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分es6
访问控制列表概述:web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即规则)服务器
其基本原理:ACL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OSI七层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和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网络
ACL经过在路由器接口处控制数据包是转发仍是丢弃。ide
路由器根据ACL中指定的条件来检测经过路由器的数据包oop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检查数据包的源IP地址。其结果基于IP地址,来决定容许仍是拒绝转发数据包。它使用1~99之间的数字做为表号。测试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对数据包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指定协议、端口和标志来容许或拒绝数据包。使用100~199之间的数字做为表号。spa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容许在标准和扩展中使用名称代替表号(更友好)。blog
访问控制列表的工做原理:ACL是一组规则的集合。应用在路由器的某个接口上,对路由器而言有两个方向:教程
出:已通过路由器的处理,正离开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
入:已到达路由器接口的数据包,将被路由器处理
若是对接口应用了ACL,那么路由器将对数据包进行该组规则的顺序进行检查。
若是匹配某一条规则路由器将决定该数据包容许或拒绝经过
若是最后没有任何一条规则匹配,则路由器根据默认的规则将丢弃该数据包。要注意是逐条匹配,按顺序来的
标准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R1(config)#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丨deny} source {source wildcard}
access-list-number:访问控制列表表号
permit丨deny:知足测试条件,则拒绝/容许经过流量
Source:数据包的源地址,能够是主机地址或网络地址
{source wildcard}:通配符掩码,也叫作反码。在用二进制数0和1表示时,若是为1代表这一位不须要匹配,若是为0代表这一位须要严格匹配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建立ACL命令语法以下:
R1(config)#access-list access-list-number {permit丨deny}protocol {source source-wildcard destination destination-wildcard}{operator operan}
对命令参数的详细说明以下:
access-list-number:访问控制列表的表号,对于扩展ACL是100~199
{permit丨deny}:当知足条件,则容许或拒绝该流量经过
Protocol:用来指定协议类型,如IP、TCP、UDP、ICMP等
source source-wildcard:源地址和源反掩码
destination destination-wildcard:目的地址和目的反掩码
{operator operan}:ls(小于)、gt(大于)、eq(等于)或neq(不等于)一个端口号
命名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
建立ACL的语法命令以下:
R1(config)#ip access-list {standard丨extended}access-list-name
其中access-list-name是ACL的名字,应具备实际意义
{standard丨extended}选择标准ACL或可扩展的ACL
分析在哪一个接口应用标准ACL
路由器对入站接口是先检查访问控制列表,对容许的数据包才检查路由表。而对于外出的数据包先查询路由表,肯定目标端口后才查看出站的访问控制列表。因此应该尽可能应用在入站接口,由于效率更高。
也就是靠控制方最近的方向是in方向,若是做为服务器要限制某个IP访问本身时应该应用在out方向
标准ACL、扩展ACL和命名ACL综合试验案例
首先搭建拓扑结构,规划IP地址,链接拓扑线路PC机所有使用的是添加网卡
使用软件GNS3下载地址:http://down.51cto.com/data/991235
GNS3的使用教程在个人网盘:http://pan.baidu.com/disk/home
先配置简单的最后配置复杂的,下面是路由交换的详细配置
R1上面的配置
Loopback接口地址123.0.1.1/24 模拟外网地址
下面是标准ACL语句配置,实现网络192.168.2.0网段容许经过telnet登陆。并配置本地登陆的属性。而后应用ACL到VTY远程登陆配置。还有进入特权模式的密码。
W3上面的配置
首先配置一个管理IP地址,并建立一个VTP域用于共享vlan信息。
建立标准ACL语句,表示容许192.168.2.0网段telnet远程
SW2上面的配置
配置接口trunk模式、封装类型并建立一个VTP域
把端口加入到相应的vlan,配置管理IP地址和默认网关,这样在不是直连的PC机(也就是网关机)上面就能够远程登陆进行管理了
SW1上面的配置
首先配置trunk模式,选择封装类型。配置各个vlan的管理IP地址。
建立VTP域,配置为服务模式。
上面建立了一条标准的ACL语句用于远程telnet管理交换机
下面建立的是为服务器C4建立的访问和限制的各类信息。并应用在了路由器的out接口上。
为C3机建立扩展ACL语句,并应用在VLAN3的in接口上
为C2机建立扩展ACL语句,并应用在vlan4的in接口上
最后在进行集体查看ACL语句
结果验证:因为本次实验没有用宿主机和虚拟机。后面又作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