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的核心理念之一是RAII,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资源获取即初始化。资源有不少种,内存、互斥锁、文件、套接字等;RAII能够用来实现一种与做用域绑定的资源管理方法(如std::lock_guard
);这些都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以内。ios
内存是一种资源。从字面上来看,“资源获取”是指在栈或堆上开辟空间,“初始化”是指调用构造函数,“即”的意思是二者是绑定起来的。对应地,资源销毁即释放。这种机制保证了任何函数访问参数对象时不会访问到非法地址,除了构造和析构函数之外的任何函数的参数都不会是未初始化的。数组
然而,C++做为可以面向底层的语言,容许咱们把内存获取与初始化分开来:std::malloc
和std::free
用于分配和释放内存,定位new
表达式和析构函数的显式调用用于初始化和销毁对象。函数
std::malloc
用于分配内存,std::free
用于释放内存,二者都定义在<cstdlib>
中:测试
void* malloc(std::size_t size); void free(void* ptr);
好比,我想要分配一个int
的动态内存,就应该给size
填上sizeof(int)
,返回值就是指向那个int
的指针。若是是数组,就给size
乘上元素个数。注意在C++中,从void*
到T*
的转换不能是隐式的。ui
要回收它,把指针传给free
,不须要size
:this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t main() { auto p = static_cast<int*>(std::malloc(sizeof(int) * 10)); p[0] = 1; p[1] = 2; std::cout << p[0] << ' ' << p[1] << std::endl; std::free(p); }
若是std::malloc
过程当中发生了错误,好比内存不足,std::malloc
会返回NULL
,nullptr
的前身。实际使用时都应该考虑这种状况。指针
std::malloc
获得的内存必须用free
释放。std::malloc
/std::free
的内存分配与new
/delete
不互通。code
std::malloc
分配的内存是未经初始化的,对于int
等内置类型能够直接使用,而类类型则未必,须要先初始化才能使用。对象
咱们知道,类的非静态成员函数都有一个隐式的this
指针做为参数,构造函数也不例外,在未初始化的内存上构造对象,就是把这块内存的指针做为this
传入构造函数。不幸的是,没有显式调用构造函数这种语法:内存
auto ptr = static_cast<A*>(std::malloc(sizeof(A))); ptr->A("hello"); // error
(在MSVC中,ptr->A::A("hello");
是合法的,但这是非标准的。)
咱们须要定位new
,它定义在<new>
中,须要#include
之后才能使用:
void* operator new(std::size_t, void*);
new
运算符是能够重载的,new
运算符的功能是为new
表达式中的构造函数提供this
指针。可是定位new
不行,它老是忠实地返回它的第二个参数。
定位new
表达式有如下形式:
new (ptr) Type; new (ptr) Type(args); new (ptr) Type[size]; new (ptr) Type[size]{list};
ptr
为要看成this
的指针,Type
为要构造的类型,args
为可能为空的参数列表,size
为数组大小(能够动态),list
为数组元素列表。
利用定位new
,把ptr
做为this
的构造函数能够这样调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dlib>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tility> class A { public: A(std::string s) : string(std::move(s)) { std::cout << "A::A(std::string)" << std::endl; } std::string& get() { return string; } private: std::string string; }; int main() { auto ptr = static_cast<A*>(std::malloc(sizeof(A))); //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 disaster // ptr->A("hello"); // error new (ptr) A("hello");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 delete ptr; // disaster // what's next? }
不要由于ptr
简单就不加括号,括号不是为了什么运算符优先级,而是定位new
表达式的一部分。
刚才不是说std::malloc
与new
不互通吗?怎么在std::malloc
来的ptr
上用定位new
了呢?由于定位new
根本不插手内存分配,和std::malloc
是两回事。
定位new
不止能够用于std::malloc
来的动态内存,甚至能够是局部变量:
char buffer[sizeof(A)]; auto ptr = new (buffer) A("hello"); std::cout << ptr->get() << std::endl;
与常规的new
同样,定位new
表达式也返回一个指针,就是Type*
类型的ptr
。
上面经过std::malloc
获得的ptr
,为何不能直接std::free
呢?由于std::string
里面的资源还没释放,正确的作法是调用A
的析构函数。
不能对一个对象调用构造函数,那么析构函数呢?答案是确定的。只是~
在形式上有点怪,尤为是当你把模板参数T
换成int
后获得ptr->~int()
时,后者直接写是不合法的。
因此对于上面的ptr
,要这样才能释放全部资源:
ptr->~A(); std::free(ptr);
显式调用析构函数,就像在帮编译器作事情同样。编译器会不会领情呢?写个代码测试一下吧: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string> #include <utility> class A { public: A(std::string s) : string(std::move(s)) { std::cout << "A::A(std::string)" << std::endl; } std::string& get() { std::cout << "A::get()" << std::endl; return string; } ~A() { std::cout << "A::~A()" << std::endl; } private: std::string string; }; int main() { { A a(""); a.~A(); } std::cout << "I'm OK" << std::endl; }
程序输出:
A::A(std::string) A::~A() A::~A() I'm OK
看来编译器并不领情,即便咱们调用了析构函数,变量离开做用域时还会再调用一次。尽管在MSVC和GCC中,I'm OK
都成功输出了,std::string
都挺住了错误的析构,可是这个程序的行为仍然是未定义的。
所以,定位new
语句与析构函数的显式调用必须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