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堵俊平:“最好的开源生态模型,是亚马逊的原始森林”

2020 年 12 月 27 日,「一源初始,开放共创」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2020 年度峰会于北京圆满落幕。峰会由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主办,阿里巴巴、百度、华为、趣链科技、SegmentFault 思否、招商银行等开源项目表明单位及开源社区协办,亦获得了全体理事单位的大力支持。segmentfault

本次峰会围绕开源运营治理、开源教育与公益等方向开展了主题论坛分享,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首个捐赠项目开放原子可信帐本项目组进行了工做汇报路演,广受开源圈关注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技术监督委员会(如下简称“TOC”)也进行了专场分享。app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金会的运营思路以及 TOC 在基金会中发挥的做用,SegmentFault 思否的记者对开放原子基金会 TOC 主席堵俊平进行了专访。框架

开放原子基金会 TOC 主席堵俊平

Q1:您以为基金会对整个开源行业来讲,核心价值点是什么? 分布式

对开源行业来讲,企业之间要想破冰创建合做,尤为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友商之间是很困难的。大数据

开放原子基金会做为一个中立的非盈利的机构,不被任何一个公司、一个企业所控制,因此你们进行项目合做的时候能够放下戒心,很容易创建信任,在技术上群策群力,共同促进开源项目的发展。spa

回到本质就是说,基金会的存在能够帮助你们更好的创建合做、创建信任。操作系统

Q2:传统的观念当中,企业的商业属性跟开源存在着本质上的冲突。基金会在号召企业参与开源的过程当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挑战或者困难?代码规范

我以为企业的运营思路在逐渐转型,我国各大公司对开源的理解也都处于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中间件

开源的第一个阶段,企业的思路是“如何用好开源”;第二个阶段则是慢慢走向贡献开源,加入到开源社区的建设当中。而相似华为、阿里这样的公司,在开源这条路上走的更靠前一些,会借助自身的平台能力,主动开源出一些项目供你们使用。blog

我以为全部的技术企业最后可能都要通过这三个不一样的发展阶段。但并非说发展的越靠前越好,开源须要各类角色参与其中,成熟的体系中一种既有消费者也有生产者,从而造成一种良性循环。

而且开源的形式也有不少,国外有些公司并无将项目直接开源,而是将开源云化,进而从中获取利润。虽然这不是传统观念中的开源行为,开源领域对这种方式也褒贬不一,但至少它成功促进了开源项目的推广,也证实开源项目具有商业价值,具有产业化的能力。

Q3: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在促进企业贡献开源、参与开源的过程当中,有哪些具体的方式与策略?

我以为基金会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点。

第一,基金会相对于其余的开源推广组织,最本质的区别是能够托管项目。开放原子基金会做为一个非营利的实体组织,各个企业能够把相应的代码、项目捐赠给基金会。孵化项目做为基金会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仍让这些贡献出来的项目按照一种更为公开透明的方式来运行,成为全社会共同全部的一个项目。

其次,在基金会的运行当中有一整套的原则方法。好比不一样的基金会对于成员构成有着不一样的要求,Apache 基金会接受企业项目捐赠但要求开发者以我的身份加入项目贡献,而像 Linux 基金会、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则以企业捐赠的项目为主,我的项目为辅。让企业以一种会员制的方式进行项目捐赠,这会下降企业参与开源的顾虑。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对开源文化来讲都有着积极的促进做用。咱们既须要 Apache 的模式,也须要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和 Linux 基金会的模式。

Q4:TOC 在基金会当中担任什么角色?

技术监督委员会在整个基金会的决策当中是很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刚才咱们提到基金会最大的职能之一是托管项目、孵化项目,帮助项目走向成熟。因此衡量一个基金会的好坏,就是看它当中的项目是否有价值,是否能成功。

固然这是比较务实的见解,好比说咱们认为 Apache 基金会和 Linux 基金会是成功的基金会,正是由于它们下面孕育大量的成功项目。

但成功未必必定是指商业化的成功,可是至少让项目拥有广大的用户群,对用户产生价值,这个评判标准是统一的。哪怕项目不能被很好的商业化,但能被大量的开发者接受和使用,那么它也是一个很是成功的开源项目。

在这个基础上,TOC 最大的职能就是帮助并监督捐赠出来的项目在社区治理方面搭建一个好的框架、制定一套原则,让每一个项目去顺着合理合规的开发流程和沟通流程往下发展。这是咱们对于“毕业”的评判标准。

其次,咱们并不会过度关注商业化的成功,而是关注项目是否从企业自身维护的状态转变为社区维护的形式,再也不被捐赠企业的商业计划所影响。这是一种对用户负责的方式,若是项目由于一家企业的商业变化发生重大影响或者无人维护,对于用户的损失是最大的。

因此,咱们制订了宽进严出的规则。对于但愿加入基金会的项目,咱们都表示欢迎,不会设置过多的门槛。但在“毕业”这个事情上,咱们会要求比较高,规避上述提到的各类风险。

Q5:您刚才提到了开源项目的“毕业机制”,除了社区化运行这一标准外,还有哪些其余的考量维度?

对于“毕业机制”,咱们制定了一套“标准”。好比代码自己应该听从必定的代码标准规范和审查合入流程。

代码质量和代码规范因项目而异,是由社区本身制定的,但必定要有一套规范而且听从规范。好比要有一套严格的 commit 机制,保证代码是被 review 以后再合并进去。

此外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社区化运行标准,除了社区共享共建外,还须要将信息用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社区化的技术决策。

因此咱们的毕业机制即包含代码级别的考量,也涉及到人、组织结构、社区机制等维度的综合评定。

Q6:在具体的项目当中,TOC 参与的程度会是多少?

咱们在 TOC 制度下还设置了一个项目导师的角色,在项目的具体运行中采起的是 TOC 和导师联动的机制。导师是公开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的,咱们首批已经征集了 20 名导师。

导师团体会跟项目之间经过双向选择来绑定挂钩,每一个项目大概会有 3-5 名导师来进行辅导,参与到项目的运营当中,并给出项目开发以及社区化流程等方面建议。目前导师的构成有不少是成熟开源项目的发起者和各大基金会中长期的代码贡献者,他们都有着丰富的开源社区开发的经验。

经过这样的角色分工,TOC 能够进行开源领域顶层的技术规范的治理,导师则针对具体的项目进行可落地的协助。固然,TOC 也会在项目有需求的时候直接介入到项目当中去,我本人也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TOC 的导师团队,借助自身的经验发挥更多的职能。

Q7:前不久成立的 OpenHarmony 项目组,目前有没有一些具体的发展计划?

对于 Open Harmony 这种大伞型的项目,咱们但愿可以让工做组的人去制定相应的具体策略。好比这个项目要不要从「端」走到其余领域?这些具体的技术演进方向,但愿仍是由工做组的技术委员会成员共同商量决定。TOC 只负责监督项目是否是向着知足孵化毕业标准的方向发展。

此外,由于这个项目具有必定的成熟度,后续咱们会更多的关注项目实际的运行状况,包括社区化运行标准的创建等,看看项目对于社区、对于开发者具体能提供怎样的价值,有多少活跃的开发者和贡献者,这些也将做为可否毕业的标准。

但对于项目将来具体进入什么领域,或者在各个产业领域方向是什么,咱们仍是但愿工做组发挥自身的价值。TOC 不可能涵盖全部领域的专家,也天然不可能在全部项目中都给出专业领域的建议。好比 openHarmony 这类端侧的大规模操做系统,须要产业专家、技术专家、执行专家、运营专家等等的介入,共同构成一个决策机构,来推进项目走向真正的落地成功。

Q8:咱们看到基金会中有一些项目存在业务层面的交集,在基金会中会存在一种内部的竞争关系么?

开源的世界是鼓励竞争的,只有竞争才会让开发者有更多的选择。鼓励竞争,是咱们一个基本的原则。

好比说咱们有一个作好的轮子,那么欢迎你们来加入,让轮子变得更好;但若是有一些人或者团队以为这个轮子不够好,再去从新发明一个轮子也OK。

第二,在竞争的基础上咱们但愿推进合做。若是两个项目“apple to apple”来相比并无太多的差别点,咱们是鼓励以某种方式去合做融合,从而实现 1+1 大于 2 的效果。

咱们不但愿基金会的项目被一个公司所垄断,在开源的世界里,垄断就意味着封闭和落后。咱们但愿有多元化的声音、多元化分布式的决策机制。这个决策机制创建起来以后,才能让有竞争关系的厂商更好的融合。

Q9:您以为将来技术发展会是每一个垂直领域有一个头部企业,仍是将出现一个大系统生态覆盖整个行业?

我以为出现大系统生态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若是把开源的整个技术栈打开,会发现它是很是丰富的。我以前作了大概 10 年的大数据,我能看到除了资源调度系统和底层的 HDFS 没怎么变,上层的执行引擎框架、SQL 引擎不断的在变化。大公司、小公司、新创立的公司在不断加入开源当中,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生态。

咱们能够把开源想象成一片亚马逊的原始森林。亚马逊的原始森林发展的这么好,正是由于它蓬勃、有生机,其实开源也是这样。

开源当中须要大树须要河流,也须要各类各样的小树、蘑菇、菌落等等,它们共同存在,造成一种共生关系。我认为开源的好处就是你们能够在一种野蛮生长、充满各类可能的环境当中。若是硬要将开源行业打形成一篇皇家园林,这种生机可能也就失去了。

固然,我很是但愿国内有更多的企业能成长为丛林中的参天大树,凭借他们更充足的资源、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来共建开源。而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角度,咱们也会格外注重 start-up 公司的创新创造,为他们提供扶持。

只有这样生态才能更为完整、更为健康,让全部人从中受益。

Q10:您以为一些企业不肯意投入更多精力开源,除了商业化的考量还有哪些其余因素?

可能与这些企业早期的领导层有关。

国内不少互联网公司是基于 LAMP(Linux, Apache等)这些免费的开源项目发展起来的,但他们并无开源意识。首先是没有经过开源来主动回馈社区,其次就是没有真正意识到开源的价值,在企业作大以后没有从新去思索成功的秘诀。

我以为全球高科技行业,都是带着开源的红利成长的。欧美在这方面的意识可能觉醒的早一点,而在国内仍须要不断的去发掘、去思索。这也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和 SegmentFault 思否不断布道开源精神、探讨商业开源价值的实际意义。

Q11:下一个阶段开放原子基金会主要想找的项目方向有什么规划吗?好比哪一个领域的开源项目是主要关注的?

从基金会如今的项目里能够发现,IoT OS 是涉及较多的领域。关于项目版图将来的规划,咱们从整个 TOC 的角度有过讨论。

首先咱们但愿能够看到已有的基金会各有各的特色,好比 Apache 基金会的灵魂是在大数据领域,大部分开源的大数据项目和中间件项目都托管在 Apache 基金会。Linux 基金会则比较偏重底层一点,CNCF面向云原生和容器,LF AI 基金会则是专一 AI 领域。咱们预期中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是面向全领域的,是很是开放的。

与此同时,咱们也会更多关注业界的热点领域,好比目前项目较多的 IoT OS。在全球的基金会版图当中,如今并无哪一个基金会专一于这个领域,因此这部分的项目咱们会重点观察。另外开源项目在将来发展可能会比较快的一些领域,好比 AI、AR/VR等等,咱们也会继续关注。

但下一步的总体规划,仍是要结合实际捐献企业的实际状况,包括产业力量的对比。这里能够透露一个消息,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有计划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来梳理热点开源项目的地图。识别出来以后,咱们会去看哪些项目有快速增加的潜力,也会主动去吸引一些有潜力的项目进来。这样能够以基金会和 TOC 的专业运做来帮助项目更好的成长。


在采访的最后,堵俊平和记者分享了 TOC 短时间与长期的目标。短时间目标将会继续关注项目孵化与高潜力项目的挖掘。而从 TOC 的人员构成来看,不少都是开源领域的“老炮儿”,背负着传播开源理念、传承开源文化的责任,这也会是 TOC 长期的目标之一。

开源正在改变世界,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源内容在各行各业有着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开源的模式在改变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并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但开源的发展仍需各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的使命是“一切为了开发者,一切为了全世界”。随着发展,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已经展示出了能力与价值。以「开源」为纽带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2020 年度峰会,正是但愿经过会议的形式,号召开源各界人士一块儿推进中国的开源事业,基金会愿意持续构建一个开源的生态,帮助你们共建、共治、共享。

segmentfault思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