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管理(详细的讲解硬盘的原理)
机械式硬盘---(cpu,内存 是电气设备)
U盘 光盘 软盘
硬盘出厂前有一次“低级格式化”,划分磁道
分区:建立独立的文件系统
MBR:Master Booter Record 主引导记录 0盘面 0磁道 0扇区 512个字节,不属于任何一个操做系统。操做系统不能直接访问MBR。独立在操做系统以外的存储空间。划分为3段,
第一段:1-466字节放的是BootLoader ,引导加载器,是一段程序,引导某个分区上的操做系统,让操做系统启动起来,叫主引导记录。
第二段:64个字节
每16个字节,标识一个分区。因此硬盘只能有4个主分区(四个中要拿出一个来,里面放指针,指向磁盘上更大的一个空间,告诉你这里还有更大的磁盘分区。这就是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只能设置一个,全部最多3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
第三段:最后2个字节:称为 Magic Number,魔数,标记MBR是否有效
电脑刚刚开机是(BIOS的数据是存储在RAM中的一段程序,做用是完成自身电脑健康情况检查)biso的这段程序会把该RAM的内容映射到内存中最开始的一段空间中。一开机CPU就开始加载这段空间中的代码,也就是加载BIOS,进行自检。自检完成根据biso中设定的启动顺序,挨个的找那个启动设备的MBR,找到后biso程序就加载biso的第一段程序也就是BootLoader,加载到内存中(BootLoader加载好后BIOS就退出了)。BootLoader加载后会加载MRB的第二段,去加载分区表。找到带操做系统的分区,加载操做系统的内核。此时BootLoader把控制权交给操做系统内核,内核找到各类设备和文件系统。启动完成。
磁盘延迟,寻道时间-》硬盘转速-盘芯里是真空的并且没有一点点灰尘,由于磁头和盘片距离很近。磁道越靠外读写速率越高,C盘是比较靠外的磁道。常常读写的数据放在外边的磁道。
文件系统自己不在这个分区上,可是文件系统的数据在分区上,全部文件系统就是管理软件,把一个分区的存储空间先分为2个部分。
存储区先分为:Metadata元数据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
数据存储区又分为一个个的逻辑存储单元,把2个或者3个扇区作为一个存储单元。叫作存储块block。
Metadata里面有块位图bitmap(每一个block用一位来标记是否用过)和文件存放索引目录即Inode和 即Inode位图 3部分,
Indexnode(Inode)目录中信息包括:inode号,时间戳,文件大小,权限,属主,属组,存在在磁盘块位置(位置块信息能够是真实也能够是指针信息)。就是么有文件名。文件在目录中存放,目录也是文件也须要占据磁盘块
目录磁盘块:是一个表,有2段,inode号-对应的文件名
例子:查找/var/log/messages的步骤
1 根 2 根在磁盘块 3 目录磁盘块中根据名字 var,找到 inode
4 根据inode 查找Metadata表,找到所在磁盘块信息 5 根据这个信息找到真正的磁盘块
表 叫目录项 dentry
360粉碎机:随机数据占据删除空间。
删除空间:没有删除只是标记为空,在存储就是覆盖就行了
连接文件:
硬连接:inode相同,路径不一样,一个inode有2个值
符号连接(软连接):里面是真实文件的路径,使用软连接文件自己权限是777,保证全部人均可以找到文件,找到后能不能用,看真实文件的权限。
ls -l 显示的内容在权限后面有个数字,1,或者2.这是文件被硬连接的次数。若是数字大于2 ,删除其中一个文件实际还存在没有被删除。只有小于等于1时,删除才真正被删除
ln -s src dest
ln abc test/abc2 硬
ln -s abc test/abc2 软
硬连接:1)只能文件建立硬连接,目录不能够。可是次数始终是2
2)不能跨文件系统,同文件系统在能够跨目录
3)建立硬连接会增长文件被连接的次数
符号连接:1)能够在目录上
2) 能够跨文件系统
3) 不会增长被连接次数
4) 大小为指定的路径包含的字符个数
二。df du
1.du 显示目录下每一个文件的大小
du -s 显示整个目录及子目录大小
du -sh 单位换算node
df 显示整个磁盘分区使用状况
df -h 单位换算
df -i inode使用状况
df -P 一行内显示ide
solid硬盘
、
、
、
、
、
、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