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端命名最佳实践

命名规范

最佳实践

命名是个困扰了我好久的问题,各类方式都试过,如今总结固化一下做为一个大结论。前端

原则:优先考虑小写、下划线,不用中划线。数据库

1. 文件夹 小写 下划线后端

2. 文件名 小写 下划线运维

3. 样式名 小写 下划线函数

4. 类名 首字母大写 驼峰单元测试

5. 函数名 驼峰测试

6. 变量名 驼峰设计

7. 常量名 全大写 下划线eslint

8. 数据库名 小写 下划线接口

9. 数据库表 小写 下划线

10. 字段名 小写 下划线

缘由分析

用小写缘由

  1. Linux 系统是大小写敏感的,而 Windows 系统和 Mac 系统大小写不敏感
  2. 某些系统(Ubuntu)的用户目录首字母大写(早期 Unix 系统 ls 大写的排前面),便于区分
  3. 易读、易写

用下划线缘由

  1. 样式中使用容易复制,点击一次便可选中
  2. 变量不支持中划线,支持下划线
  3. 所有统一成下划线,省事省心

项目交付标准

低级

实现所有功能需求

解决所有 bug

合格

实现所有功能需求

解决所有 bug

代码格式统一(eslint 检测)、命名规范统1、极其详细的注释,代码合理的封装、隔离

走完前端上线必检清单,走完后端上线必检清单

需求文档、设计图、前端说明文档、后端接口文档、测试报告齐全

标准

实现所有功能需求

解决所有 bug

代码格式统一(eslint 检测)、命名规范统1、极其详细的注释,代码合理的封装、隔离

走完前端上线必检清单,走完后端上线必检清单

需求文档、设计图、前端说明文档、后端接口文档、测试报告齐全

后端接口单元测试报告、后端接口压力测试报告、运维部署说明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