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下Python的列表、字典以及元组等几种数据类型,感受这几种数据类型比较经常使用,顺便总结了一下一些比较经常使用的用法。python
列表是Python中比较经常使用的数据类型,而且列表是能够改变的,使用也很是简单,具体操做以下:app
1)如建立一个列表:ide
list1 = [1,2,3] list2 = ['a','b','c'] list3 = [1,2,3,'a','b','abc'] list4 = [1,[2,3],['a','b',''c]] #建立一个有序列表 list5 = range(10) #建立一个二维列表 list6 = [[ 0 for col in range(10)] for row in range(10)]
2)访问列表中的值对象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list1 = [1,2,3,4,5,6] #如取出list1列表中第二个元素的值:(注意:列表的下标是从0开始的) print('list1列表的第二个元素的值为:%d' % list1[1]) #若是想取出其它元素以此类推 #输出列表中的因此元素的值 print('遍历输出list1全部元素的值:') for i in list1: print(i) #输出列表中奇数项的值(即取出列表中第一、三、5...等项的值) print('输出list1中奇数项元素的值:') for j in list1[::2]: #这里使用了列表的切片以及步长 print(j) list2 = [1,2,[3,4,[6,7,8]]] #取出列表list2中的值3的元素 print('取出列表list2%s中的值3的元素:' % list2) print(list2[2][0]) ''' 原理:首先看数值3在一个子列表中,而这个子列表属于外层列表(父列表)的第三个元素,先取出含有数值3的子列表即:list2[2],因为list2[2]仍然是一个列表,而数值3处于这个列表的第一个元素的位置,因此 咱们仍能够按照列表的操做取出list2[2]这个子列表的第一个元素list2[2][0],即取出了值为3的元素。 ''' #取出列表list2中的值8的元素 print('取出列表list2%s中的值8的元素:' % list2) print(list2[2][2][2]) #参照上边以此类推 '''运行结果以下: list1列表的第二项的值为:2 遍历输出list1全部元素的值: 1 2 3 4 5 6 输出list1中奇数项元素的值: 1 3 5 取出列表list2[1, 2, [3, 4, [6, 7, 8]]]中的值3的元素: 3 取出列表list2[1, 2, [3, 4, [6, 7, 8]]]中的值8的元素: 8 '''
3)增长或者修改列表的值排序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list3 = ['Python','Java','Php'] print('原列表list3为:%s' % list3) #给list3添加一个元素 list3.append('C#') print('给list3添加一个元素C#:%s' % list3) #修改列表list3的第一个值为Python3 list3[0] = 'Python3' print('修改列表list3的第一个元素的值为Python3:%s' % list3) '''运行结果以下: 原列表list3为:['Python', 'Java', 'Php'] 给list3添加一个元素C#:['Python', 'Java', 'Php', 'C#'] 修改列表list3的第一个元素的值为Python3:['Python3', 'Java', 'Php', 'C#'] '''
4)删除列表中的元素索引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list4 = ['Python','Java','Php','Go'] print('原列表为:%s' % list4) #删除值为Php的元素 del list4[2] print('删除值为Php的元素:%s' % list4) #删除值为Go的元素 list4.pop() print('删除值为Go的元素:%s' % list4) '''运行结果以下: 原列表为:['Python', 'Java', 'Php', 'Go'] 删除值为Php的元素:['Python', 'Java', 'Go'] 删除值为Go的元素:['Python', 'Java'] '''
5)列表的一些其它基本操做ip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list1 = [1,2,3,4,5] list2 = ['Python','Java','Php','Go'] print('列表list1为:%s' % list1) print('列表list2为:%s' % list2) #得到列表list1的长度 l = len(list1) print('列表list1的长度为:%d' % l) #合并list1和list2成为一个新的列表list3 list3 = list1 + list2 print('合并list1和list2成为一个新的列表:%s' % list3) #建立一个指定长度且元素值相同的列表list4 list4 = ['Python'] * 4 print('建立一个指定长度且元素值相同的列表:%s' % list4) #判断元素3是否存在于列表list1中 f = 3 in list1 print('判断元素3是否存在于列表list1中:%s' % f) #截取列表list2中第二个元素之后的值 list5 = list2[1:] print('截取列表list2中第二个元素之后的列表元素:%s' % list5) #获取列表list1中的元素的最大值 max_value = max(list1) print('列表list1中元素的最大值为:%d' % max_value) #获取列表list1中元素的最小值 min_value = min(list1) print('列表list1中元素的最小值为:%d' % min_value) #将元组转化成列表 a = (1,2,3) list6 = list(a) print('元组(1,2,3)转化成的列表为:%s' % list6) #将字符串转化成列表 s = 'abc' list7 = list(s) print("字符串'abc'转化成的列表为:%s" % list7) #列表转化成字符串: list8 = "".join(list7) print("列表['a','b','c']转化成的字符串为:%s" % list8) #应用场景如:作一个加法运算的拼接 # expr = "+".join([1,2,3]) #结果为:1+2+3 '''运行结果以下: 列表list1为:[1, 2, 3, 4, 5] 列表list2为:['Python', 'Java', 'Php', 'Go'] 列表list1的长度为:5 合并list1和list2成为一个新的列表:[1, 2, 3, 4, 5, 'Python', 'Java', 'Php', 'Go'] 建立一个指定长度且元素值相同的列表:['Python', 'Python', 'Python', 'Python'] 判断元素3是否存在于列表list1中:True 截取列表list2中第二个元素之后的列表元素:['Java', 'Php', 'Go'] 列表list1中元素的最大值为:5 列表list1中元素的最小值为:1 元组(1,2,3)转化成的列表为:[1, 2, 3] 字符串'abc'转化成的列表为:['a', 'b', 'c'] 列表['a','b','c']转化成的字符串为:abc '''
6)Python列表包含的方法示例ci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注意如下的列表操做都是对原列表进行操做 list = [3,2,4,1,5] print('原列表list为:%s' % list) #在列表尾部添加新元素 list.append(6) print('在列表尾部添加新元素6:%s' % list) #在list列表的第2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3 list.insert(1,3) #注意列表的下标是从0开始 print('在list列表的第2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3:%s' % list) #在列表尾部追加另外一个列表的值 list1 = [1,2,3] list.extend(list1) print('在列表尾部追加另外一个列表%s的值:%s' % (list1,list)) #统计列表list中值为3的元素出现的次数 count = list.count(3) print('统计列表list中值为3的元素出现的次数:%d' % count) #找出列表list中第一个值3的元素的索引 index = list.index(3) print('找出列表list中第一个值3的元素的索引:%d' % index) #移除列表中第2个元素 #####注意:默认状况下list.pop()是移除列表的最后一个元素 list.pop(1) #注意list下标是从0开始 print('移除列表中第4个元素:%s' % list) #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值为3的元素 list.remove(3) print('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值为3的元素:%s' % list) #对list列表进行排序 list.sort() #默认是按照ASSCII来排序的 print('对list列表进行排序:%s' % list) #反转列表中的元素 list.reverse() print('反转列表中的元素:%s' % list) #反转列表中的元素 list.reverse() print('反转后的列表为:%s' % list) '''运行结果以下所示: 原列表list为:[3, 2, 4, 1, 5] 在列表尾部添加新元素6:[3, 2, 4, 1, 5, 6] 在list列表的第2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3:[3, 3, 2, 4, 1, 5, 6] 在列表尾部追加另外一个列表[1, 2, 3]的值:[3, 3, 2, 4, 1, 5, 6, 1, 2, 3] 统计列表list中值为3的元素出现的次数:3 找出列表list中第一个值3的元素的索引:0 移除列表中第4个元素:[3, 2, 4, 1, 5, 6, 1, 2, 3] 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值为3的元素:[2, 4, 1, 5, 6, 1, 2, 3] 对list列表进行排序:[1, 1, 2, 2, 3, 4, 5, 6] 反转列表中的元素:[6, 5, 4, 3, 2, 2, 1, 1] '''
7)list列表的深浅拷贝比较及原理讲解rem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list列表浅拷贝示例 import copy list1 = [1,2,3,[4,5,6]] list2 = list1.copy() print('list1的值为:%s' % list1) print('list2的值为:%s' % list2) '''运行结果为 list1的值为:[1, 2, 3, [4, 5, 6]] list2的值为:[1, 2, 3, [4, 5, 6]] ''' #修改list2中的值 list2[0] = 3 print('list1的值为:%s' % list1) print('list2的值为:%s' % list2) '''运行结果为: list1的值为:[1, 2, 3, [4, 5, 6]] list2的值为:[3, 2, 3, [4, 5, 6]] 咱们将list1拷贝了一份给list2,当修改list2的第一个元素值为3的时候,list1的值并无发生改变, 这个很好理解,那么请继续往下边看 ''' #继续修改list2的值,此次修改list2子列表的值 list2[3][0] = 5 print('list1的值为:%s' % list1) print('list2的值为:%s' % list2) ''' list1的值为:[1, 2, 3, [5, 5, 6]] list2的值为:[3, 2, 3, [5, 5, 6]] 经过此次修改,咱们会惊讶的发现,咱们此次将list2的子列表的第一个元素修改成5,为何list1的子列表中的第一个元素的值也跟着发生变化了呢? 缘由:浅拷贝只复制(拷贝)列表的第一层,还拿上边的为例来讲,第一次当修改list2的第一个元素时,因为列表list1的第一个元素是一个真实的值,因此list2在拷贝的时候直接把这个值拷贝了过来,因此list2在修改这个值时,不会影响list1的值;而在list2第二次修改的时候,修改的是子列表中的值,而在list1中第四个位置存储的并非子列表的值,而是子列表的一个引用地址,因为浅拷贝只拷贝(复制)了一层,因此list2在拷贝的时候,是把list1中子列表的引用地址拷贝了过来,这时list1和list2中的第四个元素存放一个相同的引用地址,都指向了同一个子列表,因此当修改list1或者list2中任意一个中的子列表的值时,另外一个列表的子列表的值也会跟着变化。 注意: 浅拷贝的几种方式 p1 = copy.copy(list1) p2 = list1[:] p3 = list(list1) 以上这几种方式都属于浅拷贝,使用的时候须要注意一点,否则会有坑。。。 ''' ''' 深拷贝的实现方式以下: list4 = copy.deepcopy(list1) 深拷贝其实就是彻底把列表彻底拷贝了一遍,修改任意一个,都不会影响另外一个列表 '''
2.元组(tuple)与列表很相似,最大的不一样点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字符串
1)建立元组
#建立一个空的元组 tup1 = () #建立只包含一个元素的元组 tup2 = ('a',) #注意须要在元素后边添加逗号 #建立一个包含多个元素的元组 tup3 = (1,2,3,'Java','Python','Php')
2)元组的基本操做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tup1 = (1,2,3) tup2 = ('Python','Java','Php','C#') #访问元组tup2中的第一个元素 s = tup2[0] print('访问元组tup2中的第一个元素:%s' % s) #遍历输出元组tup2中的全部元素: print('遍历输出元组tup2中的全部元素:') for i in tup2: print(i) #合并tup1和tup2为一个新的元组(即链接两个元组) tup3 = tup1 + tup2 #注意:这里并无对元组作任何修改,而是将两个元组合并成了一个新的元组,老的元组并无被修改。 print('合并tup1和tup2的新元组为:' , tup3) #删除元组 因为元组不能修改的特性,因此元组内的元素不容许删除,可是咱们可使用del来删除整个元组 del tup3 #若是将整个元组删除就不能在访问该元组,不然会出现not defined的异常错误 #计算元组tup2的长度: l = len(tup2) print('计算元组tup2的长度为:%d' % l) #判断元素3在元组tup1是否存在: b = 3 in tup1 print('判断元素3在元组tup1是否存在:%s' % b) #取出元组tup1中的最大值: max = max(tup1) print('元组tup1中的最大值:%d' % max) #取出元组tup1中的最小值: min = min(tup1) print('元组tup1中的最小值:%d' % min) #将列表转换为元组 list1 = ['a','b','c'] tup4 = tuple(list1) print('列表list1%s转换为元组:%s' % (list1, tup4)) #以上为列表的一些基本操做,主要元组是不能够修改,例如:tup1[1] = 10这样的操做是不合法的。 '''运行结果以下: 访问元组tup2中的第一个元素:Python 遍历输出元组tup2中的全部元素: Python Java Php C# 合并tup1和tup2的新元组为: (1, 2, 3, 'Python', 'Java', 'Php', 'C#') 计算元组tup2的长度为:4 判断元素3在元组tup1是否存在:True 元组tup1中的最大值:3 元组tup1中的最小值:1 列表list1['a', 'b', 'c']转换为元组:('a', 'b', 'c') '''
3.Python字典(dict)使用了key-value存储和其它语言中的map相似,格式要求为d = {key1:value1, key2: value2},且能够存储任意类型的对象,可是字典的key是不可变类型,而value能够改变,而且只容许
同一个key出现一次(若是同一个key被赋值两次,则后一次会覆盖前一次的value)。
1)字典的通常定义形式以下:(注意字典dict的格式)
d1 = {'a':1, 'b':2, 'c':3} d2 = {'北京':['昌平','朝阳','大兴','东城'],'上海':['虹口','嘉定','浦东','松江']}
2)访问字典中的值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1 = {'name':'zhangsan','age':21,'addr':'beijing'} #输出字典d1中age的值 a = d1['age'] #或者 a2 = d1.get('age') print('输出字典d1中age的值:%d' % a) #便利输出字典中的key和value print('将字典转化成列表的形式遍历输出:') print('d1.items()的结果为:', d1.items()) #items()将字典里边的键/值转化成了元组,将字典整个转换成包含元组的列表 for key,value in d1.items(): print(key,value) print('直接遍历输出字典中的值:') for i in d1: print(i,d1[i]) '''运行结果以下: 输出字典d1中age的值:21 将字典转化成列表的形式遍历输出: d1.items()的结果为: dict_items([('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直接遍历输出字典中的值: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
3)字典的一些其它基本操做,如修改、添加、删除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1 = {'name':'zhangsan','age':21,'addr':'beijing'} #为字典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gender':'male': d1['gender'] = 'male' print("为字典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gender':'male'后:",d1) #修改d1中age的值为22: d1['age'] = 22 print('修改d1中age的值为22:',d1) #删除d1中的addr del d1['addr'] print('删除d1中的addr:',d1) ''' d1.clear() #可以清空字典 del d1 #是删除字典 ''' #将两个列表合成一个字典 list1 = ['a','b','c','d'] list2 = [1,2,3,4] d2 = dict(zip(list1,list2)) print('将两个列表合成一个字典:',d2) '''运行结果以下: 为字典添加一个新的键值对'gender':'male':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修改d1中age的值为22: {'name': 'zhangsan', 'age': 22,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删除d1中的addr: {'name': 'zhangsan', 'age': 22, 'gender': 'male'} 将两个列表合成一个字典: {'a': 1, 'b': 2, 'c': 3, 'd': 4} '''
4)字典的内置方法的简单示例: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d1 = {'name':'zhangsan','age':21,'addr':'beijing'} #获取字典d1的全部键(key): keys = d1.keys() #以列表形式返回全部键的值 print('获取字典d1的全部键(key):', keys) #获取字典d1的全部值(value): values = d1.values() #以列表形式返回全部value的值 print('获取字典d1的全部值(values):', values) #对字典进行一次浅拷贝 d2 = d1.copy() #返回字典的一个浅拷贝 print('原字典:',d1) print('拷贝的字典:',d2) #取出字典d1中键为addr的值 addr = d1.get('addr') #返回指定键的值,若是之不存在,则能够返会指定的默认值 print('取出字典d1中键为addr的值:%s' % addr) #取出字典d1中键为gender的值,若是不存在就添加 g = d1.setdefault('gender','male') #若是字典中不存在该键,将会把该键以及指定的默认值添加进字典 print('取出字典d1中键为gender的值,若是不存在就添加:',d1) #把另外一个字典中的键值对跟新到字典d1中: d3 = {'hobby':'meizi'} d1.update(d3) #把另个字典的键/值更新到d1中 print("把另外一个字典d3{'hobby':'meizi'}中的键值对跟新到字典d1中:", d1) #删除字典中键age所对应的值,并将value返回 v = d1.pop('age') #删除字典中指定的键以及对应的值,而且返回键的值 print('删除字典中键age所对应的值,并将value返回:', v) print('此时字典d1包含的项有:', d1) #随机删除字典d1中的一对键值,并返回改键值对: kv = d1.popitem() #随机删除字典中的一对键值并将结果返回 print('随机删除字典d1中的一对键值,并返回改键值对:', kv) print('此时字典d1包含的项有:', d1) #删除字典d1内的全部元素 d1.clear() print('删除字典d1内的全部元素:', d1) #建立一个新字典 d4={}.fromkeys(('a','b'),1) #建立一个新字典,以seq中的元素为键,以val为字典的键对应的初始值 print('建立一个新字典d4:', d4) '''运行结果以下: 获取字典d1的全部键(key): dict_keys(['name', 'age', 'addr']) 获取字典d1的全部值(values): dict_values(['zhangsan', 21, 'beijing']) 原字典: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拷贝的字典: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取出字典d1中键为addr的值:beijing 取出字典d1中键为gender的值,若是不存在就添加: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把另外一个字典d3{'hobby':'meizi'}中的键值对跟新到字典d1中: {'name': 'zhangsan', 'age': 21,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hobby': 'meizi'} 删除字典中键age所对应的值,并将value返回: 21 此时字典d1包含的项有: {'name': 'zhangsan',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hobby': 'meizi'} 随机删除字典d1中的一对键值,并返回改键值对: ('hobby', 'meizi') 此时字典d1包含的项有: {'name': 'zhangsan', 'addr': 'beijing', 'gender': 'male'} 删除字典d1内的全部元素: {} 建立一个新字典d4: {'a': 1, 'b':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