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议1

 51 、私有(保留)地址?  算法

答: A 类: 10.0.0 .0 —— 10.255.255.255          B 类: 172.16.0.0 —— 172.31.255.255          C 类: 192.168.0.0 —— 192.168.255.255      52 、交换和路由的区别是什么? VLAN 有什么特色?   答:交换是指转发和过滤帧,是交换机的工做,它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二层,而路由是指网络线路当中非直连的链路,它是路由器的工做,在 OSI 参考模型的第三层。交换和路由的区别不少,首先,交换是不须要 IP 地址的,而路由须要,由于 IP 就是第三层的协议,第二层须要的是 MAC 地址,再有,第二层的技术和第三层的不同,第二层能够作 VLAN ,端口捆绑等,第三层能够作 NAT , ACL , QoS 等。  VLAN 是虚拟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纯二层的技术,它的特色有三:控制广播,安全,灵活性和可扩张性。    安全

  53 、 SNMP ?   答: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英文缩写。  服务器

  54 、 TTL 是什么?做用是什么?哪些工具会用到它( ping traceroute ifconfig  netstat )?   答: TTL 是指生存时间,简单来讲,它表示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时间,通过一个路由器后 TTL 就减一,这样 TTL 最终会减为 0 ,当 TTL 为 0 时,则将数据包丢弃,这样也就是由于两个路由器之间可能造成环,若是没有 TTL 的限制,则数据包将会在这个环上一直死转,因为有了 TTL ,最终 TTL 为 0 后,则将数据包丢弃。 ping 发送数据包里面有 TTL ,可是并不是是必须的,便是没有 TTL 也是能正常工做的, traceroute 正是由于有了 TTL 才能正常工做, ifconfig 是用来配置网卡信息的,不须要 TTL , netstat 是用来显示路由表的,也是不须要 TTL 的。   网络

   55 、路由表是作什么用的?在 Linux 环境中怎么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答:路由表是用来决定如何将一个数据包从一个子网传送到另外一个子网的,换句话说就是用来决定从一个网卡接收到的包应该送到哪个网卡上去。路由表的每一行至少有目标网络号、子网掩码、到这个子网应该使用的网卡这三条信息。当路由器从一个网卡接收到一个包时,它扫描路由表的每一行,用里面的子网掩码与数据包中的目标 IP 地址作逻辑与运算( & )找出目标网络号。若是得出的结果网络号与这一行的网络号相同,就将这条路由表六下来做为备用路由。若是已经有备用路由了,就载这两条路由里将网络号最长的留下来,另外一条丢掉(这是用无分类编址 CIDR 的状况才是匹配网络号最长的,其余的状况是找到第一条匹配的行时就能够进行转发了 )。如 此接着扫描下一行直到结束。若是扫描结束仍没有找到任何路由,就用默认路由。肯定路由后,直接将数据包送到对应的网卡上去。在具体的实现中,路由表可能包含更多的信息为选路由算法的细节所用。  在 Linux 上能够用“ route add default gw< 默认路由器 IP> ”命令配置一条默认路由。    分布式

  56 、每一个路由器在寻找路由时须要知道哪 5 部分信息?   答:目的地址:报文发送的目的地址          邻站的肯定:指明谁直接链接到路由器的接口上          路由的发现:发现邻站知道哪些网络          选择路由:经过从邻站学习到的信息,提供最优的到达目的地的路径          保持路由信息:路由器保存一张路由表,它存储所知道的全部路由信息。     工具

57 、 EGP , IGP ?   答:( 1 ) IGP :内部网关协议,即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如 RIP 和 OSPF 。                 ( 11 )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本身到其余每个目的网络的距离向量。距离便是跳数,路由器与直接相连的网络跳数为 1 ,之后每通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加 1 。 RIP 容许一条路径最多包含 15 个路由器,所以当距离为 16 时认为不可达,这由于如此限制了网络的规模,说明 RIP 只能工做在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RIP 的三个要点: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交换的信息是当前路由器知道的所有信息,即路由表;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如 30 秒。 RIP 协议使用运输层的用户数据报 UDP 进行传送,所以 RIP 协议的位置位于应用层,可是转发 IP 数据报的过程是在网络层完成的。 RIP 是好消息传播的快,坏消息传播的慢。                ( 12 ) OSPF :最短路径优先,三个要点:采用洪泛法向本自治系统的路由器发送信息;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全部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全部路由器发送此信息。 OSPF 直接使用 IP 数据包传送,所以 OSPF 位于网络层。         EGP :外部网关协议,若源站和目的站处在不一样的自治系统中,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须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外一个自治系统中,如 EGP 。 学习

    58 、自适应网卡只有红灯闪烁,绿灯不亮,这种状况正常吗?   答:正常。自适应网卡红灯表明连通 / 工做,即连通时红灯长亮,传输数据时闪烁,绿灯表明全双工,即全双工状态是亮,半双工状态灭。若是一个半双工的网络设备(如 HUB )和自适应网络相连,因为这张网卡是自适应网卡,它就会工做在半双工状态,因此绿灯不亮也属于正常状况。  补充:网卡红绿灯是网卡工做的指示灯,红灯亮表示正在发送或接收数据,绿灯亮则表示网络链接正常。所以正常状况下应该是绿灯长亮,由于绿灯长亮才表明网络是通的。而有数据传输时,红灯就会闪烁。 测试

    59 、两台笔记本电脑连起来后 ping 不一样,你以为可能存在哪些问题?   答:( 1 )首先考虑是不是网络的问题      ( 2 )局域网设置问题,电脑互联是要设置的。看是否安装了必要的网络协议,最重要的是 IP 地址是否设置正确。      ( 3 )网卡驱动未安装正确      ( 4 )防火墙设置有问题      ( 5 )是否有什么软件阻止了 ping 包     接口

60 、与 IP 协议配套的其余协议?   答: ARP :地址解析协议      RARP :逆地址解析协议          ICMP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GMP :因特网组管理协议          其关系为:        进程

61 、 IP 地址分类?   答: IPv4 地址共有 32bit      网络号   网络范围   主机号    A 类    8bit   第一位固定为 0   0 —— 127   24bit    B 类    16bit  前两位固定为 10   128.0 —— 191.255   16bit    C 类    24bit  前三位固定为 110   192.0.0 —— 223.255.255   8bit    D 类    前四位固定为 1110 ,后面为多播地址   因此 D 类地址为多播地址    E 类    前五位固定为 11110 ,后面保留为从此所用     通常全 0 或全 1 的地址不使用,有特殊意思,主机地址为全 1 时为广播地址,全 0 时表示网络地址。同时 127.0.0.1 表示回路, ping 该 IP 地址能够测试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成功。  

   62 、 RARP ?   答:逆地址解析协议,做用是完成硬件地址到 IP 地址的映射,主要用于无盘工做站,由于给无盘工做站配置的 IP 地址不能保存。工做流程:在网络中配置一台 RARP 服务器,里面保存着 IP 地址和 MAC 地址的映射关系,当无盘工做站启动后,就封装一个 RARP 数据包,里面有其 MAC 地址,而后广播到网络上去,当服务器收到请求包后,就查找对应的 MAC 地址的 IP 地址装入响应报文中发回给请求者。由于须要广播请求报文,所以 RARP 只能用于具备广播能力的网络。   

  63 、划分子网?   答:从大的方面来看,跟只有网络号和主机号的分类方式相似,这是由分配到网络号的网络内部本身在进行分配,是从主机号部分借用位来造成子网,涉及到子网时,就要有子网掩码,一个涉及到了子网的 IP 地址的网络号等于该 IP 地址与子网掩码的与( & )运算的结果。 

    64 、 IPv6 ?   答:采用 128bit ,首部固定部分为 40 字节。     

65 、运输层协议与网络层协议的区别?   答:网络层协议负责的是提供主机间的逻辑通讯          运输层协议负责的是提供进程间的逻辑通讯     

66 、运输层的协议?   答: TCP ,传输单位称为: TCP 报文段          UDP ,传输单位称为:用户数据报          其端口的做用是识别那个应用程序在使用该协议。     

67 、接入网用的是什么接口?   答:通常采用 E1 , V.24 , V.35 ,等接口。    

  68 、直接连接两个信令点的一组链路称做什么?   答: PPP 点到点链接。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