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进入研二,ACM的事情也渐渐远去,记忆终将模糊,但那段奋斗永远让人热血沸腾。开个贴讲讲ACM与中南的故事,当是宣泄,也当是一种宣传吧。多年不写做文,也不知现在的文笔可否打动更多的有志青年为中南ACM梦想而奋斗。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本不是一个比赛,美国计算机协会是一个世界性的计算机从业员专业组织,创立于1947年,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性及教育性计算机学会。ACM每一年都出版大量计算机科学的专门期刊,有各类各样的国际会议,读研的同窗们也许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
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 主办的,一项旨在展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年度竞赛。通过近 30 多年的发展,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赛事目前由 IBM 公司赞助。
现在的比赛规则是:三个参赛选手组队,只能使用一台普通PC,在5个小时(通常是9:00~14:00)完成7~12个程序设计题目。(打个比方,一个简单的题目是,系统往你的程序送若干组整数对 a,b,你返回给系统对应的结果a+b)。程序得出的结果若是都正确,系统会告诉你你的程序"Accepted"或者"YES",若是有任何地方不正确,系统会告诉你"Wrong Answer",还有其余的内存泄漏、时间超出限制时间等等结果,都是一个比赛系统自动断定的,能够理解为一个黑盒,运行你的程序,往里送数据,另外一边出结果,和预先设定的结果进行一一比对。每作正确一个题目,工做人员会根据系统的提示拿来一个和题目对应颜色的气球放到你队伍的位置上(高档次比赛的气球是能飘起来的~~因此用绳子绑气球,国内的大多比赛是用塑料杆。。),这个气球一方面给队员鼓励和信心,另外一方面方便“观察战场”,看别的队伍作出了哪一个题,能够“捡软柿子捏”,还有就是确实挺好玩,比赛完拿一大堆气球的话,你会看到围观比赛mm们崇拜的目光~~哈。
补充:比赛有个“罚时”(Penalty)的概念,首先作的题多的队伍排名更高,作出题目数量相同的队伍,由罚时来判断。好比C(题号)题在第30分钟作完,作错了2次,第三次获得了”YES",那么这时的罚时是30+20*2=70,20是ACM比赛约定俗成的系数,错一次罚20,不过若是这题到最后都没"YES",那么这道题是不罚时的。相同题数的队伍,罚时少的排名更靠前。
1996年,上海大学一位教授注意到了ACM/ICPC这项国际赛事对大学生尤为是工程类大学生的重大益处,在与亚洲区负责人的沟通后,这一年在上海大学大陆第一次迎来了本土的区域赛。
区域赛——ACM的选拔过程是,每一个学校派出若干表明队(和往年成绩等不少非肯定因素挂钩决定这个表明队名额个数)参加区域赛,区域赛成绩优秀的若干学校得到参加世界总决赛的资格,总决赛一个学校只能参加一支队伍,因此像清华上交等学校每一年都会为总决赛进行校内PK。
2002年以前这几年大陆一直是仅有上海这一个赛区。经验积累中,中国在ACM比赛中的成绩逐渐提升,参赛的学校和队伍规模也逐步扩大,2002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不只仅是上海交通大学取得了中国大学在ACM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影响了后来每一代ACMer的大神刘汝佳值得记念的一年。
刘汝佳——高中即参加NOI(信息学竞赛),2001年在上海的区域赛得到冠军,2002年的总决赛中表明清华大学取得世界第四。汝哥曾讲,当时参加总决赛前,根本没有多少资料可作,就只吧以前的总决赛题一遍一遍的作。也许经历过第一代ACMer缺乏各方面资料和指导的经历,使其致力于帮助指导国内的ACMer学习算法和准备竞赛,出版的《算法艺术与信息学竞赛》成为中国ACM界的经典。江湖传言,也许是这本书封面以黑色为主,也许是这本书刚出的时候没有ISBN,因此被圈内称为”黑书“。其算法介绍已经至关全面且晦涩难懂,求虐能够买一本。。接下来的连续几年还为信息学竞赛和ACM区域赛出了不少优质题目。固然以后不少年也在为各大赛事提供指导和出题。对本帖有兴趣的朋友能够注意一下这个大神,下文还会提到。
2003~2005
故事终于要和中南有关了。。
2003年和2005年,分别出现了国内的两大OJ(Online Judge),即POJ(北京大学)和HO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OJ——在线评测系统。前面说过,ACM是提交本身的(通常是C/C++)程序给系统对应题目,系统运行程序并处理预约的数据,判断输出结果正确性并返回给提交者。为了方便训练,OJ应运而生,ACM作题训练,就是用OJ。
这里顺便介绍比赛使用的PC^2
PC^2——通常是用于局域网中,直到如今区域赛还使用的PC^2系统,PC^2是加州州立大学开发的ACM比赛系统,这个系统和OJ很大一点不一样是能够进行人工干预。懂编程的同窗应该知道相似 double的精度 和 拓扑排序多解等问题,一样正确的程序可能会输出有误差的结果,人工干预大多时候就是处理这样的状况。
可是PC^2真心没OJ好用,尤为在Windows下的PC^2,一些没法解决的问题让人崩溃。因此除了区域赛,不少比赛仍是使用OJ在局域网里用的。
有了国人本身的OJ,也是有里程碑意义的,这让国内ACMer有了更适合本身的训练系统,加上高中OI系列竞赛的蓬勃发展,大学的ACM竞赛开始了爆发式的发展。
敢为人先的湖南在ACM的发展中真的落后了,终于省内各个大学的一些学生开始发现这项比赛。中南出现了第一代ACMer。
这个时候在中南搞ACM仍是纯粹的民间活动,就好像电竞爱好者在校门口网吧参加撸啊撸比赛同样。没有经费,没有指导老师,没有奖励政策。
参加一场区域赛,经济上也是不容易的,一个队三我的,用2011年去大连赛区打比方吧,火车票大约2,参赛费1,住宿费1200。在2003那个时候,中南的ACMer真的是一群热血青年,他们热爱这项比赛,自费参加。而高富帅北大清华,一个赛区就能去三四个队伍,浙大复旦甚至参加国外的东京、新竹、雅加达等赛区。能参加更多的队伍对于积累经验是至关重要的(有木有看进击的巨人。。845年和850年战斗水准彻底不一样吧。。炮灰也是有重大意义的。。。)
不能说必定是人家学校给力,毕竟都是有个发展的过程,想必他们90年代刚开始参与的时候,和咱们那几年的境遇差很少吧。
中南的ACM起步晚,想追上ACM牛校,确实须要时间。
这几年国内崛起的一位新星,就是不得不说的大神 楼天成(楼教主)。
楼教主的经历真能够用传奇来形容,几乎包揽国内外各大程序设计赛事的。。。冠军!
楼教主2004年经过OI竞赛保送至清华大学,OI金牌、两届百度之星冠军、一届oogle code jam冠军,top coder追至排名第一。在后来的2009年,ACM/ICPC世界总决赛中惜败对手取得第二名。第一个以清华应届毕业生身份获得美国互联网大牛“不存在的网站”的Offer。是国内外众多ACMer的偶像级人物。
其更多神迹可百度之。
2004年湖南省开始了省程序设计竞赛。那时候省赛仍是算法老教授出题,题目也许学术味比较浓厚。
省赛——省内每一个学校派出【至多】四支队伍参赛,学校排名按照四支队伍的题数总和和总罚时评比。
省赛和区域赛一点很大不一样,就是对学校的评价标准。ACM区域赛对一个学校的排名取决于这个学校比赛名次最高的队伍。
记得第一届省赛的团体第一是湖大,后来几年的团体第一大多就都是国防科大了。中南如何呢?哈,后面说。
2005年对于中南ACM来讲也是个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学工办的黎主任主持创办了三大竞赛协会——ACM、机器人、智能车。学校也开始了对ACM竞赛的愈来愈多的支持。
中南大学ACM爱好者协会——以我了解,中南的社团通常是从校团委申请,而后归学社联管理,记得大一时候入团是交20元入团费,以帮助社团平常运营。而ACM协会是学工办办起的,做为竞赛发展社团,不收会费,那么也就没有钱给学社联咯。。当年黎主任也和团委交涉过,因此ACM协会挂靠在了科协,但仍是和学社联有所合做。 至于后来,由于不收会费,实在是木有钱,因此仍是独立行动了。。(以上内容仅为对史料理解,准确性有待考察)。
2006~2008
中南的第一代大神成长史。
不少创造辉煌战绩的ACM选手都出身高中OI竞赛,保送至六大(清华北大等等六个ACM传统强校),在大学继续参加ACM比赛。
而中南的这一代大神基本上人人都是从大一学C语言程序设计开始接触编程。
这个时候中南的ACM爱好者协会已初具规模,我所能追溯到的中南最先的ACM大牛就是姚总。
那个时候中南ACM协会分六大部门,姚老是其中一个部门的部长,在那时已有数百题的题量。
【小插曲。。】
题量——虽然任何考试和比赛都并不提倡题海战术,可是题量每每可以体现一我的付出了多少努力,ACM选手竞赛水平和训练的题量也颇有关系。在那个时候,完成400题在国内已能跻身高手行列(固然如今是远远不够了)。楼教主接受采访曾说当年计划完成2题,后来也作到了,一代高手背后也是至关漫长而艰苦的历程。
姚总那个时代中南ACM水平确切如何已不可考,而那一年,赵教 以新人的姿态进入了ACM的世界。
赵教当年固然还称不上教头,带着对姚总的膜拜,努力奋斗着。
中南在第一届省赛以后那一年,开始了本校的校赛,也是省内最先一批开始举办校赛的学校之一。每一年校赛在3月举行,07年校赛姚总负责了出题工做,赵教的表现也引发了“老人们”的注意。
训练基本上就是 刷题-总结算法 + 比赛-总结经验,那时候姚总和赵教基本上是一个月100题的进度。
假期赵教在HOJ(杭电OJ)刷题的时候,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南的账号也在疯狂的刷题,经过站内信,发现这个账号的主人宿舍居然在同一栋楼,因而 木南 被发现了!
姚总、赵教、木南 的相识,开启了中南ACM走出湖南,与强校PK的新篇章。
【百度空间那个坑爹的改革,几个前辈的博客从世界上消失了……资料不可考,因此故事的具体年份或许会有错乱。。】
那应该是08年,ACM协会一直在努力宣传竞赛,带新人入门,在这个过程当中,赵教注意到一个新人——罗神。罗神那个时候仍是个小小小小鸟,可是对数学的敏感和对问题条理的思惟,是单靠训练没法达到的。
暑假以后,一年一度的省赛临近,为了培养新人,赵教和罗神组队。
这一年省赛成绩依然平淡无奇,赵教和罗神的队伍由于运气和一些失误只获得了2等奖,可是赵教在博客中确定的说,罗神在ACM竞赛必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
而赵教的博客有一条湘大谢教练的,评价赵教颇有教练的风范。事实也确如此,赵教对于中南ACM的发展史毫不仅仅是拿到奖牌挣得荣誉,同时也致力于发展中南ACM,对新人的发现、引导,对训练的组织等等付出许多努力。其博客上的图论(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等学科的重点知识)题目列表标注了分类和简介,成为不少(不只是中南)ACMer学习转载的经典博文,图论代码模板流传至今。
从可以考察的史料看,08年咱们省赛参加了三支队伍,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ICPC区域赛两个银奖两个铜奖。那么,下一年目标:区域赛金奖。
补充:省赛的团体成绩是第三。
那几年应该是ACM在中国影响力扩大最快的几年,因为参赛规模的扩大,区域赛增长了网络赛“海选”环节,即在区域现场赛以前,经过一场在网上进行的比赛对学校进行筛选,成绩靠前的学校会根据特定的规则得到参加现场赛的若干名额。
这三年时间国内的赛区数也逐步增长到了5个,且08年的其中一场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惨绝人寰”,是在中科大的合肥赛区,这一年设置了这个“特别赛区”,为了让更多的学校有机会进军总决赛,5个赛区特别开设了这样一个“不容许已经出线过的高校参与排名的特别赛区”,而由于出线名额只有一个,那场面能够想象。那场比赛根据史料记载应该是 华中科技大学取得了那个参加世界总决赛的名额。
这几年IT企业的比赛也逐渐兴起,谷歌公司的google code jam,百度公司的百度之星。都是用算法题在网上层层选拔,最终选出几十名选手前往公司总部参加总决赛(谷歌决赛固然是去美国了)。百度的总决赛比较有意思,好比写当年还很火的 反恐精英 的AI(AI就是人工智能)。上文中也说了,楼教主拿了两个百度之星冠军,一个google code jam冠军。固然冠军老是很耀眼的,不过对于更多ACMer来讲,在圈子里值得炫耀的一个荣誉就是在比赛选拔中进入前xx名的选手,能够获得公司寄来的记念T恤。那个时候,能有一件这样的T恤穿出来参加比赛神马的,果断是被膜拜的大牛。
2009年
大约从办校赛开始就有了教练,不过中南ACM的教练模式和大多数学校类似,教练并非全职教练,而是还要忙于平常教学工做的老师或教授。教练更多的是提供训练条件,解决经费,预定场地,联系比赛,而没有太多的直接指导,具体的训练每每是老人带新人。
那个时候咱们的教练是余老师,人很和蔼,在中南ACM发展初期没有资料积累的状况下从各处寻找了许多资料,还办讲座宣传竞赛。
不知道09年是否是第一次暑期集训,可是能找到的最先的集训手册就是09年的了。这一年从政策上争取到了一次学校官方的集训,不过因为用地紧张,不得不寄人篱下,暑期集训的训练机房是借的湖大的。。湖大的经费分配和咱们不大相同,ACM这部分是至关可观,那时的训练条件也天然比咱们好不少。
暑期集训除了培养新人选拔校队,更是主力队员备战下半年的省赛和区域赛。训练是高强度并专一的,且算法学习对于我的发展也是有至关大的意义,因而暑期集训有了信息院、软件院主力队员可用集训代替本科大实习的传统政策。
这一年的主力是06级,新人主要来自0七、08级。不过07级的罗神就是个比较“超前”的新人。
助理教练为姚总和赵教,队长为木南。助理教练和副队长 有另外几个前辈,因为没有直接接触过,就再也不细说。
07级的伟哥这时候仍是被虐的水准。另外同寝室的双jie(捷和杰)上余老师的课的时候了解到了ACM,也参与到暑期集训中来。
08级能据说暑期集训并来参加实属不易,我那个时候是彻底没有据说ACM的任何消息的,宣传不力啊。有NOIP背景的大象,有阳仔,有小邱等六人参加集训。
集训总人数44人。
目标金奖不是随便说说,这时候的罗神俨然已羽翼丰满跻身主力,赵教已经是图论高手,木南也犀利无比。姚总准备退役了。
这一年省赛拿到了单队冠军,不过团体排名依然是第三。
在区域赛还稍显稚嫩的 赵教、木南、罗神,在合肥赛区稳定发挥,但到最后半小时,排名还在银奖区。一道可作的题还在紧张地敲着代码。20分钟...10分钟...5分钟...提交!系统返回了 "WA"(Wrong Answer)...4分钟...3分钟...2分钟...调试后从新提交...1分钟...“YES”!想必当时三我的高兴得拥抱在一块儿了。
中南ACM的第一枚区域赛金牌,学校排名第八,这一年中南展示了不同的实力,也收获了不错的运气。
2010年
09年拿到了金牌,虽然学校排名第八有一些运气,但距离拿到总决赛入场券的梦想并再也不遥远。
ACM is a game,玩的时候认认真真去玩,结束以后认认真真继续接下来的生活、奋斗。赵教在09年的比赛以后退役,准备出国留学。
或许因为连续两年成绩进步的鼓舞,这一年的校赛特别热闹。
刚刚考了2月计算机二级的郭小侠宿舍里飘进了一张校赛的宣传单,因而决定去玩一玩。图书馆借了本看不懂的算法书,拉上同班一个同窗和隔壁班一小mm就报了名。
不知道用while(scanf()!=EOF)读数据,不知道数据能够边读边处理直接输出而开大数组,不知道qsort能够排序而不用写俩for循环去冒泡,不知道。。。
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校赛最后几分钟,小mm都急哭了,0题收场。糗大了……
校赛刚一结束就接到了暑期集训报名通知。原来还有集训啊。郭小侠从小学开始就喜欢参加各类竞赛,虽然对ACM什么都不会,不过或许暑假“培训”一下就会了~~(不少新人和郭小侠同样自动把“集训”脑补成了“培训”)。
郭小侠自当不认识余教练,可是一看就知道是个管事儿的老师,因而就问校赛没作出题。。还能参加暑假集训吗,咱写代码好快的,就是不会算法。余老师啼笑皆非着说,算法是最根本的,怎么能不会呢。
虽而后来知道,其实那时候参加集训的政策仍是很宽容的。
郭小侠找了校赛群里认识的伟哥私聊,求进集训啊。
伟哥09集训的时候可能和这时候的郭小侠差很少,可是郭小侠不知道伟哥这一年来付出了怎样的努力,课都几乎跷光了(固然是不提倡的,但这个精神真让人感动啊)。这时候的伟哥今非昔比,一方面负责了校赛、集训报名等不少工做,另外一方面也即将单人10年集训的助理教练,在校队中也是独当一面,比赛的“单兵做战能力”堪比兵长(呃,兵长乱入。。和本帖无关人物。反正就是很厉害了)。
集训的报名须要填一个表格,表格的最后一栏是“参与ACM竞赛的目标”。
那时郭小侠还不知道ACM后面有什么省赛区域赛总决赛,因而雄心壮志地写下“刷新中南ACM历史成绩”。
因而暑期集训在长沙酷热的暑假中展开了,10年的集训终于在本校的机房进行——科技楼四楼机房,不少同窗应该在那里作过上机实验。但毕竟仍是借的机房,软件不能随便改,书本资料天天拿去走的时候要带走,中午还要关门。南校的孩子们一到中午就会纠结是大老远跑回南校仍是在本部游荡。
暑假的天气,大中午南校本部一趟差很少衣服就全湿了。郭小侠在本部图书馆带空调的的电子阅览室充了点钱,天天中午就算是有了着落。
日子是充实快乐的,可是也不得不说新人有不少的纠结。有问题能够问学长,可是杯具就存在于,弱得连问题都没得问。
集训手册除了简单题列表外,基本上作题就是抄代码的节奏。每天作题,却除了写代码更熟练,没有发现任何明显的进展。集训快结束的某一次训练赛,郭小侠才在作某道彻底会作殊不知怎么存得下数据的题目的时候,被木南前辈告知C语言有__int64这么个东西(__int64,是表示比较大的整数的一种变量,初学者在作超过10^9的整数的时候若是不知道这个变量就会不知所措)。
没资料,没引导,几乎全靠本身。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我的,门都进不去还怎么搞。郭小侠暗自下决心,等本身成为伟哥他们那样的大牛以后,必定要想办法找到让新人入门的方法,让中南后来的ACMer再也不在初学时进展得那么困难,浪费那么多没有必要的时间。
这一年的集训有76人,每三五天就会有一场练习赛来看你们的学习进度,并做为最终选拔校队的参考。集训一上来第一场比赛,郭小侠就备受打击——29名,要知道这年集训但是有09级的学弟的。
09年就已参加过集训的大象、小邱、阳仔等等几个同年级的同窗在集训一开始就遥遥领先,也获得了木南、伟哥、捷哥和杰哥等一干助理教练的承认。郭小侠真是羡慕嫉妒恨啊,虽然进展缓慢而辛苦,但不断努力,总不断在进步。
一次次比赛,慢慢的,第十几,第几,甚至有一次冲到了前三(不过那次是小邱阳仔几个有一部分没参加。。。),集训不断有人请假,有人放弃退出,但郭小侠在完成了暑期实习(大二这个是小实习,且又不是主力队员,就不用考虑代替实习的问题了)以后的那天早晨,坐着校车从湘潭直奔校本部车队,下车飞奔到科技楼四楼,终于没错过集训最后一场比赛。
集训最终并无刷掉多少人,由于太多人是本身放弃了。郭小侠终于如愿进入了20人的校队(20人是包括助理教练等老队员在内的)。
余老师去美国交流学习了,因而换了新的教练陈老师。这一年的校队名单是陈老师宣布的,而郭小侠认识ACM的教练也便从陈老师这个时代开始。
即便进了校队,也并非多么可喜可贺,毕竟新队员们仍是清楚本身有几斤几两,中南的ACM还在成长,校队也非个个高手。
接下来就是省赛的备战,一如既往的没有场地。为了集中训练,大象凭借软件院ACM团体的领头身份在铁道校区借得了一个勉强容下校队的小机房。
对于校本部这边的郭小侠一干人等,就比较辛苦了。周末哪有校车可坐,17路挤得要爆炸,而每周末要在铁道校区机房集合,是由于区域赛的网络选拔赛(上文有描述,用于筛选学校肯定参加区域现场赛的名额)基本就安排在9月、10月的各个周末。
ACM是三人组队的团体项目,因此校队的训练也会组队进行。和队员互相不熟悉的新人们,组队就由伟哥来指派了。因而郭小侠认识了韩小帅和凌小艺。凌小艺在作项目方面也算小牛一只了(项目是作好比咱们用的
QQ之类这样的软件,而ACM作的算法是解决如何让QQ这软件运行得更快之类的问题),韩小帅皮肤略黑,双眼颇有神,放到校队里真能够算“队草”一枚了。
不过区域赛的网赛,对于三个小菜鸟来讲,简直是逆天的难。写俩for循环就不错了,你给出个最小生成树,谁晓得去翻赵教的模板,更别说默写了。
慢慢的郭小侠以为这么下去意义不大,跑铁道校区太费时间,作网络赛也给校队带不来什么贡献,反正在网上作,何须非要跑这么远呢。因而就向伟哥请求网赛在宿舍作了。
郭小侠是不知道其实前辈们更注重的是训练的态度,阳仔就一直坚持往铁道跑。不过话说回来,阳仔还作的动那些题的说,终究仍是水平不及人,这一年也没能参加省赛,更不用说区域赛。
这年罗神的队伍是 木南、罗神,区域赛时又请了姚总出山助阵。
伟哥的队伍则是 伟哥、开仙、大象。 伟哥和大象算全能型的吧,数学院的开仙就专攻数论了(开仙在新人时代是至关犀利,师大一年一度的我的赛中开仙压过了罗神和伟哥的说~~)。
2010年是中南ACM竞赛成绩的一次高潮,上半年除了校赛,省内也有了参加湘潭邀请赛的传统(邀请省内高校参赛,规模算个小省赛了),罗神的一队轻松夺冠,伟哥的二队好像是第二或第三,力压群雄。
每一年省赛区域赛这段时间,都伴随着另外一个牵动人心的事情——保研。
那时候省赛的一等奖还能够保研,罗神大概已经打算找工做,压力便不太大。伟哥就比较着急了。保研虽是九月底十月初公示,但经过一些直接途径,10月25以前省里保研工做的门仍是没关的。可是最揪心的就是,这年的省赛时间从10月初推到了10月31日。
较早来临的杭州赛区,纠结于保研的伟哥自当去争取个银奖以上。惋惜很遗憾,只拿到了铜奖。
快到省赛,也马山就要确认省赛名单,这时候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师大附中刚毕业进中南的10级小曹忽然出如今校内ACM群里,陈老师安排罗神与其面谈一下。结果就是,有NOIP背景的08级的乐乐参加省赛的位置被小曹替掉了。
原来小曹NOIP由于失误没拿到省一等奖而参加高考来的中南,但水平彻底是湖南省一的水平,曾参加一个亚太地区的
OI比赛拿到金牌(这比赛不甚了解,不过也挺牛的,只是这个比赛和高校录取不怎么挂钩)。
省赛来临,因为研究生不能参加省赛,因而罗神与捷哥组队,伟哥仍是原队。那年湘大谢教练在博客评论说 若是罗神和伟哥组队,这年的单队冠军必是中南,否则仍是有些难度的。
然而罗神就是罗神,没有前辈木南、赵教 的队伍依然拿了全省单队冠军。伟哥的队伍也至关给力,拿了单队第四。
10年省赛刷新了“万年老三”的历史成绩,中南拿到了团体第二。
高兴之余,难免还有伟哥的伤感——迟来的省一等奖已来不及保研。
工做是要找了,不过仍是要先专心打好区域赛,对得起一年多来的努力。
成都赛区和福州赛区都赢得了 两支队伍的名额。
成都赛区伟哥的队伍好歹是赢了罗神一把,拿了银奖。罗神这边多少有些失误,虽然是银奖可是名次靠后些。
成都以后就是福州赛了,最后一战。
【小插曲】ACM区域赛规定,每一年同一支队伍之多参加两个国内赛区。
成都赛区必然会有新人队出场。罗神在群里问了一句谁想参加区域赛。郭小侠一个精神(果断是像中国好声音里哈林那样“选我选我选我”!),就毛遂自荐了。新人通常都很难拿到成绩,因此重在参与,积累经验,对来年颇有好处。
不过使人失望的是,罗神私聊中说,学校报销不少经费参赛,仍是应该尽力拿到成绩的。也没有多说,郭小侠自知拿奖还彻底不可能。
去参赛的最终是小曹、阳仔、小邱。意料之中,没得奖。。
罗神、木南、姚总在福州赛区大显身手。
一开场罗神队伍作题飞快,几乎每道题都是1Y(1Y的意思是第一次提交代码就正确,而没有Wrong Answer之类的结果形成罚时)。
最后你们都知道,D题(题号)作出来就能拿到总决赛入场券了!可罗神的思路总有那么一点点不通。氛围愈来愈紧张,最后一小时,最后半小时,最后几分钟,敲着代码,思考着算法。终于,裁判宣布比赛结束,而那道题,仍是差了一点点。
若是说前一年的金牌多少有点运气,那么这一年仅仅拿到金牌就是缺了点运气。依然学校排名第八,而和总决赛梦想仅一步之遥。
这一年是中南ACM的大丰收,而队员中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罗神和伟哥一块儿找工做去了。(顺便一提,罗神面试时候给考官解释一个牛X的数学问题把考官听傻了)
补充:伟哥队伍的成绩也本有机会更好些,三我的的队伍一我的彻底压在了数论上,而运气很差的是两场区域赛没有遇到开仙的数论题。。
仍是补充一下。。虽然不过重要的信息:罗神在福州赛区最后搞的那个题的题号是否是“D”记不清了,也多是“E”吧。。。
2010~2011
罗神大小比赛的成绩和在湖南ACM界的各种活动(出题,博客,群内讨论神马的),渐渐赢得了省内许多ACMer称其为“教主”的美誉。10年中南ACM在湖南也确实取得了压倒性优点,罗神也几乎表明着这个时候湖南ACM的最高水平。
百度之星这年的晋级赛有个给疯狂坦克写AI的环节,伟哥了个华中赛区的第一名。
没能参加10年任何一场大比赛的郭小侠,对ACM是否还要坚持的信心有点动摇。凌小艺和韩小帅对继续作ACM的态度也并不乐观。自己是自动化郭小侠,由于专业课不一样,搞个二叉树就纠结了好几天,恰好年末看到了智能小车的通知,因而打算去打个酱油看看。
智能小车搞得怎么样就再也不详述,可是郭小侠看到了智能车比赛的条件居然比ACM好太多,有本身的训练基地,主力队员甚至有本身的位置放电脑放资料。彷佛郭小侠心里仍是站在ACM这一边的,心中更多的是嫉妒。
[一个不用粗括号的小插曲。。。小程序猿的逆袭] 郭小侠和隔壁班一小mm认识大半年了,关系一直没什么进展。年末时候,要作单片机课程设计。已经搞过ACM和负责智能小车编程的郭小侠,弄起这个来轻松无比。而那小mm简直能够用彻底不会来形容。某天中午,电话:“搞不定了找我啊”“不用,应该能搞定”。吃晚饭前,郭小侠接到彷佛意料之中的电话,“我搞不定了。。。”,果断二话不说,南校直奔民主楼。一来二去,郭小侠有了女友。
2010~2011的两年之交,发生了很多变化。
中南ACM发展这几年,一直是老人指导,新人辈出的稳定节奏。而10年末的“巨变”几乎一会儿把中南的ACM水平丢回了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断层。
姚总和木南是确定退役了,ICPC要求知足
<=22岁或<=研究生一年级。罗神真心打算去找工做了。开仙身处数学院,忙于新的学习生活,也仅仅在网上给新人指点一下数学问题。捷有点幸运地拿到了保外名额,杰果断考外校了。最想留下继续ACM的伟哥想保研却保不了,也工做去了。06级走了,07级也走了。而对中南ACM继续的打击是,阳仔等几个即将成为绝对主力的08级一干人等,有的工做有的考研,也这么莫名其妙的散了,形容这个时候——“中南无人”。
2011年
11年初,距离罗神他们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不管怎样,中南ACM总要有接班人。简直能够脑补前辈们扫了一遍校队群成员,而后目光定格在头像亮起的郭小侠,叹了口气的场景。。(固然不至于了,好歹郭小侠在10年末湖大一年一度的新人赛还赢了100块大洋)。
即将委以重任,罗神终于亲自和郭小侠面谈了一次,并把中南ACM爱好者协会的印章交给了郭小侠。得此印即为协会之主席,此时中南大学ACM爱好者协会 包括主席在内总人数为——1人。。。
也许是前辈把印章给罗神以后,一方面由于学校有竞赛辅导员组织校赛和发集训通知等等,另外一方面罗神忙于备战比赛,忘了协会的事情,一两年过来,协会无人打理,已经名不副实了。
于郭小侠而言,虽然并无决心把ACM继续下去,可是既然担此重任,不管协会是什么状态,都要把协会从新作起来。协会能作的远不止曾经作的那些,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窗口,必定能极大带动中南ACM的发展。
首先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协会6个部门精简为4个部门。
第二件事,把校队“残存”的朋友们拉上,“当哪一个部长,本身选把”。
第三件事,4月校赛临近,开宣讲会,顺便招兵买马。
校赛的宣讲会是颇有意义的,这也算是参加智能小车比赛学的一招吧。。至少告诉参赛的新人一些ACM的基础东西,使之不至于像郭小侠第一次参加校赛那样即便题目会作,怎么也作不对。至少说明EOF是什么,说明不要把答案存到一个数组里最后再输出。。。
ACMer并不是都善于管理,郭小侠找来了当过学工办助理的好哥们儿彭小山帮忙,经过招新获得了小宇、小易等不少颇有行动力的小朋友。
兵马齐备,协会能够开始基本的运转了。不过那时候郭小侠还有不少没弄明白的东西,好比只有一个印章,怎么就说明是主席了呢,又不是古代拿个官印什么的,好歹学校有个登记吧。协会的经费哪里来,又不收费。协会和学社联神马关系,和团委有没有关系,上级是谁。。。一堆问题存在郭小侠脑海里,不过把ACM工做作好要紧,这些问题慢慢解决。
上文说过OnlineJudge(在线评测系统),中南为何没有呢。这个时候国内出现了一个开源项目,是华科(HUST)几个学生毕业设计作的OnlineJudge系统,另外一个学校的一个老师发现了这个系统,并继续改进,做为一个开源项目发布了。这几年不少学校开始对这个开源项目进行二次开发,做为本身学校的OJ系统。
捷 爱好摄影,擅长美工,杰有点极客风格,擅长多种技术,两人一块儿对HUSTOJ重作美工,功能二次开发,并经过陈老师向学校申请服务器,中南有了本身的OnlineJudge系统(acm.csu.edu.cn/OnlineJudge),并交给了不懂ssh不懂shell不懂php不懂。。的郭小侠。。。
【小插曲】如今的这个OJ网址的OJ不是当时捷和杰作的了,直接使用了最新的HUSTOJ原版,由于有功能更新,而老的美工模板在新版本HUSTOJ下没法使用。
郭小侠深知中南ACM最缺的不是大牛指导带领,而是氛围、凝聚力。若是08级精锐仍在,没有07级的庇护也不用怕。若是更多的人参与ACM,就会有更好的竞争氛围,有竞争,就有更大的进步。
上大学以后生活就颓废不少的郭小侠深深地以为,要不是参加ACM,本身如今彷佛什么都不会,ACM能帮人找到方向,最不济,能让人更快更好的学会编程。大到搞好成绩把中南名气打出去,小到让每一个人拥有多一份很好的技能,发展ACM竞赛,必定是极好的。
校赛的第一谁都没有想到,是一个来自湘雅生物科学的姓罗的家伙带领的队伍。此罗 并不是 罗神,是09级的学生,这让郭小侠很好奇。
校赛以后,就是传统的暑期集训报名了。
群里忽然冒出一个10级小孩子,没参加校赛,想要参加集训。莫不是又是班长坑爹,没给发校赛通知。
【小插曲】真不是仇视班长,相信不少班长仍是认真负责的。但有多少次,ACM协会花很多钱打印了足够多的通知交给辅导员,由班长发给每一个宿舍一份,绝对是覆盖所有信息院和软件院的,就是但愿比飞信的通知更郑重,说明更具体,但总有班长拿了通知以后真就当广告传单了,根本没有发给同窗们,这些班长不知道,一个生活没有目标的同窗,碰巧看到这个通知,可能会改变他的一辈子。 还记得当年飘进郭小侠宿舍的校赛通知么。
这个10级的孩子就是小斌斌。
许多高校都有本身的ACM月赛,对校内外ACM交流和活跃校内ACM氛围都颇有好处,恰好中南也有了OJ,郭小侠也计划着把月赛办起来。
小斌斌能不能参加集训,恰好能够用五月月赛看看。
小斌斌问郭小侠,有没有什么入门资料。这一刻郭小侠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本身,也是这么问过伟哥,可是当时什么都没有。这段时间郭小侠恰好意外发现了 刘汝佳 大神 2009年新出版的《算法竞赛入门经典》,由于封面是白色的,就被称为“白书”了。果真多年以后更了解ACM的讲述方法,再也不如黑书晦涩难懂,按部就班,彻底是新人的福音。郭小侠果断把这个资料介绍给了小斌斌,并强调了一些曾经坑了郭小侠几个月的烂资料,必定不能看。
小斌斌很好学,时常在群里问问题,从问题也能够看出他作白书的进展。一开始也是新人们常问的“怎么处理题目中所谓的文件结尾啊”(又是EOF,其实就是End Of File),“scanf("%c"...)怎么才能不读回车啊“等等。可是随着作题愈来愈深刻,问的问题慢慢的让郭小侠也以为能够适当讨论一下了。
那时候从学校借的服务器(只能远程登陆,不能进入机房),时不时的就挂掉,挂掉了还不知道为何,要多方面联系到管理员,费好几天才能恢复。
因而,5月月赛进行到一半,服务器就这么巧的挂掉了。不过郭小侠发现那时候宿舍的电信网居然有独立IP,果断在本身笔记本上架上OJ,勉强把五月月赛进行到底。虽然五月月赛是纯粹的新人参加,不太小斌斌已然在新人中名列前茅(第一或第二?)。碰巧陈老师让郭小侠简单说一下了解的比较有前景的新人(那时候集训的人数通常是 准主力年级(09)>主力年级(08)>彻底太年轻年级(10) ),因此10级的集训队员选择须要有所考虑。没参加校赛的小斌斌天然破格进入了集训。
这年集训郭小侠特别建议搞了一场“摸底”赛,先看看队员水平。摸底赛出了大量题目,有点马拉松的味道,不过除了最后两三题,基本上没有什么算法,是绝对的新人题。
又一个没有见过的新人遥遥领先拿到了第一,09级的小小苏,校赛那个姓罗的冠军大约是第二吧,小斌斌是否是第三就不记得了。
集训中郭小侠认识了09级姓罗的那个校赛冠军,个子不高,说是小正太吧有有很多胡子,一问年龄吓一跳——26岁。开始郭小侠不相信,不事后来证明确实如此。姓罗的为人挺好,说话是沉稳中带着滑稽,还有那么些霸气,让人信任又忍俊不由,由于种种缘由岁数不小了又参加了高考,不过绝对是正式录取的正规本科生,大学以前就已作多年写程序的工做,工程经验丰富,校赛不少题都没用套路出牌,而是很奇葩的暴力解法居然经过了题目。由于年龄,慢慢的你们都亲切地称之为“罗大叔”。
09级的小小苏校赛时候用的java,貌似c语言作ACM是临时学的,没什么算法经验,摸底赛居然那么厉害,仍是颇有天分的。
集训时候的组队赛小小苏组了同是09级的建军,建军身材笔挺样貌端正,还真有点军人风范。思惟不错,作ACM的风格和小小苏也有几分类似。
10级的小斌斌一直很是活跃,在集训
QQ群里话不少,有时候郭小侠都受不了了直接让他闭嘴。
凌小艺肯定是找工做实习去了,韩小帅也打算找工做,不过实习时间和集训并不冲突,也参加了集训。
按往年状况,主力队员在集训就是组队训练了,但是郭小侠看来看去,状况并不乐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一直安逸的郭小侠没有了解过保研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暑假过完就是大四了,而86+的加权平均成绩在自动化的学霸天地里彻底是被虐成渣的节奏。考研是不怕,就是太累。带着协会忙了这么久,郭小侠又想起了看到罗神福州失利那时,决心继续前辈们要把中南带进世界总决赛的梦想。若是这年ACM能保研,再真正认认真真奋斗一年,这个梦想应该是颇有但愿实现的。
但是看这年的团队,保研谈何容易。由于一年前的辉煌战绩,11年的集训吸引了更多的人,加上协会的多方努力和许多改革,这一年的新人比过去犀利的多,但新人毕竟是新人,这一年的老队员简直是几年来最弱。
勉强还能撑一下门面的,是尚未离开的大象、小曹和小邱这个铁三角,大象只拿过区域赛银奖,心有不甘,小曹N
OIP失利只有二等奖,又打算本科结束留学,搞ACM得奖多点筹码,小邱则但愿拿奖保研。
除了铁三角,看看其余队员,罗大叔作项目多作算法少,比赛发挥很不稳定,韩小帅要找工做要实习,下半年很难静心训练参赛,新人们再牛也是小菜鸟,郭小侠的保研之路堪忧啊。
这一年校队在本部的居多,你们可不想再往铁道跑,而铁道的机房也不必定还能借。眼看区域赛的网络赛即将拉开帷幕,校队找不到地方集中训练,更重要的是找不到地方作网络赛。难道要都呆在寝室里作,用
QQ讨论?
还好网赛是周末,陈老师决定你们带上本身的笔记本,到陈老师的实验室来作网赛。实验室不大,校队一来显得格外拥挤。不过这都不重要,有同一个地方,有网线有电源,有校队,梦想即可以继续。
【小插曲】算法——不是相关专业的同窗可能看这个词会比较郁闷。在编程方面来讲,不能直接理解为“计算的方法”,不过却是能够理解为“让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好比1内猜一个数,我只提示“高了”仍是“低了”,若是从1猜到1,那么若是运气很差的话,数字恰好是1,就要猜1次,而若是先猜500,若是提示低了就猜750,又提示高了就猜625,这样至多猜log2(1)大约不到10次,就猜中了,那么这个策略,就能够理解为一种算法。
郭小侠深知新人才是但愿,比赛经验很重要,必定要让有毅力有决心的新人多参赛,不要有有心奋斗的队员像本身去年那样只能作观众。
省赛临近,郭小侠也开始和新队员进行交流,一方面了解进展,一方面也让新人了解中南ACM的状况,好比关于总决赛,关于梦想。
那天晚上,郭小侠看到了小斌斌的博客——Staginner,解释为“Stay as a Beginner”——副标题赫然写着“我要把中南带进世界总决赛!”
11年的省赛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9月中旬,郭小侠最终仍是带上了充满灵气的菜鸟小斌斌。
“判负圈”“SPFA啊”“不错,基础知识能够”
“单源非负边最短路”“SPFA啊”“还行,知道不止Dijkstra能够作”
“棋盘最短路个数”“SPFA啊”“你怎么什么都SPFA”“我只学过SPFA啊”
我勒个去……
当年赵教眼中的罗神是否是也这么可爱。
省赛一个图论题题目描述数据范围给错,致使数组开小,结果不给RuntimeError而给Time Limit Exceed,一道动态规划明明会作却调代码调到最后没出结果,无奈郭小侠二等奖。
按学校保研政策改革,11年是最后一次省一直接保研。
铁三角做为撑门面的一队,好歹拿了个省一,小邱顺利拿到保研资格。
团体成绩回到了千年老三的位置。
时间不等人,立刻开始准备考研仍是去9月底的大连赛区再搏一把?郭小侠本是纠结的,可是以为,若是不搏一搏,将来回忆这时,必定会感到遗憾吧。罗大叔也但愿经过竞赛保研,因而和郭小侠一块儿踏上了大连的征途。
途中郭小侠了解了更多关于罗大叔的事情,罗大叔13岁开始编程,那年家里买了小霸王学习机,罗大叔发现学习卡里有个BASIC语言,因而就玩了起来……情何以堪,咱们小时候用学习机干什么来着,况且至今不知道白武士的旋风腿是怎么发出来的。。
罗大叔又讲了来长沙上学后继续找了个工做的事,那时在湘雅附近看到个招聘广告,要求有Linux开发背景,罗大叔作了好久MFC,这Linux开发可不熟,赶忙买了本书,国庆节狂看七天,而后去应聘自称有丰富开发经验,和考官对答如流,顺利赢得工做,6一个月,如今已经在长沙买了房,按揭还款中。郭小侠已经听呆了。
比赛前宾馆里,郭小侠又向罗大叔学习了一些面向对象的知识,什么构造函数、析构函数之类,受益不浅,对后来郭小侠竞赛的代码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前说过罗大叔比赛状态是不稳定的,题目对口了爆发起来不得了,题目不对口了也会被虐成狗。大连赛区是郭小侠第一次参加区域赛,了解过前辈的水平和成绩,明白即便是三个本身组队,这个时候的水平想拿银奖也很难。
罗大叔太奇葩了,开场就敲题,不编译就提交,错了两次好歹是经过了。。而后就和最后一题那个全场没队伍作的题掐上了。。
掐到比赛快结束,郭小侠对C题那个动态规划终于有了比较明晰的思路,这是好歹混个铜奖的但愿,拿着键盘敲啊敲。最后5分钟,调试,提交,WrongAnswer。。。调试。。提交。。调试。。提交。。比赛结束。。。省赛就是调一个动态规划没出来,大连依然如此。。。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铁”么,Honorable Mention。
比赛结束后,罗大叔恍然大悟地“噢!~~最后一题tmd看错了,不是个水题”,一旁的郭小侠和另外一个队友那个汗啊……
大连到北京转车,郭小侠退掉了回长沙的票,买了回家的。思考一下吧,接下来怎么办。
若是找工做,9月这时候时间很充足,比罗神伟哥当年状况好不少。
不过郭小侠的父母和郭小侠本人都比较倾向于读研。
读控制类吗?郭小侠一直不喜欢这个学科,当初也是父亲让选的自动化,什么电机拖动、自动控制原理,说难也不难,但彻底不感兴趣。
考计算机?考外校仍是本校?。。。
晚上,郭小侠半发呆状开着一个个网页,看一个个他人的选择,考研的备战历程,偶然小斌斌的头像亮起,随便聊了起来。忽然又想起小斌斌博客上那句话——“我要把中南带进世界总决赛!”——也是本身的梦想。
07级的走光了,08级的不少队员彷佛失去了奋斗的信心,各自散去。若是这一年08级一个不留,09级、10级是否会同样,断层,继续断层,两枚金牌以后,梦想就永远只是梦想了吗?
留下。
何须那么多为何,中南信息院还不至于对不起求学的咱们。留下,为了中南ACM共同的梦想,为了新人们的渴望。
买了次日的火车票,郭小侠回到长沙。
自动化的学生考计算机,这年计算机仍是全国统考,没有中南自主出题,陌生的组成原理、操做系统、计算机网络,郭小侠却以为是那么亲切,好像这些东西上辈子就刻在脑海里同样,是被自动化虐得过久吗,考研专业课的复习,虽然辛苦,可更多的是相见恨晚。
郭小侠边考研,边放心不下ACM协会,由于早就有不少的计划等待实现,即便考研也拦不住。
清华的区域赛金牌选手是大一学生,而咱们每每是大三大四甚至研一,生源咱们是无法改变的,咱们没有高中
OI选手,但咱们能够在大一新生入学的时候告诉他们,大家的大学生活有多一种选择——ACM!
9月中旬,中南的第一次ACM新生宣讲会;
10月,中南的第一次ACM新人赛;
11月,中南的第一次有外校参加的正式月赛;
这过程当中,郭小侠也搞清楚了ACM协会的历史由来,并在学工办从新创建了ACM协会正式档案;
盖公章提供学校官方证实,在人人网开通了认证中南大学ACM爱好者协会公共主页;
创建ACM校内外交流
QQ群,增强与全省ACMer交流(到2013的如今已不止全省,群里还隐藏着一些世界级神牛);
招新,壮大ACM协会;
这一年湘大一队的水平力压全省,你们都很好奇我大中南和湖大何以不及湘大ACM,甚至连湖南惟一进过WordFinal的国防科大也败给湘大。这支队伍固然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努力,可是当看到他们队员博客提到,“赛前训练那几天直接【睡】在机房”的时候,郭小侠眼中的这句话是“赛前训练那几天直接睡在【机房】”
某天,一个身影直奔民主楼院长办公室。
郭小侠找吴院长“喝了个茶”。吴院长态度和善,并表示了对ACM工做的支持,也解释了ACM机房的事情学院也在努力,确实受限于学校的一些条件,但ACM竞赛有机房这一天不远了。
除了大动态,期间小活动也不断,协会组织知识串讲,让刚了解ACM的新人们没必要等到暑假的集训,而是经常能获得ACM前辈的指导,还有真正的相似新人但愿的“培训”的感受,懂的人一句话,顶本身看一个月书。
郭小侠但愿,中南把月赛办起来,办成传统。把宣讲会搞起来,搞成常规。把知识串讲系统起来,帮新人入门。
期间小宇和小易在工做中作了很大的贡献,而小宇也是这一年ACM校队队员,郭小侠打算有一天把协会主席工做传递给小宇。
另外一边,区域赛也在火热进行中,不过火热是别人的火热,11年中南的ACM,除了小邱因为参加保研复试而由大象请开仙出山助阵,在上海赛区作出全场没其余队伍经过的数学神题轰动一时 以外,再无亮点。
省赛团体第三,区域赛二铜,结束了这一年ACM的赛季。
【大大大补丁。。。】
前文说到后面还会提刘汝佳大神,把这么重要的剧情给忘了。
10年、11年、12年,可能还有13年今年,湖南程序设计竞赛的题目是请刘汝佳来出题的,10年的时候伟哥据说这个消息,果断搞来了黑书的各类相关资料。这给二叉树还没搞懂的郭小侠直接看晕了。这时候还没人知道白书已悄悄出版,而一年后拿到白书的郭小侠发现,作完白书的大约350题所学会的算法,面对10年省赛几乎是能够AK的节奏啊!
11年刘汝佳老师来了一趟长沙,在省赛前开了一场宣讲会(教练培训会),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让你们看到了关于ACM更广阔的世界,列举了几个ACM总决赛的题目,也让你们了解到总决赛的题也没有难到咱们没法作。同时也提到,湖南程序设计竞赛要发展,省赛的难度也不会一成不变。11年的题比起10年确实难度有必定提高,至少把作完了白书和10年省赛题的郭小侠打击得够惨。
【小插曲】AK的意思是一场比赛全部题都正确作出,1Y的意思是一道题第一次提交就正确了。
一边考研一边顾着协会的郭小侠,依然抽空作一些ACM题,进展缓慢但至少不至于半年后变得生疏重头再来。深知比赛队友必定要找真正愿意坚持努力下去的,而且尽早肯定,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菜鸟时代的郭小侠找过一些队员但愿组队而被拒绝,现在来找郭小侠组队的人,郭小侠 一 一 婉拒,由于心中已有人选。新人小斌斌和小小苏,虽然这时候还不及经历更多的老人的水平,但郭小侠看获得他们的聪明,看获得他们远超越他人的努力,本身做为助理教练亲自带出的队员,更值得信任。
郭小侠与小斌斌商定,天天小斌斌要完成一份pdf总结,总结当天ACM学习内容,做为督促。小斌斌的进步速度彻底超乎想像,一个又一个算法地攻克,串讲中给新人讲解,给月赛出题,几个月下来已近年末,俨然有了些高手风范。又到一年一度的湖大新人赛,小斌斌果断拿了个冠军,这年奖金涨了?小斌斌拿了200块。。比一年前郭小侠的多诶。。
小小苏倒没这么疯狂,本身作着网上找的分类列表。一次次我的赛,和小斌斌平分秋色,谁得第一都说不定。小斌斌、小小苏、罗大叔、建军一直包揽着校内各种比赛的前四名。
关于下一年的暑期集训,郭小侠已经有了一个大计划,首先就是集训手册的改变。
09年开始存在集训手册,而备受关注的部分就是训练题目列表。
09年题目少而精,数量和类型不足,10年题目有了极大丰富但稍显杂乱,11年题目对10年题目有部分改变,并添加了不少题目,看上去更像直接堆砌,参差不齐,难题、偏题都不适合新人训练。
因而郭小侠开始了一项大工程——对三年集训手册存在的题目和从网上找到的应该添加的算法题目列表,用尽量多的方法解答,并分析思路,对算法和难度进行细致的分类,对题目列表增删改,为每道选上的题目用标准代码格式和比较好的命名习惯、函数封装 完成题解代码,描述解题方法。让集训手册每道题出如今合理的位置,起到应有的做用,符合暑期集训的任务量。题解供新人参考,做为学习的代码模板,可学习实现方法,可总结打印使用,不至于由于知道算法描述殊不知如何用代码实现而阻挡训练的步伐。这项工做也让郭小侠接触了一些曾经不了解的算法,边学边作,寻找最优解决方案。做为集训手册的编写者,了解手册上的每一道题,手册的题目列表才真正有了意义。
2012年
考研初试最难一年(2013计算机有中南自主命题了),复试变严格头一年(这一年开始刷一半,学硕录取10人),郭小侠有惊无险地经过了。小斌斌和小小苏很高兴地给“老大”办了一场组队记念赛。
组队
郭小侠的
QQ头像是Wall-E(机器人总动员,本世纪初皮克斯最优秀动画片),而小斌斌的头像也改为了“清洁工”M-O,因而就拉上小小苏作“电焊工”Burn-E了,队名就取做——CSU_BMW。
真正的组队才刚刚开始,团队配合还有不少不足,年初的大小比赛仍是被虐不断,但队伍的改变让郭小侠本身都以为神奇,就是极强的自适应调整性,比赛一场比一场默契。2010以后,真是久违了小斌斌小小苏这样的选手。
小试牛刀
仍是一年一度的湘潭邀请赛,中南拿了邀请赛第二个冠军(上一次就是10年的罗神了)。而由郭小侠撮合的罗大叔和建军组起的队伍,也拿了第三。
集训临近
这时候余老师也已回国, 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惊天好消息,集训能用上机房了!ACM训练专用机房,负责人是余老师。这意味着中南的ACMer有了本身的家,有了一个基地,一个不用被管理员进行各类限制的本身的地方。要不要去机房睡一夜以做记念呢?。。。
租房
郭小侠和小小苏的宿舍在校本部,小斌斌还在南校,队伍联系并不方便。集训前三我的一合计,就在后湖租了个房。小斌斌高兴地说,暑假能吹空调了!
机房来了
7月,机房装修完毕,余老师把机房和机房交换机柜的钥匙交到了郭小侠手里。回想这么多年,那一刻,郭小侠的心情很复杂。
有白板,有投影仪,有打印机,有指纹签到机,有55台电脑和1个带电脑的讲台,虽然都是08年的旧电脑,但已经很知足,还有两台全新大块头戴尔服务器!!!复杂的心情很快被喜悦代替,几天后即将开始集训。BMW三我的立刻忙活起来。卡线钳网线水晶头螺丝刀白板擦白板笔,郭小侠检查每台机器的网络,查看网线编号对应机器,换水晶头换接口。小斌斌查看不能启动的机器,大概是机器许久没有通电,扣一下BIOS电池就都好了。小小苏研究了机房机器的联想网络同传系统,给机房统一装上了Win7专业版和ACM训练相关软件。。。
忙活一天下来,看着全部机器同时启动,闪动启动界面,进入系统……心中莫名的激动。准备好了,迎接一个不同的集训!、
集训前
郭小侠的“大工程”也将完工,恰好作完毕设,用毕设的标准排版制做了12年集训手册,不断回忆本身的“菜鸟时代”须要什么,不断修改集训手册的内容,并设想着集训的计划,不是枯燥的日复一日的比赛练习,要分组,要讲解,要减小让新人措手不及的比赛频率,还不能本末倒置,把握好度。
集训
集训热热闹闹地开始了,对于BMW三人组来讲,天天的生活是差很少的,安排好新人的训练任务,听“半新人”给新人讲解本身专门学习的特定算法,作练习或阶段性的比赛,中午叫个“小厨房”的外卖,晚上一块儿去“湘厨家菜馆”点个香菇炒肉,茄子炒蛋,简单、忙碌、充实。
暑假长沙的天和10年、11年同样,很蓝,还有很大很大块的白云,很美。
小小苏给集训制做了局域网内的集训主页,让队员们能够查看当天的任务,下载不断更新的算法学习文档。
郭小侠搭建了华科大神Isun制做的开源项目VirtualJudge,能够从不一样的OJ抓取题目放在一块儿作,还能够把某场比赛的Ranklist导入系统,由于Ranklist带有每一个队伍作出某个题目的时间,利用这个能够把Ranklist变成一个比赛动态Ranklist在5个小时中变化的“录像”,把本身训练时候作的比赛的Ranklist与“录像”结合,就仿佛和当年比赛的队伍同台竞技。
集训快结束的某次训练赛,用VirtualJudge,模拟了罗神当年离Final一步之遥的比赛。从始至终BMW一直紧挨着罗神队伍的下面一名。而最后时刻,BMW选择了和罗神当时作的不一样的另外一道题目,是个计算几何。郭小侠完成了这道题目,然而比较无语的是在HOJ提交是WA,但去UVA(西班牙的著名OJ,与ICPC合做做为ACM比赛的题目存档OJ)提交就正确了。“标程没加eps,OJ又不给Special Judge,坑爹”。
【小插曲】eps是指一个很小的10^(-6~-12)的小数,用于修正double的浮点精度。SpecialJudge是OJ中用来经过另一个程序解决问题的多解问题,而不须要人工干预,好比拓扑排序,好比可承受double精度范围。
至少这给了郭小侠很多信心,郭小侠+小斌斌+小小苏的队伍,不弱于罗神+木南+姚总 当年。
校队选拔赛
校队选拔赛从没有过,往年集训都是根据平时频繁的比赛进行综合参考而指定名单。有压力才有动力,凭实力说话才应该是选拔校队的标准,郭小侠在集训一开始就告诉你们,校队要用比赛来选。固然集训期间仍是进行了若干次比赛做为必定的参考。为了不偶然性,最后的选拔赛进行两场,取每场前10名,第一场前10在第二场不计排名,且两场从始至终封榜,第二场结束公布结果。考验的不止是水平,还有心态。
一年来ACM协会各项工做的展开有了显著的收效——校队平均年龄下降,平均水平提升。至少能够保证,这一年刚选出的校队,每一个人都会写线段树……(往年是作不到的,好比当年二叉树都不会的郭小侠)
省赛
按照省赛的规定,研一的郭小侠是不能亲自参赛了。时间在国庆节以后,因而郭小侠为队员们准备了充实的“国庆七天乐”。按照省赛老人带新人的传统,小斌斌、小小苏、罗大叔、建军分别领衔四支队伍。郭小侠从各处找来其余省程序设计竞赛的题目、数据、题解,彻底模拟省赛的环境(省赛用PC^2,年轻队员没什么比赛经历,基本上只知道OJ),七天天天一场标准时间的比赛。
小斌斌和小小苏天天训练之余要作一件事,就是要看个一两集的《轩辕剑》(胡歌那个),这致使的结果是,省赛中南四支表明队的名字是——盘古斧、女娲石、神农鼎、伏羲琴。。。
意料之中?意料以外?建军这边差一点点,拿了二等奖的第一名,因而2012年湖南省第八届"蓝狐杯"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南大学拿了三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第一次【团体第一】!
晚上建军的
QQ签名改为了“这都是命啊!”,有些遗憾和心酸。建军已经成绩保研外校,这句话是真心的对于ACM的遗憾。
罗大叔的保研大业还在坎坷之中。2012年中南取消了对学科竞赛省一直接保研的政策,而大叔的课程成绩尚未进入年级30%,想保研,还要区域赛的银奖以上。
区域赛
BMW三我的除了打了两年酱油的郭小侠,小斌斌和小小苏其实接触ACM的时间并不算久,再好的天分和努力也终究受到时间的限制,为备战区域赛,不得不明确分工去学习算法。因而郭小侠暑期集训进行一半以后就开始专攻计算几何了,小斌斌专搞“冷门”算法(其实不冷门,甚至很热门,只是对于中南这样的ACM弱校,splay、dancinglinks这样的东西基本都是“大后期”),小小苏则搞图论和动态规划(小小苏照着赵教博客的图论列表作了个遍,又学习了各类奇葩图论题,超越当年的赵教仍是应该能作到的)。
按照传统,为了保证当年的成绩,一队通常会去两个赛区。小小苏的女友在杭州上学,小斌斌的女友在北京,恰好也为了两场区域赛之间能隔一段时间,因而选择了中间隔着金华赛区的 天津赛区 和 杭州赛区。
天津
天津赛区争取到了两支队伍的名额,因而郭小侠、罗大叔一行六人开赴天津。
火车上你们也谈论着OJ要不要本身开发一个,郭小侠还想用PHP,小小苏说用java,罗大叔说用C++(C++作网站。。有却是有,效率还比PHP高,郭小侠不得再也不膜拜一下罗大叔)。又谈到来年校赛出题,郭小侠说,咱就出个麻烦点的计算几何,搞个三维凸包,问怎么放平地上高度最小,balabalabala。。。。
天津赛区的热身赛,郭小侠去参加教练会了。
【小插曲】队员参加教练会和教练晚宴也算中南的传统了,陈老师为了节约经费,尽可能让校队能多参加一个赛区,陈老师没有参加任何一场“免费旅游”,比赛都是队员本身去,队长负责处理须要教练的相关事宜,各赛区送的教练礼品陈老师也通常让队员们本身分了(金华的火腿,天津的麻花……)。
教练会完,热身赛没结束,郭小侠也赶过来凑一下热闹,以校队第一高的水题经过率果断切掉一道水题。。。
没想到瞎搞一通,热身赛拿了个第三名。也算个好彩头吧。
次日正赛,一开场小斌斌果断敲起代码,交了一次错误以后赶忙调整立刻就经过了,郭小侠一看题,不用解释也明白了,第一题是判断麻将是否胡牌,这小小苏和小斌斌但是棋牌高手。同场的 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表明队听说不会玩麻将,第一题纠结到下半场。
紧接着郭小侠的水题1Y率不是盖的,两道水题轻松经过。
【小插曲】水题顺利经过对队伍的鼓励性是很大的。ACM赛场上一些不弱的队伍由于水题卡好久而严重影响成绩的案例家常便饭。
小小苏搞着DP,和小斌斌讨论着一个图论,郭小侠发现了计算几何题。
这个计算几何题其实更算是一个高中几何题,郭小侠明明知道结果应该是算一个角度范围的区间覆盖,但就是脑壳迷糊老是想错那个角度的计算方法。
小小苏的DP和那道图论卡了挺久,快要最后一小时的时候郭小侠随便编了点数据,小苏苏发现了DP题代码的问题,居然是一句下标标反了,DP题经过。小斌斌也忽然灵感爆棚,把拿到图论刷掉了。
这时候郭小侠的计算几何代码已经成型,但仍是脑壳迷糊纠结那个角度怎么回事。小斌斌和小小苏继续读题,发现另外一个图论题,小小苏知道模型是什么,也知道这个题……确定作不出来。而小斌斌一声惊喜,想通了一道题的模型,就是陈立杰大神在江湖中流传的后缀自动机!比赛前小斌斌恰好准备了份模版,配合着小小苏的数据,把这道决定金牌的难题切掉了。
【小插曲】陈立杰——高二学生,codeforces全球排名第五,入选国家
OI集训队,发明后缀自动机。多是由于codeforces的排名,高三意外获得google总部的offer。
历史惊人的类似,最后半小时,代码已成型,这道几何题经过,就是WordFinal的入场券。郭小侠调试着代码,明明内心就是那么清楚题目的模型,提交就是那么使人痛苦的Wrong Answer。倒计时。。。比赛结束。。。
小斌斌的小女朋友忽然冒了出来。呃,这工做人员让进的?。。。无所谓了,反正比赛结束了,后面还有杭州赛区。
晚上颁奖前,志愿者告诉郭小侠看到了最终结果,是金奖。
【小插曲。。。这个还要不要插】志愿者——比赛主办方安排的学生为参赛队伍提供咨询和引导服务。
是金奖啊,小斌斌一听到,一会儿抱住了郭小侠。
学校排名第七,金。郭小侠的妈妈发来短信问结果,郭小侠仅有一个字,“金”,这条短信郭小侠的妈妈好久都没有删。
学校排名第七,刷新了中南ACM区域赛成绩记录,跨在了WordFinal资格的线上,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一边的罗大叔很遗憾,为了照顾罗大叔保研,安排参加了两场区域赛,到此为止两铜,罗大叔也要考研了。
回到长沙,天津的题目已经放在了杭电OJ上,郭小侠行云流水地敲完了那道几何题的代码,提交,Accepted!艹……
金华
仍是用VirtualJudge系统,BMW作了一场模拟比赛,新队员小宇、小琦等几个队伍也一块儿作。
郭小侠看到了什么?我勒个去,这不是去天津火车上郭小侠打算出的题么!凸多面体放地上的最低高度,最小阴影面积……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巧的事。
金华的题作的很顺,时间到,BMW赫然出如今模拟Ranklist上第三名。小琦啼笑皆非着说“老大,大家去金华赛区多好”。
小琦是郭小侠在中南大学贴吧发现的,那是11年暑假,郭小侠的妈妈忽然喊郭小侠,说贴吧有个小孩发帖找ACM队友。郭小侠对这种事情是很敏感的,中南ACM很缺这么有主动性的孩子,果断找其加QQ私聊。这个发帖的孩子就是11年入学的小琦,作过N
OIP,物理院。11年集训郭小侠带小琦认识了一下陈老师和校队,小琦很白很帅很腼腆。。。12年进入校队,训练很努力。
训练毕竟是训练,和正式比赛有很大不一样,不过这场训练确实又给郭小侠增添了很多信心。
杭州
杭州的比赛简直是一场惨剧。小小苏开场就发现了几道水题,迅速敲起来,错了若干次,不过好歹是顺利经过了。郭小侠没水题作了,不过惊喜发现有两道计算几何,一道简单的顺利经过,差点拿FirstBlood。另外一道复杂些,换着思路交了6次才经过,不过这道题全场没几个队伍过的,看到YES那一刻高兴地叫了一声。小斌斌的Splay也有了用武之地,也是一个没几个队伍经过的题目。这时候虽然和排名靠前的许多队伍同样是7题,可是不管是远在长沙的看直播的校队和教练,仍是现场的BMW,都看到了Final的但愿,由于两道全场过了几十个队伍的题目,还没作,而经过的两道题目,经过的队伍不多。
【小插曲】FirstBlood——就是dota或者LOL的一血,用在了ACM的比赛中,表示某道题全场第一个经过,2012年华为赞助国内ACM赛事,一血队伍有800元奖金。
造化弄人,一道是能想出的方法要开4GB内存,天方夜谭只好放弃,另外一道是恰好没有作过的一个模型,最后半小时郭小侠和小斌斌才讨论清楚思路,小斌斌线段树更熟练些,就开敲。只过这一题,是进不了Final的,但至少能多保一个金奖。最后5分钟,敲完,本地运行RE(RuntimeError,内存溢出之类问题),找问题,问题在哪,这么熟悉的线段树为何会RE,调试,RE,调试,RE……5,4,3,2,1……比赛结束。
原来小斌斌的女友从北京赶来一直坐在看台上,小小苏的女友也在外面等着。比赛结束,失落。小斌斌和小小苏带女友游杭州去了,郭小侠还要完成教练的工做,参加颁奖典礼。
两道题作出来就是亚军,没作出来就是……银奖的第一名。。。
WordFinal只能期望天津的第七名了,但愿还在。
0九、10两年的大陆Final名额是19个,11年骤然缩减到16个形成大陆委员会的极度不满,那年闹得沸沸扬扬很不愉快但没有改变结果。
12年大陆有22.5个slot(关于slot是否等于名额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分歧,我也不太明白),而大陆5个赛区排名前七的学校订是19个,按照年初亚洲ACM/ICPC主席对大陆委员会的承诺,中南应该能进Final,可是真正结果如何,依然是未知数。
协会
年初,郭小侠已把协会交给了小宇,但依然为协会的工做出谋划策。小宇整理了协会工做,并将4个部门精简为3个。对于这个改变,郭小侠很高兴,高兴看到小宇的行动力,和协会工做分配的更合理化。
宣讲会、知识串讲、新人赛等等,有了一年来工做的积累和专用机房这个大本营,工做进展的更顺利,效果也更好。美中不足的是,11年中南ACM的低谷,也许影响了新人参与ACM的信心。
新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彷佛也不如多年之前。条件好了,为何反而不懂得珍惜了?有时候郭小侠会把这种现象归罪于如今的孩子的娇贵。但却也一直找不到答案。中南再也不像多年之前那个ACM条件不好却英雄辈出的时代,像姚总赵教他们那样坚持、努力、疯狂的队员愈来愈少。前辈们巴不得睡在机房,而现在有了机房,坚持来训练的却寥寥无几。
坚持的人,有,像小琦,小安,小宇等等,可郭小侠以为,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中南有了这么好条件,为何差很少生源(没什么
OI选手)的电子科大一年能有6个金牌队伍,中南却没多少人愿意去为ACM奋斗,去疯狂?!
【补充】杭州赛区那个“4G内存题”为何放弃呢。那道题最直观的思路是将坐标旋转45度后用线段树或树状数组进行统计,但数据量很大,直接开数组要开到4GB,想压缩又很是之麻烦且没有思路。咱们如今用的大多电脑内存条只有2GB,把一台电脑的内存开满跑程序,想一想都不现实。虽然这确定不是正解,但赛后有人写题解的时候,真的就用这方法经过了,缘由是写完代码才去看数据范围,发现4G好大但既然写了就提交一下试试看,居然YES了!一方面是可能题目提供的测试数据并无达到题目描述的极限,也就是实际使用不到4GB内存。另外一方面是,那场区域赛的判题机多是4+GB的。。。
2013年
梦断
1月初,ACM/ICPC亚洲区主席博客公布了2013年亚洲WordFinal资格。
大陆17支队伍进入世界总决赛。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占用大陆名额(在海外赛区取得很优秀的成绩),但在大陆区域赛名次不计,这样杭州赛区第八的复旦成了第七,出于对ICPC的贡献(11年上海赛区主办方,12年成都赛区出题),优先得到世界总决赛资格。这样活生生地把天津赛区同是第七的中南大学挡在了总决赛门外。
伟哥10年曾说过,没什么好抱怨的,若是有实力去拿区域赛冠军,谁也不能让你进不了决赛。
退役
郭小侠在中南ACM经历了好多了,从当年的姚总到12级新来的小遒,足足经历了中南七代ACMer,能说的太多,以致于退役时想写篇文章以表记念却双手放在键盘上敲不出一个字。
蓦然回首,想起三年前填写集训报名表那最后一栏,“刷新中南ACM历史成绩”,作到了,释然了,结束,不过是微微一笑。
小小苏学习成绩很好(拿了国奖?),不用ACM的金奖也保了研,不过忙于比赛,没时间联系学校,保的本校研究生,郭小侠以为收了小小苏的导师是幸运的。
小斌斌是想去北京找女友的,成绩很好保内也不成问题,保外就有点点危险,10级的小斌斌在ACM还年轻,郭小侠一直以为小斌斌坚持ACM一两年,必定超越罗神,况且博客上那句“我要把中南带进世界总决赛”的目标还没实现呢。小斌斌是有点纠结,继续参赛和考研。
新篇章
郭小侠曾问副会长彭小山,小宇以后协会应该给谁呢。当年小琦来协会的时候,副会长彭小山就告诉郭小侠,小琦如今年轻,可是作人很稳,一两年成熟一些以后,是最佳人选。
13年,小宇渐渐把协会的事情交给了小琦。当年郭小侠是协会和训练新人两部分一我的抓,后来把协会交给了小宇,把训练新人交给了小斌斌,现在彷佛协会和训练新人又到了小琦一我的身上。
这一年的新人发展情况仍是有点使人担心,比起小斌斌、小小苏、罗大叔、建军一代,差了很多,也就小琦还有点当年羽翼略丰的小斌斌的影子。老人仍是不能一下都走光啊,小斌斌决定参加下半年的比赛,和小琦组队。
小琦大家加油啊,争取实现小斌斌博客上那句话。
毕业季
转眼又一代人毕业了,毕业典礼上张校长还特意点名表扬了一些优秀的努力奋斗的毕业生,罗大叔也在内,那几天老队员QQ群里都在调侃罗大叔,真遗憾年初结婚没去围观,不过“好父亲”真让罗大叔囧了一下,哪这么快生孩子。。。
——————————
这个帖子的故事到这里差很少就结束了,中南ACM的故事还有年轻人去续写,但愿她的故事将来是辉煌的,嗯,必定是。
——————————
人物后记
姚总:研究生毕业工做,公司我忘了。。
赵教:卡内基梅隆大学Master,留美工做,google公司
木南:本校研究生师从蔡自兴教授,毕业,有读博计划
罗神:本科毕业工做,深信服,深圳
伟哥:本科毕业工做,阿里巴巴旗下(淘宝?),杭州
开仙:本校应用数学研究生在读,(数学院导师,我就不了解了……)
捷:保外,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在读,进入2012微软编程之美决赛,获得腾讯和微软实习offer,如今微软北京实习
杰:考入华南理工,研究生在读,获得腾讯和网易游戏实习offer
大象:本科毕业工做,腾讯,深圳
彭小山:(ACM协会副主席)实习一年,湖大金融直博
韩小帅:(ACM协会部长之一)本科毕业工做,华为,深圳
凌小艺:(ACM协会部长之一)本科毕业工做,腾讯,深圳
小邱:保研本校,师从邹北骥教授,研究生在读
阳仔:考入浙江大学软件院,研究生在读
乐乐:(ACM协会部长之一)教改班保研本校,师从王建新教授,研究生在读,继续为ACM协会作了很多贡献
小曹:已得腾讯实习offer,准备以后出国留学
罗大叔:考研协和医学院失败,保持工做,未放弃考研
建军:保送中科院,今年9月研究生入学
小小苏:成绩优异保研本校,师从王建新教授,今年9月研究生入学
小斌斌:成绩优异,是否保外未知,已得金山实习offer,下半年比赛主要为带新人,不会投入太多时间训练
郭小侠:考研本校,师从邹北骥教授,研究生在读
——————————本帖结束,谢谢观看——————————
中南ACM的历史固然远不止有文中出现的角色,中南ACM的每一步发展,都有着大家清晰的足迹。
谨以本帖记念为中南大学ACM奋斗的那些日子,致全部曾为CSU-ACM共同梦想奋斗的前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