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圆》序人生控制论 第二章 认识本身

作本身
  
    每一个人都像是一本书。你必须用一双认真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阅读,方知这是不是值得你一辈子收藏的好书。千万不能由于书的外观破旧,或封面不起眼而不肯去翻阅。不主动去品味文章隽永的结果,你将可能错失一座宝矿。  工具

  古希腊巴那斯山入口处的巨石上,镌刻着这样几个大字:认识你本身!  学习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人类的最高智慧就是认识本身。  事务

  就像一我的为了爱他人而必须了解那我的和他的真正须要同样,人必须认识本身,了解本身,以便理解本身生命的意义,自个人价值和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并认识怎样才能实现这些须要。  产品

  记得有一个朋友曾问我:长江上有几条船?在我被弄得莫名其妙时,他得意地告诉我:长江上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  求职

  人生真的就这么简单吗?你获得了“名”和“利”就快乐幸福了吗?仍是只会使你陷于更大的空虚之中呢?  效率

  其实不少人并无真正属于本身的目标,他们大都以社会的价值观为本身的价值观。大多数人会告诉你,他的人生目标就是要成功,要赚不少的钱,要功成名就,幸福快乐。但你真正静下心来想过没有,这是你真心想要的吗?仍是只是采用了别人的想法,活在了别人的模式里?或者只是深植在你脑海中的社会价值标准?  基础

  其实很是奇怪地是,人们都不知道本身是谁,真正的须要是什么,却要尽力成为某我的,在生活中不停地追寻。这不是盲人骑瞎马吗?  循环

  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最值得追寻的究竟是什么?你有没有试着去寻找答案?  经验

  若是没有本身的价值观,不了解本身的本质,忽略对真个人认识,那么,心灵的迷失,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就是必然的后果,也就摆脱不了萧伯纳所说的这种循环论式的痛苦。太强的功利观,也许会造就一大群杰出的工程师、律师、医生、企业家和政治家,但却会让他们缺乏对本身的认识以及对生命的热爱,终究致使对生命意义的怀疑。  生活

  人应该找回本身,活出本身想要的生命。人生是一出戏,在本身生命的舞台上,咱们是制片,是编剧,是导演,更是主角。咱们是这出戏的中心,四周的人,充其量都只是配角而已。  

  卢梭说:对于整个世界我微不足道,可是我对于本身确是所有。  

  了解真我,能时时保持着这个真正的本身,才能完成上天赋予本身的使命。只有把“心”稳住了,在生命的汪洋大海里,才能平稳地驶往咱们的目的地。  

  1、作本身  

  “我是谁?有什么证据来证实我是我本身?”  

  ——意大利剧做家皮兰·得娄  

  “生命的难得之处在于作你本身。”神学家坎伯在《坎伯生活美学》这本书里开宗明义说了这样一句触动人心的话。19世纪的浪漫主义表明,小说《金银岛》的做者罗勃·路易斯·史蒂文生也说:“作咱们本身,并尽其所能地发挥自我,是生命唯一的目的。”  

  ·自个人迷失  

  在古代,铝很是罕有,所以铝成了妇女们贵重的饰品。后来,当人们懂得从土中提炼铝,铝被大量生产后,铝也就不值钱了。钻石、黄金为何贵重呢?不也由于它们罕有吗?因此凡是高贵的东西,都必定是罕有的、独特的。那么一样道理,你的高贵,也由于你的独特性,你的个性。若是你丧失了独特性,也就丧失了你的高贵。  

  如今保护珍稀动物很重要。若是一只大熊猫被人枪杀了,你们会感到愤怒,为了拯救濒临绝种动物,人们会捐款、捐助,表现爱心。有一句广告辞这样说:地球是生命的天堂,但生命并非人类才拥有。媒体的宣传,动物保护者的亲身历行,使咱们认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但对于人种、文化的保护呢?不论怎样的民族,不论她是多么弱小,文化多么原始、落后,她都是咱们人类你们庭的一员,都应该获得尊重,得到发展空间。但咱们每每并不如此。因为偏见,因为缺少理解,咱们会有种族歧视,会嘲笑别人的文化,这正是人类妄自尊大,最野蛮的劣根性的表现。咱们知道动物种群丰富,世界才精彩,才能维持生态平衡。一样道理,咱们的人种、文化多彩多姿,世界才能交融,才丰富多彩,才不至于单调、僵化、死板,才能在各类习俗中获得启发。悉尼奥运会给我留下深入印象的是澳大利亚人民对土著的热情。从开幕式上富有民族特点的土著舞表演,到澳大利亚著名土著运动员的400米赛跑,全澳大利亚人民为之而疯狂,甚至连最荣耀的开幕式点火仪式也选择了土著运动员。澳大利亚人民这样作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日益被同化的土著文化,表达对土著民的尊敬。一样,不少去西藏旅游的游人,回来后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但愿保护西藏的文化,不要被汉化,不要丧失了西藏民族的特点。  

  在交通、资讯愈来愈发达,地球就像一个大村庄的今天,人们愈来愈但愿各民族都能保持自身的特点,不要被同化。如今不是强调多元化的社会吗?由于这样的社会才有创造力,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咱们在保护动物物种,保护民族特点的同时,是否忘了保护咱们这个世界最基本的单元——我的的特点呢?而这才是丰富世界,让世界充满各式色彩的最重要因素。  

  虽然咱们吃着一样的食物,受着一样的教育,生活在一样的环境中,但并不能所以而抹杀咱们每一个人的个性,也就是独特性。若是你们都被培养成了彻底同样的人,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也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创造力。就好像一支足球队,即便11名队员全是马拉多纳,也不必定能赢得比赛。咱们每个人都有个性,也就意味着世界的多姿多彩,也就意味着世界的千变万化。就像一个球队,要有踢前锋的,还要有中场,有后卫,有守门员,这才完整。而社会的复杂性远胜于一个足球队,这就更须要咱们每一个人都有本身的个性,有本身独特的能力,都能在社会中去寻找到本身的位置,作出本身独特的贡献,这样的世界才是完整的,才是富于变化的,才是拥有无穷的生命力的。  

  可是现代,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人们已愈来愈失去了本身。自个人概念已从“我是我全部”转变为“我是你所需”。生活在市场经济中的人,仅仅成为了一种商品,成为了别人的须要。“我”已不是个人主导,“我”仅成了社会中的交换价值。我能将本身换得一个好价钱,就是成功;若是我不被人须要,交换不出去或者交换不到一个好价钱,就是失败。好比所学的专业未来是否有好的回报,求职报酬是否高,作的生意是否能赚到更多的钱。人关心本身,仅是关心本身是否能在市场上得到最使人满意的价格。我的是否成功的概念,也仅成了在市场上是否成功,本身是否能在商品社会换到优越的物质享受。  

  人们的行为和感受也愈来愈像机器,天天循序渐进,从未真正体验过本身的任何事情,咱们所体验的本身,彻底是别人认为咱们所应该是的人。没有属于本身的意愿,本身的思想,本身的快乐。活着仅只是活着,失去了纯真,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创造力,拘谨取代了幽默,僵死取代了活跃,人人脸上扮着严肃,却忘记了欢笑,忘记了顽皮。  

  咱们逐渐地迷失在这个社会中,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尊严、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丧失了属于本身的真正的快乐,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证据来证实,我就是我本身呢?就像意大利剧做家皮兰·得娄说的:“我没有身份,根本没有我本身,我不过是他人但愿我是什么的一种反映:我是‘如同你所但愿的’。”  

  咱们像一个酱菜缸里泡出的泡菜,全都一个味,咱们丧失了本身,这种丧失的结果必然致使对本身身份的怀疑。若是我不能确定本身的身份,只能假定本身是什么人,那么“我”是谁呢?意大利剧做家皮兰·得娄在他的戏剧中,曾说明了现代人的这种感受。他提出这个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证据来证实,我是我本身。”若是你已经丧失了个性,丧失了自由的意志,丧失了属于本身的真正的快乐,那么,你还有什么证据来证实,你就是你本身呢?  

  若是你历来就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你本身而真正地生活过,那真是一种悲哀啊!  

  有位老教授告诉我:“人开始是人,逐渐就变为虫了。”  

  咱们生来是人,但随着长大,生存的须要,咱们开始改变本身,以适应环境,咱们开始迎合人、讨好人,在社会中学会圆滑,变得八面玲珑,因而咱们愈来愈失去本身,由人变为了虫,由有个性、有思想的本身,变成了仅为适应社会而生存的虫。  

  人不该该是虫,应该顶天立地,作世界的主人,我本身就应该是我生活的中心。  

  人们并不根据本身的思想、情感、感受、意识去体验生活,而是根据他们的想象去体验生活。就像一个受催眠的人沉溺于对催眠师的屈从,他的思想感受都受催眠师的指挥,甚至当他从催眠中苏醒过来后,他仍是听从着催眠师的示意,虽然他觉得此时是他本身在判断,他是一个主动者。实际上咱们大多数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咱们的思想和感受都在无形中受着社会的某些习俗或舆论的左右,但咱们还每每觉得是按本身的意识和信念在行动。  

  有次听一位做家的讲座,他说做家应该是社会良知的代言人,因此他们不该该盲目地服从于任何人、任何权威,他们只应该遵从于本身的个性、理性和良心。其实咱们每个人都应该这样,个性、理性和良心正是照亮咱们人生道路的3盏神灯。  

  个性是证实咱们自身存在的唯一特性。实际上越是勇敢、坚强、有智慧的人,便越能在社会中保持本身的个性、思想,不容易为他人、为社会所利用、左右。  

  我相信,每个人都体现着人性。虽然,咱们在智力、健康、才能各方面有所不一样,但咱们都是人,谁也不是谁的上级和法官。  

  我相信,人只有实现本身的个性,永远不把本身还原成一种抽象的、共同的名称,不能用一个“人”字涵盖了咱们全体,咱们每一个人才能为人类这个总体作出更大的贡献。人一辈子偏偏是既要实现本身的个性,同时又要超越本身的个性,为整我的类作出贡献,完成这样一个充满着矛盾的任务。  

  要点:  

  健全的人应该只遵从于本身,遵从于本身的个性、理性和良心。  

  ·发现自我  

  如今你们都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但若是没有了独特性,又怎么能有创新呢?没有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你们都同样,也就意味着平庸,意味着你对于这个社会无关紧要。你与别人同样,那别人就能够代替你,社会就能够没有你的地位。  

  其实这个世界上能成功的人也都是不同凡响的人。所谓不同凡响,也就是不随大流,有本身的性格,本身的思考,本身的独立看法,本身的生活方式。  

  通用汽车公司、IBM花了近百年才创下的基业,比尔·盖茨仅用十数年就完成了。李嘉诚在传统经济领域耗了大半生赚来巨额的财富,李泽楷在几天内就作到了。世界真奇妙,中国排行榜上前50位的巨富,已有多人只有20至30来岁。他们的成功是由于他们遇上了一个创新的时代,在这个飞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能超越众生,要能捕捉住机会,就必须有个性,有丰富的想象力。  

  成功的道路万千条,只有个性强烈的人,才能找到属于本身的路。没有个性的人,只会随波逐流。  

  但在咱们的生命历程中,有何时是真正按本身的意愿生活,真正作了本身呢?  

  出生的时候,父母带着喜悦将咱们当成了他们独特的宝贝,但之后他们将咱们送进了学校,咱们就成了学校这条流水线的一个产品,从小学直到高中,和其余同窗同样,都在接受着同一个模式的铸造;高考后,终于能按本身的意愿挑选专业了,但那其实也不是本身真正的意愿,由于有分数的制约;大学毕业了,能够工做了,但工做也不是本身真正的意愿,由于有专业和用人单位要不要你的问题。  

  从小我就喜欢看战争片,幻想着本身能像一个真正的将军那样作出重大的战略决定。如今虽然已不可能有那种指挥千军万马的战争,但我能够对个人人生,这个重大战役作一个决定。  

  我喜欢在台上像个英雄般地被众人鼓掌,而不喜欢坐在台下为台上的英雄鼓掌。我不是生活的观众,我是生活的主角,个人生活应该由我来安排,应该由我本身来决定,而不是由别人、由环境来决定。我要驾驭本身的生活,按本身的意愿为所欲为地过。  

  我这一辈子都没有为何事而奋斗过,那为何不能为心里的梦想而完全地奋斗一次呢?  

  人的自我认定每每是受经验影响或者只是遵从了别人的见解,但其实人的自我认定并不受限于我的经验,而只受限于你对这种经验的诠释。你要怎么来认定本身,只是取决于你的决定。到底你想将什么套在你身上,你给本身贴上怎么样的标签,你就会成为何样的人。你怎样认定本身,你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人的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认识本身的过程。之前我一直认为本身很懒,没有毅力,在那次全国定货会后,货订出去了,但书还未完成,因而我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整理、写出了两本书。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写做,天天工做10多个小时,我感受到了本身史无前例的勤奋和顽强,我认识到本身并不懒,也并不缺少毅力,之前的感受,其实只是由于没有找到本身喜好的工做,没有感觉到从工做中体现出来的那种成就感、自我价值感,没有找到从工做中焕发出的那种热忱和喜悦。  

  每一个人都是同样的,你对本身的见解也许是不真实的!  

  认识本身,认识本身的能力,认识本身的快乐,走出习觉得常的生活,走出平庸,改变本身,挑战本身,这是人一辈子的任务。  

  要点:  

  人的一辈子就是一个不断认识本身的过程。  

  ·走本身的路  

  中国道教的核心思想是“无为”,但有次看书,发现西方有位学者的观点很新奇,他认为道教的无为思想只是为了提升效率。  

  老子也说:“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不是真正的“无为”,只是为了排除干扰,将精力集中在真正的“有为”——求道上。  

  我特别喜欢老子强调的“宠辱不惊”,不论“宠”与“辱”,都只是外在社会对你的反映,是虚幻的,作人最真实的仍是追求本身的目标,本身的快乐。因此我作人喜欢保持低调,在平淡中踏实地追求本身的价值和快乐。  

  走本身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自我是什么呢?个人自我表明一连串的意愿、憧憬和欲望;个人自我是种种幻想、向往和灵感的汪洋大海。这些都在个人胸襟中汹涌澎湃着。它们使我像这样地生活着,像这样地努力着,像这样地快乐着。  

  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与全部人都不同的人。“我”使我与“他”、与“你”都有所不一样。这个“我”就是个性,是个性致使了我与他人的不一样,使我得以区别于他人。我不喜欢与他人穿一样的衣服,不喜欢与他人有一样的发型,不喜欢未经思考就附和他人的观念(即便他是名人、圣人),不喜欢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我喜欢另辟蹊径,喜欢独立思考,喜欢将别人的思想化为己用,我吸取别人的,但表现出来的却应是本身的。  

  “我”不仅是一个形体,不仅是宇宙或天然中的一个分子,不仅是路边的一棵树、一株草,或者家里喂养的一只猫、一只狗。“我”应该有个人感受、个人思想、个人行动,有我所见的、我所听的、我所想的,有个人痛苦、个人欢乐,“我”就是个人中心,个人一切就是个人帝国。  

  发现自个人存在是生命的真正开始。因而,每一时刻就是一个新的发现,每一时刻都带来新的快乐,一个新的难解之谜打开了它的门, 一种崭新的爱开始在心中滋生——一个之前从未感到过的新的慈悲,一种对美、对善的新的敏感度。  

  我为何要活着呢?我是带着使命来到人间的。我有意志,我渴求,我爱,单单为此我才礼赞生命。  

  要点:  

  生命的难得之处在于作你本身。 


    生命中重要的不是表象,而是生命自己
  
    低等人为生存劳碌,中等人为享受生活奔忙,高等人为发展本身、体现本身的价值而呕心沥血。  

  弗洛姆写过这样一段话:“当人们努力去获取财富,不停寻求那彷佛是本身的利益时,他便失去了他的灵魂,也就是丢失了自我。如同许多幻想和白日梦同样,这种追寻只是在新奇和足以刺激人的时候,才给人以一时的知足。”  

  物质条件是人生存的基础,人人也都想过上优越的物质生活,但拥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并非人成功的标准。若是仅以此为标准,就会成为葛朗台式的守财奴。有些人拼命赚钱,到晚上关在家里数一下钱内心就快乐了。他们赚钱不是为了享受,不是为了发展壮大本身的事业,他们沦为金钱的奴隶。  

  像个守财奴那样积攒财富,你会成为富人,但只会成为坟墓里的富人。  

  我也曾经努力去赚过钱,但有了钱后,我却以为本身颓废了。我在日记中对本身呼唤:  

  “难道成天就这样沉溺在酒色中、沉溺在本身所不喜欢的工做中、沉溺在无穷无尽的繁琐事务里?个人尊严、个人活力、个人个性呢?难道全被这个沉闷的社会吞噬殆尽了吗?我不知道我还剩下什么?除了一点动物的本能外,我已经彻底丧失了本身。  

  孤寂地坐着,一股莫名的烦恼涌上心头,只是想流泪,但眼中已没有了泪水。我还须要什么呢?金钱?名气?仍是享乐、刺激?真的,这一切我都不须要。我也算有钱、有名了,我也寻求过刺激,有过享乐,甚至都想过吸白粉,但这一切带给个人只是更大的空虚。我明白我为何想流泪了,由于我没有创造,没有成就事业!金钱、名气、娱乐、刺激,这些填补不了我心里最深处的空虚,那种空虚是属于真正男人的空虚,是只有用事业,用成就感来填补的空虚。没有事业的生活,是每个真正的男人所没法忍受的。活着是为了什么啊?”  

  在今天的社会,人变得愈来愈像机器,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浪漫的遐想。咱们的物质生活愈来愈丰富,但人的精神生活却愈来愈萎缩。做为人的个性、爱好、思想,已愈来愈被现实生活所扼杀,金钱取代了一切,在这个金钱决定地位、身份、快乐与否的社会里,人的动物本能被极大地张扬,而做为人的高尚的情操和精神却愈来愈被窒息,甚至谈到这些就会被人认为迂腐甚或耻笑。没有了个性,没有了想象力,你们都变成了社会驯养的狗。难道咱们还不须要野性吗?难道咱们还不须要回归天然回复咱们做为狼的野性吗?这就是杰克·伦敦在《野性的呼唤》中所要呼唤咱们的。  

  人在感受和思考方面,在乎志行为方面,已愈来愈失去了创造力,因而咱们就只能是咱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受的教育,也就是社会对咱们的要求的模子里出来的模型。咱们全部的精力都用来想要得到,而多数的人从未考虑这种得到:是否是咱们真正的须要?只是见到你们都这样,因而咱们也要这样。却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咱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是咱们想要的。在学校时,咱们想要好分数,到了社会上,咱们要事业成功,赚大钱,有声望,买更好的汽车,到各地观光等等。然而,若是咱们能在这种疯狂活动的时候停下来想想:“若是我真的得到了这项新工做,若是我有了这部比较好的汽车,若是我能去旅行——之后又怎样呢?这些东西是否能真的让我快乐呢?”  

  那么,咱们的真正须要,真正的快乐是什么呢?——是什么在梦中将我惊醒?是什么在梦中让我泪眼婆娑?是没有成就啊!  

  咱们真正的须要,真正的快乐就是发展本身的潜力,追求卓越,取得成就。  

  若是你喜欢享乐,见到一个漂亮的女孩,你会冲动甚至激动,而后展开追求,追求到手后,也许你还会激动,但若是没有成熟的爱情作基础,时间久了,你会以为也就这么回事。实际上任何纯本能的享受都是这样,时间久了就会热情消退;而唯有追求卓越,发展本身,才是一种无止境的快慰。达到了一种境界会有一种更高的境界等待着你去攀登;创造、成功,不断地追求卓越,会使你永远感觉到青春、活力和一种无止境的力量。这才是人世间最高级、最大的快乐,这种快乐还会净化你的心境,使你愈来愈高尚,愈来愈能体悟人生的真谛。  

  人能保持本身的存在,保持本身的个性,发展本身,追求属于本身的真正快乐,就是强者。人只有一种真正的利益,只有一种真正的快乐,那就是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充分发展做为人类一员的本身。人应该以本身为唯一的目的,而不是服务于任何超越于人的意图的工具。不是赚钱的工具,不是社会的工具,不是意识形态的工具。咱们就是咱们本身。咱们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潜能,并对社会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这样,咱们既与世界同为一体,但同时却又保持着自身的人格完整性。在建设性地运用咱们的精力时,咱们提升了本身的能力,咱们“燃烧本身,却不化为灰烬”。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自杀者和神经病患者却日趋增多。人们烦燥不安、支离破碎、无聊、厌烦、软弱、孤寂,逃避本身、逃避无能,这都是人们没有运用他们的能力,致使人生失败的必然结果。人都但愿活下去,都但愿快乐地活下去,而咱们唯一的快乐之路就是运用咱们的能力,发挥咱们的全部。人若是不能运用本身的能力,他就不能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完整。每一种神经病都是人的内在能力和那些阻碍其能力发展的力量相冲突的结果。没有我的的个性、爱好、思想的生存、发展空间,没有发挥人的潜能,就不能真正地体验自我,也就是社会学家说的没有自由和自发性,这样的人在现代社会被视为有严重的缺陷。若是某一特定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缺陷的。  

  央视二台的《对话》节目我很是喜欢。那天主持人采访了甲骨文公司的总裁埃里森,她说埃里森每周只在公司工做50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用在了探险上。这不禁使我想起了IBM的总裁小沃森,CNN的老板特德·特纳,他们不是都热衷于探险吗?西方人热衷于探险,而咱们华人却热衷于赌。记得去马来西亚云顶赌场时,导游说:凡有华人的地方,就必定有赌场。没有公开的,就有地下的。赌和探险都是寻求刺激,但赌是用钱财做刺激,而探险则是用生命做刺激,用生命的潜能做赌本,去挑战大天然。咱们应该热爱生活,而不只仅是生存。单纯的生存是没有意义的,人的意义在于生活,生活就要不断充实本身,挑战本身,永远寻找一些新意。  

  咱们不该该注重生命的表像——那些身外之物,而应该注重生命的内涵,让生命有质量。固然要让生命有质量,也要靠身外之物,但身外之物并非决定因素,我也曾羡慕那些大款前呼后拥,有美女、名车相伴,出入高级会所,但一我的若是只拥有这些,而没有内在的充实,那不也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吗?  

  荣誉也只是他人对咱们的评价。鲁宾逊漂流到一个小孤岛上,尽了20年的努力也只能求得温饱。人是社会的人,也只有在社会里,才能发挥出力量,取得巨大成就,因此他人对咱们的评价犹显重要。但这并非咱们人生的所有。有许多人,他们刻苦努力,历尽艰辛,甚至几乎奉献生命而取得成就,但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抬高他人对本身的评价;还有些人,追求名誉、地位,甚至学习知识、发展艺术,也只是为了赢得人们对他更大的尊敬。  

  人是多么愚昧啊!总在为博取他人的欢心而努力。别人赞赏咱们的时候,咱们并无走在本身的路上,只是处在别人的路上。尤为当你明白了就像一个音乐家陶醉在满场的欢呼中时,忽然发现那些人只不过是聋子,是怕别人知道了他的缺陷,因此盲目地欢呼时,你又做何想呢?咱们是为本身而活,不是为任何其余人而活。  

  若是说咱们追求的荣誉只是荣耀时,那么,如今则应追求人格的荣耀。咱们不要寄望来自他人的赞美,不须要活在世人的喝彩声里。他人赞不赞美只是他们的事。咱们只是努力从自身具有的品质、个性、能力、思想里,寻找对本身生命的赞美,寻找快乐的源泉。咱们只是存在于本身的发肤中,并非存在于别人的见解里。  

  真正成功与快乐的人,毫不是依赖外在之物,他们的成功与快乐来自于内在的充实,内在的丰富。只有缺少内在丰富的人才会不断寻求外在的刺激来麻醉本身,以填补心灵的空虚。唯有不断激发自身的潜力,挑战本身,才是人生永不厌倦的快乐。  

  金钱、权力,各类的利益,享受、娱乐,这些只是生命的奴隶,决不能成为生命的主宰。人能够热爱享受、娱乐,热爱金钱,但毫不能所以而让生命腐化,这些永远只是生命的调料,不能成为生命的主宰。主宰生命的应该是创造,应该是永远向上的意志。没有创造的生命,没有成功来点缀的生命,是苍白的,是违背生命本能的。生命的本能就意味着向上,像种子冲破泥土的阻碍成长发芽,然后去争取阳光和营养,茁壮成长。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成长,脱离了成长的意志,生命也就成了废物。  

  其实人的成长就像一颗大树的成长,这里有一个平衡性的问题。若是树的根不够深,既使长成了大树,也很容易就会倒下。因此树在成长的同时,它的根也在不断深刻,树长得越高,它的根也将越深,你不可能发现十几米高的树只有很小的根,它没法支撑一棵巨大的树;在生命中,成长意味着你心里的深刻,你生命的根在那里。  

  一位台湾的出版商问我:“你的书那么畅销,那么多人崇拜你,你是否很自豪呢?”  

  之前我是很自豪,但当我明白对于生命而言这些只不过是幻象时,我也不以为什么了不得了。成功、失败只是演绎生命的一个过程,是生命的表象,人生中重要的不是表象,而是生命自己。我不能保证本身一辈子幸福,但我能保证本身一辈子快乐;我不能保证本身一辈子成功,但我能保证让本身一辈子充实而有意义。由于这是一种心境的问题,是一种人生观或对待人生的态度问题,是有没有目标、行不行动的问题。  

  咱们没法祈盼成功,但咱们每一个人均可以成功地生活。  

  要点:  

  咱们没法祈盼成功,但咱们每一个人均可以成功地生活。 


    成功是本身的一种定义
  
    数年前,一位新疆的读者专程来深圳,找到培训中心想见我一面,但不巧我去了内地。中心人员劝他先回去,说我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等我回来后,再与他电话联系。但他很执着,表示不见我一面决不离开,还在中心附近找了一家旅店住了下来。中心人员没有办法,只好与我联系,我也只得放弃手头的工做赶回深圳,与他面谈了一次。  

  他告诉我,他是乌鲁木齐一个拖拉机厂的工人,看了《方与圆》后,就想与我面谈,当面求教成功的经验。他还说:但愿能在我这里打工,若是不行,就去北京,必定要进入联想集团,作中国的比尔·盖茨。  

  谈话中,他流露出强烈的成功欲望。他说他三十多岁了,尚未谈过异性朋友,也不想谈异性朋友,他必定要成功,成功了才考虑这些事。  

  听着他的话,我忽然感到了恐惧。他将一辈子都押在了这种“成功”上,若是不能取得他想要的成功,那他这一辈子不是会很痛苦吗?我也为国家增添了负担——又多了一个大龄未婚青年。  

  由此,我想我总在宣扬成功,是否会对人产生反作用呢?若是人们认为“成功”就是赚不少钱,出名,或者说是办一个大型的公司,那么,能作到这样的人毕竟只是极少数,那大多数人被激发起了这种欲望,又不能取得成功,那不是很痛苦吗?就像金庸笔下的慕容复,雄心勃勃地复辟大燕国,极度的欲望使他不惜采用一切手段,惋惜最终也未能成功,反而因欲望的刺激最后成了精神病。  

  我还曾经参加过一些传销的励志讲座。讲演者滔滔的口才,昂扬的斗志,无不让我热血沸腾。他们讲得都颇有道理,可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去参加传销呢?在传销活动中能成为钻石经理、金钻石经理,取得成功的也只是极少数,那大多数人不就只是成了那些成功者的铺路石吗?咱们怎能置大多数人的利益于不顾。  

  成功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须要雄心、耐性、能力,要作出不少牺牲。并且成功没有止境,并不就意味着快乐啊!

  什么谓之成功呢?在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中,一位老者告诉我,他很喜欢个人书,也很喜欢成功学的书。这时他旁边一个年轻人刺他:“那么,你成功吗?”  

  老者有点生气了,他义正词严地回答:“ 怎么不成功?我工做三十多年,如今退了休,还养育了三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我怎么不成功?”   

  的确,能成就伟业的人只有极少数,起码一个国家的总统就只有一位,但关键是咱们如何看待成功。  

  成功并非说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拿破仑,成为爱因斯坦,成为比尔·盖茨。成功就是你能快乐地度过一辈子,并在这一辈子中充分地发展本身。  

  实际上成功只是本身的一种定义。你全力以赴了,你感到快乐,你认为成功了,那也就是成功。  

  我认为成功就像攀登一座永远也到不了顶峰的高山,既然永远也没有顶峰,咱们就应该边攀登边欣赏沿途的风景。若是只是埋头攀登,一心只想到达最高点,那就极可能错过了沿途的风景。况且若是你一辈子都到不了你所预约的顶峰的话,你又没有去享受风景,那这一辈子不就毁了吗?固然若是你只是贪恋现时的风景而放弃了继续攀登的努力,那你也就永远站不到更高处,欣赏到更辽阔的风景。  

  因此人生要永远努力向上攀登,但在攀登的同时,也要及时欣赏风景。这就是人生前进与享受的辩证法。  

  成功学之父塞缪尔说:“超出通常人水平的,哪怕是最高尚的美德,也只不过是充满诱惑力且危险的东西。”  

  对于咱们每个人来讲,最真实意义上的成功,就是快快乐乐地生活,充分地展示本身,让一辈子过得充实而快乐。而一我的只要能踏实、认真、充实、快乐地度过一辈子,这样的人就是一个伟人!  

  人的一辈子是很是短暂的,只要咱们能用心地生活,快乐地生活,安享上帝所赋予咱们的一辈子,尽到了咱们作人的责任,那就是成功。  

  要点:  

  成功是本身的一种定义。你全力以赴了,你感到快乐,你认为成功了,那也就是成功。 


    人生是过程,而不只仅是结果
  
    那天看湖南卫视的《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介绍了两我的。一个考研究生10年没被录取,另外一个写了300多万字的做品没能发表,他们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的确让人钦佩。一个说,国家规定考研究生能够考到40岁,他还能够再考4年,即便考不上学知识老是没错的;另外一个则表示他还将继续写下去,努力争取做品能被人接受。  

  许多嘉宾、现场的观众都对这两人的行为发表了见解。但我印象最深的仍是上海某公司董事长的见解。他认为若是他们从考研究生和写做中获得了快乐,那么就应该继续下去。但若是是功利色彩太浓,必定要考上研究生和发表做品的话,那还不如放弃。虽然他的话与主持人构想的节目主题不吻合而被主持人打断,但我认为他的话是最实际的。  

  一我的考10次研究生和写300多万字的做品是要耗费许多时光和精力的,若是在这么多年的努力中,他们都不能感到快乐,只是靠毅力和一种强烈的欲望支撑着,那么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就这样在没有欢乐中度过那不是很可悲吗?咱们说一我的吸毒上瘾而又不能戒除的话,那一辈子就毁了。实际上一样的,若是他们通过这样艰辛的努力最终结果仍是不能成功的话,那我想他们这一辈子也就没有快乐可言了,那他们这一辈子不是也被毁了吗?  

  斯宾诺莎说:幸福不是德性的报酬而是德性自身。  

  他们的行为是高尚的,但人不能将快乐寄托在高尚行为的回报上,而应该从行为自己感觉快乐与幸福。也就是说一我的要喜欢本身的工做,从工做中感觉快乐。这样,你能成功,固然更好,即便不能成功,你也从工做中获得了享受。

  生活自己就是人的目的,决不只仅是人达致成功的手段。人是为生活而活,不是为成功而活。人不是事业、理想、成功或其余任何东西的附属物,人自身的快乐和幸福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在日本有一位著名的禅师叫临济。临去世前,数千名门徒汇集在一块儿聆听最后的讲道,可临济只是躺着,快乐地带着微笑,不说一句话,看着他快死了却不说一句话,他的一位老朋友,一位一样有名的大师提醒他:“临济,你是否已经忘了你必须说你最后的遗言?你们都盼望着呢。”  

  临济说道:“请听!”这时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着,尖叫着,他说:“多美!”而后他死了。就在那一刻,当他说“请听……”那是全然的宁静。  

  每一个人都觉得他会说些伟大的事,可是只有两只松鼠在屋顶上打架,尖叫着奔跑着……而后他微笑,接着便去世了……可是他已经发出了他的最后信息:咱们不要将事情分红小的和大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每件事都是重要的。  

  在那一刻临济的死与屋顶上两只松鼠在奔跑一样重要,那没有区别,全部的存在都是同样的,那就是他的整个哲学,他一辈子的教诲——没有什么东西是伟大的,也没有什么东西是眇小的,这全由你而定。  

  咱们曾经背负过太沉重的理想和主义,到头来却发现那只是别人用来操纵和控制咱们的一种工具,因而它像皂泡同样破灭。如今咱们也还背负着沉重的“殷切但愿”和“成才的祈望”,其实人生怎样才有意义,彻底只是咱们我的的一种选择。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要有一些所谓伟大的人生目标,要干一些所谓的大事。其实事情的重要和不重要,是大事仍是小事,只是你本身的一种界定,可以让你快乐的事,可以让你投入心力、投入热忱的事,那也就是大事,那也就是重要的事。  

  年轻人都容易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认为过程是手段,结果是目的,没获得好的结果就是失败。其实过程是漫长的,结果是短暂的,人不能为了“短暂”,而放弃“漫长”。就连人生也就是一种过程啊,人的结果不就是死亡吗?享受人生也就是享受人生的过程。  

  在年少时,我也曾像他们同样对成功狂热,抱定“不成功,毋宁死”的信条,强制本身放弃多种娱乐和爱好,用“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鼓励本身。因为我只是在强迫本身,不能享受学习的过程,所以一方面效率不高,另外一方面也没法坚持长久。最终结果是本身学习没搞好,少年时的生活也被毁了。  

  今后我在选择从事的工做时,都将能享受过程放在第一位,这样工做起来既轻松又愉快,并且还容易取得成效。  

  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张宁,1994年就开始表明国家队出战,虽然一直在国家队呆着,状态却不是很理想,只能在国家队任第三单打。但2004年在她29岁“高龄”时,她却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取得了奥运会单打冠军。在参加奥运会以前这一年,她就已经屡次在国际大赛中打得那些世界著名运动员得不到1分。  

  记者问她状态如此之好的缘由。她说:“原来我是为取得好成绩而训练、比赛,如今我是喜欢羽毛球运动,我可以享受训练和比赛。当注重过程了,你就会赢得这个比赛。”  

  还有女子举重运动员陈艳青,在落选悉尼奥运会后,她就退役去苏州大学读书,并当了江苏省举重队的教练。不过举重毕竟是她难以割舍的痛与爱,她本身说:“在当教练的时候,天天看到杠铃就忍不住想把它举起来。”  

  结果爱好让她从新回到了举重场,训练成绩也日新月异,最终得到了雅典奥运冠军。  

  过程与结果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不懂得享受过程,就必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懂得享受过程,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人生也是这样,昨天是历史,今天是如今,明天是将来。咱们只是力求将每个今天都过快乐,当它成为历史时,咱们的历史也就成为了快乐的历史。  

  生命是很是简单的,它是一个欢舞,整个世界能够充满欢乐和舞蹈。但总有人有意或无心识地谴责生命。佛教认为咱们是前世造孽,今世降生到世上为人受苦;基督教认为人是由于犯了罪才被上帝赶出了伊甸园,来到世上为人的;伊斯兰教也认为人前世犯了罪,只有在今世苦修行才能上天堂。人们创造宗教来谴责本身的生命,总认为没有人应该享受生命,没有人应该微笑,没有人应该欢笑,生命只是一种惩罚。当你老是处在不断地被人告知生命是一种惩罚的气氛中时,你又怎样可以享受生活呢?你正在受苦,由于你作错了事,你被扔进这个监狱来受苦,那么你怎样可以享受它呢?  

  咱们的哲学家也在那里大肆宣扬:耽于娱乐便会扑灭心中的光明。人不该该耽于享受,人应该抑制本身,在理性的指导下,去吃苦,去追求成功。快乐是罪恶的象征。  

  古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成功就是要吃苦。甚至还有人提出了“天平”理论:你要获得多少,就必须付出多少。获得好像老是与付出成正比。我并不反对获得就要付出,但这种付出并不就意味着是吃苦。我为了成功也付出了不少,但如今回味起来,我感受最快乐的日子仍是在付出中的那些日子,而不是成功的如今。  

  成功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就像人要去旅行,那么为旅行的一切准备也是快乐的。你只有抱有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态,你的行为才能持续长久。若是你总认为是先吃苦,往后才能得到甘甜,那么我相信你的计划极可能会中途夭折,吃苦的事老是难以持续长久。甚至当你吃尽了苦后,却并没能达到目的,那么我想你这一辈子不是被毁了吗?曾经有一位学员告诉我,他要先立业再成家,他成功的决心是那样强烈,但我总有一些悲哀,若是他的目标过高,而他总不能达到目标的话,他的青春又已度过,那么他未来不是一个悲剧吗?  

  实际上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士,并非到了成功才感受到快乐,他们整个的追寻过程就是一种快乐。这样他们并无很大的心理压力,即便不能成功,他们也快乐了。追寻快乐与追寻成功并非一对矛盾,它们是统一的。你也只有将它们统一块儿来,你才可能幸福,你也才更有可能成功。就像斯宾塞所说,以快乐为目的,必然会使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也具备快乐的性质。也就是说以成功为快乐的话,那么追寻成功的过程也是快乐的。  

  但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治好病是快乐的,但治病的过程要打针、吃药倒是痛苦的。还有母亲诞生小孩是快乐的,但怀孕和诞生的过程倒是痛苦的。我认为成功的过程并不能类比于打针、吃药,由于成功并不能当作是治病,成功是一我的不断地充实、发展、完善本身,要类比的话,我倒认为成功就比如身体长强壮了,而成功的过程就是要吃饭、吃菜,补充各类养分,而这甚至是一件比身体长强壮了还快乐的事。成功虽然有些像诞生小孩,也是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东西,但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像孕妇同样,有着精神上的无比愉悦,却没有孕妇生理上的痛苦。  

  总之,不要把追求成功的过程当成是吃苦,抱有这种观念去追求成功的人,据我观察极少有可以真正取得成功的。成功是快乐的,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这样咱们就能唱着歌行进在成功的大道上。  

  我要对你说,生命不是一座监狱,也不是一种惩罚,它是一种报酬,它只给予那些可以得到它的人,值得受赏的人。如今享受是你的权利,快乐也是你的权利,若是你不享受,不去感觉快乐,那么这将是一种罪孽。  

  若是你不美化它,若是你还让它和你发现它时同样的话,那么这是在与这个宇宙的规律对抗。  

  生命是要发展的,是要不断被美化的,你不能从诞生直至死亡,都没能体会它的美妙,感觉它的活力。  

  不,不要这样,让它更快乐一点,更优美一点,更芬芳一点。  

  要点:  

  成功是一种快乐,追求成功的过程也是一种快乐。  

  用感恩的心作人,用爱心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