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T API的搭建能够这样简单,Spring Boot重拾后端之路 java学习爱好者 2019-05-26 16:17html
Spring Boot前端
话说我当年接触Spring的时候着实兴奋了好一阵,IoC的概念当初第一次据说,感受有种开天眼的感受。记得当时的web框架和现在的前端框架的局面差很少啊,都是群雄纷争。但一晃好多年没写事后端,代码这东西最怕手生,因此看成从新学习了,顺便写个学习笔记。vue
Spring Boot是什么?java
还恍惚记得当初写Spring的时候要配置好多xml(在当时仍是相对先进的模式),虽然实现了松耦合,但这些xml却又成为了项目甩不掉的负担 -- 随着项目越作越大,这些xml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极差。后来受.Net平台中Annotation的启发,Java世界中也引入了元数据的修饰符,Spring也可使用这种方式进行配置。到了近些年,随着Ruby on Rails的兴起而流行开的 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理念开始深刻人心。那什么是 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 呢?简单来讲就是牺牲一部分的自由度来减小配置的复杂度,打个比方就是若是你若是听从我定义的一系列规则(打个比方,文件目录结构必须是blablabla的样子,文件命名必须是nahnahnah 的样子),那么你要配置的东西就很是简单甚至能够零配置。既然已经作到这个地步了,各类脚手架项目就纷纷涌现了,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更专一在代码的编写,而不是浪费在各类配置上。这两年前端也有相似趋势,各类前端框架的官方CLI纷纷登场:create-react-app,angular-cli,vue-cli等等。node
那么Spring Boot就是Spring框架的脚手架了,它能够帮你快速搭建、发布一个Spring应用。官网列出了Spring Boot的几个主要目标react
提供一种快速和普遍适用的Spring开发体验 开箱即用却又能够适应各类变化 提供一系列开发中经常使用的“非功能性”的特性(好比嵌入式服务器、安全、度量、自检及外部配置等) 不生成任何代码,不须要xml配置 安装Spring Bootlinux
官方推荐的方式是经过sdkman( sdkman.io/install.htm… )来进行安装,固然这是对 *nix 而言。题外话,若是你使用的是Windows 10,真心但愿你们安装Windows 10的Linux子系统,微软官方出品、原生支持,比虚拟机不知道快到那里去了 具体安装过程能够参考 linux.cn/article-720… 。安装 sdkman 的步骤很是简单,就两步:web
打开一个terminal,输入 curl -s "get.sdkman.io" | bash 安装结束后,重启terminal,输入 source "$HOME/.sdkman/bin/sdkman-init.sh" 能够在terminal中验证一下是否安装成功 sdk version,若是你看到了版本号就是安装好了。spring
接下来,就能够安装Spring Boot了,仍是打开terminal输入 sdk install springboot就ok了。vue-cli
固然其实Mac的童鞋能够省略掉以前的sdkman安装直接使用 brew 安装,也是两步:
在terminal中输入 brew tap pivotal/tap 而后 brew install springboot 验证的话能够输入 spring --version 看看是否正常输出了版本号。
建立一个工程
有不少种方法能够建立一个Spring Boot项目,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经过一个叫Spring Initializr的在线工具 start.spring.io/ 进行工程的生成。以下图所示,只需填写一些参数就能够生成一个工程包了。
使用Spring Initializr进行工程的生成
若是你使用Intellij IDEA进行开发,里面也集成了这个工具,你们能够自行尝试。
Intellij IDEA中集成了 Spring Initializr
但下面咱们要作的不是经过这种方式,而是手动的经过命令行方式建立。建立的是gradle工程,而不是maven的,缘由呢是由于我的如今对于xml类型的配置文件比较无感;-),官方推荐使用gradle 2.14.1版本,请自行安装gradle。下面来创建一个gradle工程,其实步骤也不算太难:
新建一个工程目录 mkdir todo 在此目录下使用gradle进行初始化 gradle init(就和在node中使用 npm init 的效果相似) 这个命令帮咱们创建一个一个使用gradle进行管理的模版工程:
build.gradle:有过Android开发经验的童鞋可能以为很亲切的,这个就是咱们用于管理和配置工程的核心文件了。 gradlew:用于 *nix 环境下的gradle wrapper文件。 gradlew.bat:用于 Windows 环境下的gradle wrapper文件 setting.gradle:用于管理多项目的gradle工程时使用,单项目时能够不作理会。 gradle目录:wrapper的jar和属性设置文件所在的文件夹。 简单说两句什么是 gradle wrapper。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安装/编译一个工程时须要一些先决条件,须要安装一些软件或设置一些参数。若是这一切比较顺利还好,但不少时候咱们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好比版本不对,参数没设置等等。gradle wrapper 就是这样一个让你不会浪费时间在配置问题上的方案。它会对应一个开发中使用的gradle版本,以确保任何人任什么时候候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
./gradlew : 在 *nix 平台上运行,例如Linux或Mac OS X gradlew 在Windows平台运行(是经过gradlew.bat来执行的) 更多关于wrapper的知识能够去 docs.gradle.org/current/use… 查看。
那么下面咱们打开默认生成的 build.gradle 文件,将其改形成下面的样子:
/*
init
任务生成的。Intellij IDEA
的工程,相似的若是要生成简化执行和发布:它能够把全部classpath的类库构建成一个单独的可执行jar文件,这样能够简化你的执行和发布等操做。 自动搜索入口文件:它会扫描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函数而且标记这个函数的宿主类为可执行入口。 简化依赖:一个典型的Spring应用仍是须要不少依赖类库的,想要配置正确这些依赖挺麻烦的,因此这个插件提供了内建的依赖解析器会自动匹配和当前Spring Boot版本匹配的依赖库版本。 在最后一个段落中,咱们看到咱们的项目依赖两个类库,一个是 spring-boot-starter-web ,另外一个是 spring-boot-starter-test。Spring Boot提供了一系列依赖类库的“模版”,这些“模版”封装了不少依赖类库,可让咱们很是方便的引用本身想实现的功能所须要的类库。若是咱们去看看这个 spring-boot-starter-web 中究竟引用了什么,咱们能够看看它的artifact文件(到 search.maven.org/ 能够查看):
4.0.0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s
1.4.3.RELEASE
spring-boot-starter-web
Spring Boot Web Starter
Starter for building web, including RESTful, applications using Spring
MVC. Uses Tomcat as the default embedded container
projects.spring.io/spring-boot…
Pivotal Software, Inc.
<main.basedir>${basedir}/../..</main.basedir>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
org.springframework.boot
spring-boot-starter-tomcat
org.hibernate
hibernate-validator
com.fasterxml.jackson.core
jackson-databind
org.springframework
spring-web
org.springframework
spring-webmvc
IDE支持
通常作Java开发,大部分团队仍是喜欢用一个IDE,虽然我仍是更偏心文本编辑器类型的(好比sublime,vscode,atom等)。可是若是非挑一个重型IDE的话,我更喜欢Intellij IDEA。
使用IDEA的import project功能选中 build.gradle,将工程导入。因为是个gradle工程,请把 View->Tools Window->Gradle 的视图窗口调出来。
Gradle工具窗口
点击左上角的刷新按钮能够将全部依赖下载类库下来。注意IDEA有时提示是否要配置wrapper使用带源码的gradle包。
提示使用带源码的gradle以便有API的文档
若是遇到不知道什么缘由致使一直刷新完成不了的状况,请在项目属性中选择 Use local gradle distribution
image_1b77vqast1d2h1qioeepsdm1tkb9.png-192.5kB
第一个Web API
领域对象
那么咱们的源代码目录在哪里呢?咱们得手动创建一个,这个目录通常状况下是 src/main/java。好的,下面咱们要开始第一个RESTful的API搭建了,首先仍是在 src/main/java 下新建一个 package。既然是本机的就叫 dev.local 吧。咱们仍是来尝试创建一个 Todo 的Web API,在 dev.local 下创建一个子 package: todo,而后建立一个Todo的领域对象:
package dev.local.todo; /**
构造Controller
咱们常常看到的RESTful API是这样的:local.dev/todos、http:… 。Controller就是要暴露这样的API给外部使用。如今咱们一样的在 todo 下创建一个叫 TodoController 的java文件
package dev.local.todo;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
*/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odoController {
// 使用@RequstMapping指定能够访问的URL路径
@RequestMapping("/todos")
public List getAllTodos() {
List todos = new ArrayList<>();
Todo item1 = new Todo();
item1.setId("1");
item1.setCompleted(false);
item1.setDesc("go swimming");
todos.add(item1);
Todo item2 = new Todo();
item2.setId("1");
item2.setCompleted(true);
item2.setDesc("go for lunch");
todos.add(item2);
return todos;
}
}
上面这个文件也比较简单,但注意到如下几个事情:
@RestController 和 @RequestMapping 这两个是元数据注释,原来在.Net中很常见,后来Java也引进过来。一方面它们能够增长代码的可读性,另外一方面也有效减小了代码的编写。具体机理就不讲了,简单来讲就是利用Java的反射机制和IoC模式结合把注释的特性或属性注入到被注释的对象中。 咱们看到 List getAllTodos() 方法中简单的返回了一个List,并未作任何转换成json对象的处理,这个是Spring会自动利用 Jackson 这个类库的方法将其转换成了json。 咱们到这就基本接近成功了,可是如今缺乏一个入口,那么在 dev.local 包下面创建一个 Applicaiton.java 吧。
package dev.local;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SpringApplic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boot.autoconfigure.SpringBootApplication; /**
命令行中: ./gradlew bootRun IDEA中在 Application 中右键选择 Run 'Application'
IDE中右键启动应用
启动后,打开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todos 就能够看到咱们的json形式的返回结果了。
浏览器直接访问一下的效果
配置Spring Beans工具
因为使用的是Spring框架,Spring工具窗口也是须要的,通常来讲若是你安装了Spring插件的话,IDEA会自动探测到你的项目是基于Spring的。通常在你增长了Applicaiton入口后,会提示是否添加context。
检测到Spring配置,但提示还没有关联
遇到这种状况,请点提示框的右方的下箭头展开提示。
展开后的提示框
点击 Create Default Context 会将目前的全部没有map的Spring配置文件都放在这个默认配置的上下文中。在Spring的工具窗口中能够看到下图效果。
写在最后:
码字不易看到最后了,那就点个关注呗,只收藏不点关注的都是在耍流氓!
关注并私信我“架构”,免费送一些Java架构资料,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