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派链接GPS模块

一月份的时候以为好玩买了树莓派,可是太懒没怎么研究,但最近当初买树莓派时的那个梦想又萦绕心头,决定抽空完成一下当年的计划~ GPS模块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因而在某宝上搜索,找了一家相对便宜也很轻巧的GPS模块,并且这个模块和天线是合体的,很是省空间。html

几天后快递来啦,今天有空来鼓捣一下 o(^▽^)o 先来看看这个模块,这是天线的一面python

这是组装好以后的效果编程

我给树莓派安装的是 Raspbian,基于Debian;像 Pidora 的话应该大同小异吧,如下操做均为 Raspbian。工具

下面来简述一下吧。树莓派串口通讯网上有不少教程了,我也是搜索着一步步摸索出来的。要想链接上这个GPS模块,先得知道模块和树莓派的针脚定义,而后要对树莓派进行一些设置。学习

1、树莓派配置修改测试

树莓派的串口据了解,默认是用于SSH调试的,若是须要使用串口链接其余设备须要进行两步修改:google

1. 修改 /etc/inittabspa

sudo vi /etc/inittab

(若是用不惯vi,又是用图形界面,能够选择用leafpad).net

注释掉文件中的这一行,以关闭串口登陆命令行

T0:23:respawn:/sbin/getty -L ttyAMA0 115200 vt100

这一行通常位于文件最后一行,注释的方式是在前面加一个“#”

#T0:23:respawn:/sbin/getty -L ttyAMA0 115200 vt100

 

2. 修改 /boot/cmdline.txt

sudo vi /boot/cmdline.txt

将下面高亮的部分删除

dwc_otg.lpm_enable=0 console=ttyAMA0,115200 kgdboc=ttyAMA0,115200 console=tty1 root=/dev/mmcblk0p2 rootfstype=ext4 elevator=deadline rootwait

最后变成了:

dwc_otg.lpm_enable=0 console=tty1 root=/dev/mmcblk0p2 rootfstype=ext4 elevator=deadline rootwait

修改好这两部分以后,须要重启树莓派

sudo reboot

 

2、串口链接

如今要对GPS模块和树莓派进行链接,根据GPS模块的文档和树莓派的针脚定义一共须要链接4根线:VCC 5V、GND 接地、TXD和RXD。树莓派上所谓的TOP和BOTTOM,指的是GPIO针脚的两排,BOTTOM是靠近SD卡的一侧。

对硬件我也是小白哈,连错了,你们千万要注意模块上的TXD链接树莓派的RXD,模块的RXD链接树莓派的TXD!个人链接方式以下图:

 

3、经过minicom获取串口数据

通过上面两步的操做树莓派就和GPS模块链接好了~ 那如何获取GPS模块发出的内容呢,就要经过 minicom 这个工具,来获取串口的数据。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安装好以后经过minicom命令获取串口上的数据:

minicom -b 9600 -o -D /dev/ttyAMA0

-b 设定的是波特率,是模块参数而定;-o 是不初始化Modem且不锁定文件;-D 设定的是接口

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应该能看到这样的画面(Press CTRL-A Z for help on special keys 下面哗哗的出现内容):

这就说明一切 ok 啦,根据GPS模块的文档,知道了这是一种叫NMEA-0183的协议,包括 GSA 当前卫星信息、GSV 可见卫星信息、GGA GPS定位信息、RMC 推荐定位信息和 VTG 地面速度信息等内容。

在 minicom 界面里,能够按Ctrl+A,而后按Z获取帮助;Ctrl+A、而后按Q来退出(听说若是minicom里没有显示,能够试试按一下Ctrl+A、而后按E,启用或关闭回显,没有试过)。若是没有出现上面的内容,除了刚刚说的Ctrl+A、E外,还应该好好检查一下针脚有没有插错、看一下GPS模块的指示灯工做状况怎么样。

 

4、编程获取串口数据

经过 minicom 测试后,说明串口和GPS模块工做正常,咱们就应该用编程的方式来获取串口数据了,以Python为例,要获取串口的数据须要安装Python serial模块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serial

安装好后先经过python命令,进入python命令行进行测试

python

首先,导入serial模块

import serial

而后打开串口,存放到 ser 中,方法接收一个端口名,和一个波特率

ser = serial.Serial("/dev/ttyAMA0", 9600)

经过ser的read()方法只能获取一个字符,但read()方法有一个接收字符长度的重载,首先经过ser.inWaiting()方法获取总长度,再经过ser.read()读取

ser.read(ser.inWaiting())

这样就能获取数据了!咱们只须要对read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便可,写成 .py 脚本便可。

5、NMEA-0183 一些数据的计算方式

须要说两个关于NMEA-0183协议返回内容的计算方式,一个是时间,另外一个是经纬度。

1. GGA和RMC的时间

来看一下GGA和RMC返回的格式:

$GPGGA,<1>,<2>,<3>,<4>,<5>,<6>,<7>,<8>,<9>,M,<10>,M,<11>,<12>*hh<CR><LF>

$GPRMC,<1>,<2>,<3>,<4>,<5>,<6>,<7>,<8>,<9>,<10>,<11>,<12>*hh<CR><LF>

GGA和RMC都会返回时间,他们的第一个参数<1>就是UTC时间,即协调世界时,格式为hhmmss,要换算成北京时间只须要加上8小时便可;RMC的<9>为UTC日期,格式为ddmmyy(日月年)。下面列一条RMC返回的数据:

$GPRMC,125315.00,A,3853.70120,N,12133.61898,E,1.710,,081114,,,A*7E

好,咱们能够数一下,<1>对应的是 125315.00 也就是UTC时间 12:53:15,换算成北京时间就是 20:53:15;参数<9>为 081114,根据 dd/mm/yy 来算就是14年11月08日~

看,若是咱们要作一个根据GPS授时的功能,是否是so easy!

2. 经纬度计算

一样的,GGA和RMC都会返回经纬度;GGA的<2>~<5>和RMC的<3>~<6>含义及格式相同,下面仍是以RMC来作示范(看看上一点的RMC数据)。找到RMC参数<3>~<6>,分别是

<3> 3853.70120 纬度(ddmm.mmmm)
<4> N 纬度半球(N 北半球、S 南半球)
<5> 12133.61898 经度(dddmm.mmmm)
<6> E 经度半球(E 东经、W 西经)

注意看经纬度的格式啊,这都是个啥,GPS坏了么,3853度?固然不是,纬度和经度都是“度分”格式,dd表明度,m表明分,那么显而易见:

纬度信息:3853.70120,就是38度和53.70120分。

分换算成度只须要除以60,也就是 53.70120 / 60 = 0.89502,那么3853.70120的含义就是38.89502° (OMG 把本身住处位置暴露了,欢迎来串门)。

算好经纬度以后能够用 ditu.google.cn 输入 纬度N 经度E 来看看你所在位置哈。

 

好啦,总结了一些网上已经有的东西,分享给你们~ 你们请轻喷哈 o(* ̄▽ ̄*)ブ

 

参考文献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