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操做系统引论
1.1 操做系统的目标和做用
1.1.1 操做系统的目标
- 方便性(使用OS指令,避免直接操做裸机)
- 有效性(提升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系统吞吐量)
- 可扩充行(能方便地添加和修改新的功能和模块)
- 开放性(系统能遵循世界标准规范,特别是OSI国际标准)
1.1.2 操做系统的做用
- 做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 做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1.2 操做系统的发展过程
- 未配置操做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 单道批处理系统
- 多道批处理系统
- 分时系统(人际交互,共享主机)
- 实时系统
- 微机操做系统(单/多用户单/多任务)
1.3 操做系统的基本特性
1.3.1 并发
- 并行:多个事件同一时刻发生
- 并发:多个事件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 进程: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做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1.3.2 共享
在OS环境下的资源共享或称为资源复用,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html
目前主要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有以下两种安全
- 互斥共享方式(一段时间内只容许某一个进程访问,称这种资源为临界资源)
- 同时访问方式(容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微观上, 交替)访问)
1.3.3 虚拟
在OS中,把经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网络
1.3.4 异步
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动的。架构
1.4 操做系统的主要功能
- 处理机、存储器、IO设备、文件的管理功能
- 操做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 现代操做系统的新功能
1.5 OS结构设计
1.5.1 传统操做系统结构
- 无结构操做系统
- 模块化结构OS(模块--接口法,划分子模块)
- 分层式结构OS(系统效率下降)
1.5.2 微内核OS结构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因为它能有效地支持多处理机运行,故很是适用于分布式系统分环境,当前比较流行的、能支持多处理机运行的OS,几乎所有都采用了微内核结构。并发
参考:异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