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是最基础也最经常使用的东西,例如一段 CSS 中有不少相同的颜色值(例如 #050709),传统的 CSS 中,你就须要不断的去复制这个值,而在 Sass 中,你就能够先在对应文件头部(通常会有一个 var.scss 文件专门用来放置变量等)声明一个变量 $co : #050709
而后在后面须要使用这个颜色值的时候,就能够直接写上 color: $co;
就能够了。css
不单单须要输入的字符少了,并且根据规则起变量名让人更加易懂,此外后期须要修改这一种颜色的时候,只须要修改一下变量值便可所有修改,不须要搜索替换了。ide
可是这里咱们要讨论的是 Sass 中变量的做用域问题,即变量放置的位置前后、同名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问题。测试
使用下面这段代码便可进行测试:spa
$width: 10px; .wrap{ /*$width: 20px;*/ .main{ width: $width; } .sidebar{ /*$width: 30px;*/ width: $width; } /*$width: 20px;*/ } .content{ width: $width; } /*$width: 20px;*/
进行编译以后输出(无视注释掉的东西):code
.wrap { /*$width: 20px;*/ /*$width: 20px;*/ } .wrap .main { width: 10px; } .wrap .sidebar { /*$width: 30px;*/ width: 10px; } .content { width: 10px; } /*$width: 20px;*/
如今是理所固然的经常使用模式,在最上面设置了变量为 10px,下面引用的地方全都变成了 10px。咱们如今注释掉第一行的变量,而后解开最后一行的变量声明。作用域
结果编译报错不经过,提示 Undefined variable
说明变量声明必须在调用变量语句的上面,这样才能正确的调用变量。scss
如今咱们恢复到初始状态,开始测试变量是否具备相似块级做用域的特性。把上面全部注释取消掉:编译
$width: 10px; .wrap{ $width: 20px; .main{ width: $width; } .sidebar{ $width: 30px; width: $width; } $width: 20px; } .content{ width: $width; }
编译后获得:class
.wrap .main { width: 20px; } .wrap .sidebar { width: 30px; } .content { width: 20px; }
这说明,Sass 中的变量没有块级做用域特性,而是随执行随覆盖随调用。调用的前面没有变量声明,就报错,有不少变量声明,就调用在它上面离它最近的变量值。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