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结构 使用者识别码:UID和GID 使用者帐号:/etc/passwd文件结构,/etc/shadow文件结构 关于群组:/etc/group文件结构 新增与移除使用者 使用者功能 新增与移除群组 帐号管理案例
id : id 加用户会显示UID与GIDide
使用者识别码
每一个登陆的使用者至少都会取得俩个ID操作系统
一个是使用者ID:(User ID,简称UID)
一个是群组ID:(Group ID,简称GID)code
使用者帐号blog
Linux系统上的用户若是须要登陆Linux操做系统来取得对应的Shell环境进行工做时,须要通过如下几步:it
首先:查找/etc/passwd文件是否存在相应的帐号信息,若是没有则跳出;若是存在的话,则将该帐号对应的UID与GID在/etc/passwd、/etc/group中读取出来,另外,该帐号的宿主目录及Shell环境也将一并读取出来; 其次:就是核对密码是否正确。这时Linux系统会进入/etc/shadow文件中找出对应的帐户与UID,核对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最后:若是上述条件都没有问题的话,这是才会正常的登陆到Linux系统中;
/etc/passwd文件结构(分为7段)class
/etc/passwd文件的构造是:每一行都表明一个帐号、有几行就表示系统中存在几个帐号,里面不少帐号都是系统正常运行所需使用的,咱们将其成为系统程序用户。注意,这些帐号不能够随意的进行删除、修改等操做。登录
1.账号名称:就是账号 2.密码 3. UID:这个就是使用者识别码 4. GID 5. 使用者信息说明栏 6. 主文件夹 7. 用户登陆系统时所使用的Shell环境
/etc/shadow文件结构(分为9段)权限
/etc/shadow文件结构也是一行对应一个用户信息,不过这个文件主要是用来存放用户密码信息的,同时这个文件中的内容不容许随意的进行修改、删除等操做程序
1. 账号名称 2. 密码 3. 最近更动密码的日期 4. . 密码不可被更动的天数 5. 密码须要从新变动的天数 6. 密码变动期限前的警告天数 7. 密码过时后的帐号宽限时间(失效期) 8. 帐号失效日期 9. 保留
有效群组与初始群组密码
/etc/group文件一样是每一行表明一个群组,也是使用“:”进行分隔,共四段,每段的含义: 第一段:组名;与第三字段的GID相对应; 第二段:群组密码;一样是密码占位符,一般是系统管理员进行设置的; 第三段:GID;就是/etc/passwd第四个字段所对应的GID; 第四段:此群组支持的帐号名称;就是包含哪些用户加入这个群组中;
root 的 UID 是 0 ,而 GID 也是 0 ,去找 /etc/group 能够知道 GID 为 0 时的群组名称就是 root 。至于密码的寻找中,会找到 /etc/shadow 与/etc/passwd 内同账号名称的那一行,就是密码相关数据
/etc/gshadow文件结构
第一段:组名;
第二段:密码栏,开头为“!”表示无合法密码,因此无群组管理员;
第三段:群组管理员的帐号;
第四段:加入群组支持的所属帐号
帐号管理指令
(1)useradd命令
添加用户的指令,参数以下:
使用“useradd -D”命令来查看系统所设置的默认值,如图:
(2)passwd命令
用于设置密码
(3)usermod命令
usermod命令主要用于设置帐户相应的参数
(4)userdel命令
删除用户的指令
(5)groupadd命令
groupadd命令用于添加新的用户组
-g:后面接某个指定的GID;
-r:建立系统群组;
(6)groupmod命令
用于修改组名,权限。。
-g:修改既有的GID号;
-n:修改既有的群组名称;
(7)groupdel命令
删除组指令
(8)gpasswd命令
: 若没有任何参数时,表示给予 groupname 一个密码(/etc/gshadow ) -A : 将groupname的主控权交由后面的使用者管理(该群组的管理员) -M: 将某些帐号加入到这个群组中 -r: 将groupname的密码移除 -R: 让groupname的密码栏失效 -a : 将某位使用者加入到groupname这个群组当中 -d : 将某位使用者移除出groupname这个群组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