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执行一条简单的命令
[root@server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879 313 566 0 46 193
-/+ buffers/cache: 74 805
Swap: 2047 0 2047
而后会获得这样的一个结果
在显示结果中有三行:
第一行 Mem:该行使内存的使用和分配状态。
total:表示总物理内存是879M。
used:这里表示的不是总内存使用情况而是内存分配给buffer和cache的大小(看到这行满了你们不用担忧)。
free :表示未分配的物理内存的大小。
shared:这个看别人说是共享内存,我没用过,但愿知道LZ兄弟姐妹们给点指点呵呵。
buffers:表示物理内存已经分配给buffer,可是buffer尚未使用的大小。
cached:表示物理内存已经分配给cache,可是cache尚未使用的大小。
第二行 -/+ buffers/cache: 表示物理内存分配给buffer和cache的大小(就是那个313)的使用状况统计。
used1(区别上面的used):表示物理内存分配给buffer和cache的(仍是上面那个313)使用状况。
free1(区别上面的free):表示未被使用的物理内存。这个才是真实内存剩余的大小,即还有多少可用内存
第三行 交换空间(就不在这里讲了)
那么内存与buffer和cache在数值上是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total=used+free
=used1+free1
=buffers+cached+used1+free
buffer(缓冲区)是还未被写入磁盘,cache(缓存)是已经被从磁盘中读取和存入磁盘以备后用。转自:http://bbs.linuxtone.org/thread-1713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