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个世纪以来,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已被分红了不少独立的分支。好比宏观经济学,它关注总体经济如何运做,研究诸如就业、国内生产总值(GDP)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相比,微观经济学则关注需求与供给如何影响个体市场中商品和服务间的相互做用。这种宏观、微观的分歧在经济学中已经制度化了。算法
想要解释这个分歧,不只吸引了经济学家和博弈论者的关注,还吸引了不少物理学家。你可能会以为奇怪:有这么重要吗?也许,一旦你认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本几乎和物理学中的大统一理论同样重要,那就不足为奇了。咱们能够把这个问题看做是一个统一经济学的挑战——如何从我的行为的首要原则解释 GDP、失业率、经济周期和价格波动等——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区块链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突破点。安全
若是你越过加密货币的投机订价和 ICO 层面去看区块链,你会发现区块链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新经济的方式。区块链技术能创造新代币或货币(货币政策),以及经过经济激励(机制设计)分配这些代币,这将创造出新的商业和经济形式。网络
实际上,每一种新代币的出现都象征着一种自带货币政策和法规的新经济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重要的不只是这些新经济体的内部规则,还有新代币之间的交易规则——包括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换以及加密货币和法币之间的交换。因此把区块链称为经济实验室太正确了。这个经济实验室创建的底层是可计算的。记录加密货币全部交易数据的帐本保证用密码技术进行保护,同时由分布式(共识)算法和密码学的组合确保了各方之间的信任。框架
加密经济的一层解释在于基础层:为每一个在保证存储交易数据安全方面作出贡献的计算节点设置经济激励。多种共识算法(工做量证实、权益证实、权威证实等)都适用于这一层。分布式
加密经济的另一个解释在于应用层:把代币做为交易载体,无论参与者提供生产价值仍是消费价值,都为他们创造经济激励。区块链
在这样一个经济体中,方案(机制)设计者能够用算法来创造、分配或者撤销新代币(例如 ERC20),以此提供经济激励来鼓励参与者作出咱们所期待的行为。这个基本概念却是不稀奇了。好比如今,也有像飞里程累积和会员积分这种代币奖励的方式被商家用来刺激消费。随着区块链的出现,这种代币激励可实现的规模大小才是更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密
固然,计算机科学家们很是清楚要达到这种规模所面临的挑战——由于设计 100 个用户共同工做的系统和 1000 万个用户工做的系统彻底是两回事。然而,计算规模只是其中之一。区块链的的分布式和去信任化特性也确保了用代币做为经济激励的解决方案具备经济可扩展性,即容许全部人都在一个具备共识的经济体中参与交易和代币交换。设计
也正是由于这种创造新代币来扩大新经济的规模性和便利性,为咱们带来了挑战。方案设计师必须解决代币经济带来的不少根本性的宏观经济学问题:应该发行多少代币?何时发?如何分配?就好像这些方案设计师成了虚拟的中央银行家;严格来讲,设计算法的过程就像作这些决策的过程,方案设计师也就成了中央银行设计师,并且要注意这些设计决策与宏观经济学的类似之处。游戏
还有一系列须要方案设计人员解决的微观经济学问题:这些代币如何产生价值?代币可以进行什么样的经济交互?什么因素能激励个体参与代币经济?这种经济将如何确保公平并促进诚实守信?在博弈论中,激励机制必须是个体理性的,而且是激励相容的。在 Koinearth,咱们正在创造这种解决方案的基石。资源
微观和宏观的分歧对加密经济也是一个挑战;加上创造这些新经济体的规模性和便利性,使得本来的挑战更为严峻。货币政策、市场设计和经济监管等一系列本来留给政策设计者、中央银行家、经济学家的难题如今已经大众化了。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若是代币经济的机制设计不够合理,它早晚会崩溃,并且会损害全部经济参与者的利益。可是,若是这个体系设计得足够合理,经过下降交易成本和合同执行成本将释放出全新的价值——这就是科斯定理的含义。时间会慢慢见证全新形式的经济体和制度的产生。
市场被视为私人商品生产和交换的最佳场所。另外一方面,对于非私人商品,须要政府加以监管并征税,强制利己主义者贡献必要的资源、抑制自利的投机行为…学者们正在慢慢地从简单的系统转向使用更复杂的系统框架、理论和模型来理解当代社会中人类互动所面临的多种困惑和问题。— 奥斯特罗姆 埃勒诺(2009),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演说。
那么,计算机科学家们应该怎么处理这一切? 为了理解这一点,咱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978年,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出版了《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本书的关键部分在于解释我的偏好方面的种族隔离问题。谢林经过不一样的两种硬币和空白的方格纸(他和他 12 岁的儿子围着棋盘并以硬币的“偏好”(分为铜和锌两种)做为简单规则开始了游戏。例如,彻底被铜硬币包围的锌硬币,将转移至与锌硬币相邻的空白方格。每一步都会引起下一步,直到棋盘彻底被划分红一半铜硬币,一半锌硬币),形象地向咱们解释了种族隔离问题:即便没有人绝对拒绝生活在一个混合社区中,但由于一个微小的偏好——社区里不要有太多不像你的人,或甚至仅仅是由于偏好社区里要有些像你的人……就可能致使极端的平衡,结果看上去就很是像极端的隔离。谢林后来在 2005 年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经过博弈论分析增强了咱们对冲突与合做的理解”。他在他的一辈子中写了不少关于核冲突、气候变化和种族隔离的内容。
个体为本模型(ABM)领域也常常引用谢林的研究做为理论指导——这是一个旨在从微观(我的)行为方面解释宏观模式的研究领域。ABM 涵盖多个社会科学学科。特别是基于我的的计算经济学(ACE),它试图用这种看似简单却难以捉摸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解释经济行为。
为了链接这些节点,咱们将区块链上的每一个实体都视为个体。因为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开放性,全部交易的数据均可以被底层 P2P 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读取。这是一个丰富的数据集合,可是一旦叠加了有关代币设计和分配代币激励机制的信息,它极可能成为一个金矿。ACE 颇有可能从这个金矿中得到发展,同时咱们还能用 ACE 来解释这个金矿。
固然,事实上咱们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互联网和万维网不只改变了社会关系的本质,也促进了它们自身的研究。社会相关性不只在数量上并且在质量上也发生了变化。技术的发展不只令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频繁,更是让咱们的交流互动有了全新的呈现方式。像博客、贡献维基百科词条和开源项目合做等社交互动在几十年前是不可能实现的。
就像互联网促成了新的社交互动形式同样,区块链将促进新形式的经济互动行为。随着去中心化的记帐技术的成熟以及方案设计师提出的新经济模式,咱们将看到区块链做为一个鼓励创新和改进的经济实验室的真正意义。计算机科学家们不只会创建这个系统,也许更有趣的是(但愿)与经济学家合做来设计和分析这些正在起飞的经济体。
就像互联网主导的社交互动让人们之前所未有的规模研究社交网络同样,加密经济也会让咱们之前所未有的规模研究经济学。原则上,咱们应该可以从最细微的角度研究微观对宏观的影响(例如经济激励对代币价格变化的影响)。一样,咱们也应该可以研究宏观对微观的影响(例如新代币的创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然而今天,咱们还有更多的疑问:加密经济是否能够扩大规模? 这些经济体的研究是否会创造出有助于创建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统一理论的看法?ACE 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若是谢林教授还在世,他会对此有什么见解呢?
内容来源:NervosNetwork
本文配合 Jan 所写的《加密经济的信任引擎》一同食用,养分效果更佳
Blockathon|48小时极客竞赛,区块链马拉松等你挑战(成都)
时间:2018年9月14-16日
地点:成都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菁蓉国际广场2号楼A座12楼中韩互联网+新技术孵化器
招募50名开发者(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便可报名)
报名费100元为参赛押金,参赛者我的缘由不能到场参加活动概不退款;参赛者全程参与活动,待活动结束后现场退还。9月14日18:00开始第一次签到,9月15日和16日天天早上都要记得签到哦。
主办方免费提供2天的食物、饮料,并为每一位参会者准备一件文化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