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谈创业

摘自:http://www.cocoachina.com/gamedev/misc/2013/1218/7570.htmlhtml

我以为有的人对创业的理解有误区。他们把创业理解成几个哥们开一个公司,回去印几盒名片,我叫董事局主席,你叫首席执行官,本身的同窗脖子上都挂上个CXO,名字很洋气,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若是把这个理解为创业就大错特错。
 
我但愿你们这样来理解创业,把创业当作是一种心态,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孜孜不倦的去追求。只要你不知足于现状,想法设法去突破,那就是创业。若是你是一个在校学生,是搞电脑,若是你不知足于只是把学分学好,不知足于把考试应付好,而是花了不少时间提升你的编程能力,下了很大功夫来研究不少软件,那这也是创业。学习是这样,工做也是这样,只要你勇敢的正视问题,积极的去解决问题,勇于去承担将来的风险,这其实就是创业心态。
 
若是咱们把创业都理解成我今天出去成立一个公司,明天上市,后天市值超越Facebook,对不起,历来没有过这样成功的例子。天底下哪里有这么一路顺风的事?把你放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你凭着直觉沿着直线走,其实从高空看下去,你走出来的路是弯的,是曲折的。创业也是同样,虽然内心有个目标,可是要达到那个目标,你得解决一个个实际的问题。 人的路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并且这个路必定不是直线。
 
在中国更是这样,环境确实太复杂了。特别是在创业早期,你没有经验,没有资源, 你头脑里的创新可能仅仅就是一个想法,一个主意,但若是实现不了,那它就什么都不是。可是,要实现这个想法,这个主意,你须要有判断力,须要有经验,须要有知识。因此,我一直提倡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不要头脑一热就攒出一个公司来,最好的方法是加入一家创业公司,甚至能够加入风险很大的种子公司,去学习创业,感觉创业。
 
不少人说,我加入别人的公司,那我不就成了一个打工的了吗?给别人打工,谁认真干呀。错了, 若是你以为本身是打工的,那你一生都是打工的。别人以为你是否是在打工,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本身千万不要把本身当成打工的,换个角度去看,是公司给你发工资,替你交学费,练着你本身的能力和经验。你遇到产品经理、技术高手,或者公司创始人,从他们身上学到成功的经验,甚至是失败的教训。若是你加入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两年以后死了,恭喜你,你一分钱没损失,你参与一个活生生的公司从生到死的例子,你之后就能够避免重蹈覆辙。你一分钱没花,你让一个公司死了一回,你学到了如何避免失败的教训,这是一个多么值的事。这比你拿多少工资,比你到一个有名的大公司,有用多了。
 
别人一见你,都说你在北京某大公司工做,太了不得。那都是虚荣心,一点意义没有。因此我一直强调,若是你怀着创业的心态,那么你在什么状态均可以叫创业。等到有一天,当你有一股强烈的冲动要办公司去创业的时候,有可能你会发现,人各有所长,你不必定是作CEO的料,但你多是优秀的CTO,你多是很好的销售主管,这个时候你就知道找什么样的合伙人去创业了。
 
因此,我鼓励你们创业,实际上是鼓励你们培养创业的精神,我不主张各位必定要出去成立一个公司,那只是一个形式。美国硅谷不少人不是先装模做样地成立一个公司,而是在家里的车库,利用业余时间先搞出来一个产品,这也是创业的一部分。
 
我不但愿传授什么成功学,我最但愿你们可以想清楚将来几年本身内心想要什么。在你创业的时候,不论遇到诱惑仍是遇到挑战,都可以记住我说的那句话:拒绝平庸,不同凡响。 你不必定要追随当时的主流,也要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要有一种韧性,勇于屡败屡战,在将来长达五年或者八年、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坚韧不拔地去探索,我相信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可能中国新一代的企业家,中国新一代的创新领袖应该从各位里面诞生。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