g /dev/sdb1 /mnt/ntfs
注:①经过-t ntfs-3g挂载后就能够读写NTFS分区了
②安装ntfs-3g时可能须要fuse库的支持,若是提示缺乏fuse,只需编译安装fuse软件,同时在配置ntfs-3g时调用fuse模块便可(./configure --enable-fuse-module)
③通常状况下不须要安装fuse-2.7.4.tar.gz软件包,只须要安装ntfs-3g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