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团队

这一篇,来聊聊产品设计以及和产品有关的各个团队。。。前端

 

1、大产品,大设计,大团队数据库

一、产品之大前端工程师

产品之大,能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讲。时间指的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空间呢,则是作产品必须考虑的三大方面:商业、产品、技术,缺一不可。架构

时间之大:产品生命周期框架

记得今年五月份时候,当时为了整理一份微服务框架的培训文档,看了不少资料,当时有看到这样一句话:要作有生命力的产品。运维

前面的博客也讲到了,产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须要不断迭代不断维护更新,而项目,则是一次性的一个任务,完成即结束。微服务

空间之大:商业、产品、技术性能

商业:在公司中主要由市场、营销、企划等部门来考虑,决定产品的销售渠道、价格策略、促销策略、服务模式等。测试

产品:比较狭义,在互联网企业,每每指的是“产品部门”,在传统企业(好比笔者所在的公司,零售企业),每每是商品设计、实现、运营部门,他们负责功能范围、运营手段等。优化

技术:主要由开发、测试、运维等部门考虑,他们决定了产品的稳定性、性能、甚至用户体验等方面。

一个产品最终的成就大小,每每取决于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但这三方面,在不一样企业又有强项和弱项,这一点,主要由企业自己产品的特色有关,好比:

Google就是出名的技术主导团队,Apple则是无可争议的产品主导型公司,而早期的阿里,则是商业主导型。

PS:业内有句戏言: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阿里的运营。。。

 

二、设计之大

产品的设计之大,体如今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上,下面是业务很著名的一张图:

战略层:明确商业目标和用户需求,找准方向,重点是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找到平衡点。

范围层:明确“作多少”,对于软件类产品,是肯定功能范围,对于网站类产品,则是肯定内容范围;这个阶段须要作好需求采集、分析、筛选、管理、开发等工做。

结构层:考虑产品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怎么作”。

框架层:这里的内容,出现了用户真正看到的东西,对网站类产品则是导航设计,对软件类产品则是界面设计。

表现层:包含视觉设计和内容优化,这里的表现决定了产品最终的气质。

总结: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从总体看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从概念到实现的过程,又有一点从商业到产品到技术的感受;各层之间界限模糊,彼此交叉,并且须要反复迭代。

产品设计三原则:

反馈:动做前的可预测、动做中的积极响应、动做后的可评估。

容错:一些貌似多余的强制性设计,不可逆操做能够后悔;即:再次确认机制。

          关于错误:用户永远没有错,全部的错都是设计的错!

简化:充分利用用户已有的知识,利用心智模型,利用标准化,利用一切,作到让用户少思考,甚至不须要思考就能够操做。

产品设计三境界:

本能水平:设计是基础,产品要有用,知足用户的某种需求。

行为水平:设计是保证,产品要能用,好用,顺利解决用户的问题。

反思水平:设计是升华,是传说中的“用的爽”。

 

三、团队之大

团队,顾名思义,为了作某件事而团结起来的队伍。人类在古代因为生存环境的恶劣以及个体自身的力量比较弱小,为了生存,团结成一个个部落,后来慢慢发展成如今的社会模式。

这里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团队就是为了完成一个产品而团结在一块儿的队伍,其中能够有不少的团队,好比商业运营团队,产品团队,技术团队等等。

通常小公司而言,可能一个团队就是几我的,而随着企业规模、产品的不断成长变大,团队的规模也会随着不断壮大,分工明确化,行事流程化,团队成员多样化等等。

团队的成员,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协调分配好各类人与各类事之间的匹配关系,以及和不一样团队之间的接口(沟通人)。

具体对所谓的团队理解,各人可参考各自所在的公司、团队的构成,相信能明白一些其中的关系。

 

2、游走于商业和技术之间

这里以产品为中心,描述下与其紧密相关的各类团队以及其特色,性质。

一、心思缜密的规划师

即狭义上的PD,具体上能够分为不一样职能的PD,好比前期的市场定位、需求调研,中期的需求功能设计、需求文档、各类图的产出,以及后期的偏于技术实现等PD。

PD的优点和劣势:如今不少开发转PD、测试转PD、运营市场等转PD,以及自己一开始就作PD的童鞋,其实他的优点就是他的劣势,个中意味,你们慢慢体会。

二、激情四射的设计师

即咱们常说的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用户体验部门,这个概念比较宽泛,下面举几个例子:

用户研究员:即作用户研究,他要利用各类方法研究用户,并对产品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不过这个岗位通常都是由PD兼任,主要是用户调查和需求采集方面。

交互设计师:即负责业务流程制定,页面导航、信息设计等工做的人员。

视觉设计师:这个,就是业内俗称的UI,美工。。。

前端工程师:如今来讲前端工程师通常都归属于技术部门,但从其自己的只能来说,又能够算做PD部门;想起一个笑话:听说作后台开发的通常都看不起前端。。。

这里留一个思考点:交互设计和敏捷开发,如何更好相处???

最后聊聊细节,关于文案设计:字不如表,表不如图

三、花样频出的运营师

即PO(Product Operation),这个标题,是我我的起的名字,由于在实际工做中感受到,运营部门的同事,老是能把同一个产品,玩出不少意想不到的花样。

至于具体的运营,到底该作什么,如何作,感兴趣的童鞋不妨搜一下相关的书籍或者信息,本身了解。

 

3、产品&商业

一、好的产品须要市场化

真正的好产品必须市场化,否则就变成了实验室里的样品,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赚钱才能可持续发展。

关于营销,这里推荐市场营销大师科特勒的《水平营销》,其中提出:纵向营销是进化(渐变),横向营销是革命(突变)这两点很鲜明的理论,感兴趣的同窗能够去看看。

二、其实咱们能够作不少事

基于产品市场化、商业化,咱们能够作不少的工做,好比:服务策略、目标导向、营销方式等等。

 

4、技术团队,坚强后盾

这里不会详细介绍关于技术部门的一些东西,就稍微提几点平常工做中比较容易忽视和误解的地方:

一、架构师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职能岗位;

二、测试不是QA,能够从英文名称区分:测试工程师(Testing Engineer),QA(Quality Assurance)质量保证人员;

三、DBA:即咱们的数据库管理员,其实更可能是属于运维团队;

四、SCM:配置管理员(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通常负责代码管理、软件版本迭代变动、每日构建等;

 

5、容易被遗忘的。。。

一、最好的资源:老板

某些问题的决策,项目经费,人员调动等等不少事情,其实最终都须要BOSS出马,因此,别忘了你的老板。

二、默默奉献的团队

法务:某个产品违反了某些规定,支付方式、用户协议与某些政策法规不符等等不少问题,都须要法务同事去搞定;业内有句话:任何一项新业务(产品),在法务眼里都是“违法犯罪”。

行政:办公资源的提供与协调、办公环境、出差各类酒店机票预订、会议室投影仪、白板、马克笔、下午茶准备等等不少不在乎的地方,都须要行政的童鞋默默准备奉献。

财务: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财务,则负责大到几百几千万的支出,小到几十块的报销,各类发票、预付款、收款等怎么作,专业的人作专业的事,嗯,对的。

 

写在最后:其实还有一些团队建设的内容,不过考虑到主要是以产品为主,且团队建设这些内容比较难以用言语表述,因此这里就不说起了,感兴趣的童鞋,能够去阅读纸质书。。。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