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0日,云栖社区上线。2018年12月20日,云栖社区3岁。
阿里巴巴常说“晴天修屋顶”。
在咱们看来,寒冬中,最值得投资的是学习,是增厚的知识储备。
因此社区特别制做了这个专辑——分享给开发者们20个弥足珍贵的成长感悟,50本书单。
多年之后,再回首2018-19年,留给咱们本身的,除了寒冷,还有不断上升的技术能力与拼搏后的成就感。程序员
12月24日,从身边熟悉的开源系统开始,用过才能更好理解代码。这是咱们送给开发者的第3个感悟。数据库
正研,社区HBase社群大V。在他的博文中,能够清晰看到经验的积累。设计模式
杨文龙(正研)
阿里巴巴存储技术事业部技术专家
Ali-HBase内核研发负责人
ApacheHBase社区Committer&PMC成员
对分布式存储系统的设计、实践具有丰富的大规模生产的经验架构
有些人一直想去学习热门开源软件的代码,但其实不如从身边熟悉的开源系统开始;
由于只有用过,才能更好地理解代码,
只有带着实际生产的问题去看,才能明白为何要这样去设计架构。
反过来,只有从源码级理解这个系统,才能在使用过程当中避免采坑。框架
推荐的书单分布式
《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
《HeadFirst设计模式》学习
12月21日,使命感与开放心态,是咱们送给开发者的第2个感悟。大数据
德歌,江湖人称德哥。PG大神,在社区拥有6500+位粉丝。三年来,他沉淀在社区的博文超过2000+篇。还记得社区刚成立时,有位开发者在博文后留言“我一直认为PG是小众数据库,没想到社区有这么多干货。” 三年过去,PG的地位一直在上升,云栖社区PG钉群也已经超过1000位开发者在一块儿交流讨论。阿里云
周正中(德歌)
PostgreSQL 中国社区发起人之一,PostgreSQL 象牙塔发起人之一,DBA+社群联合发起人之一,10余项数据库相关专利,现就任于阿里云数据库内核技术组。spa
学习第一要有使命感,第二要有开放的心态。使命感是技术为业务服务,结合业务一块儿创造社会价值,有使命感才能让你坚持下去,遇到困难时不容易被打倒。开放是在扎实的技术功底之上,跳出纯粹的技术从生态进行思考,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好比行业生态中重叠部分,盟友与竞争关系,问题及补齐办法等,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国家和国际形势,分析背后缘由,在将来技术方向决策上避免逆流行舟。
推荐的书单:
《PostgreSQL实战》
12月20日,场景中学习,这是咱们送给开发者的第1个感悟。
在这篇《程序员的成长路线》里,阿里基础设施负责人毕玄结合本身的经历跟你们讲述了他在各个角色上成长的感觉。在他的职业经历中,在成长方面经历了技术能力的成长、架构能力的成长,以及如今做为一个在修炼中的技术 Leader 的成长。其中技术能力和架构能力的成长是全部程序员都很须要的,值得全部正为职业发展而迷茫的技术同窗细细品味。
林昊(毕玄)
阿里基础设施负责人
阿里巴巴HSF、T4创始人,HBase负责人
主导阿里电商分布式应用架构、异地多活架构、资源弹性架构升级
程序员,要寻找甚至创造场景来学习相应的技术能力。正如学Java通信框架,尝试基于BIO/NIO写一个,而后对比Mina/Netty,看看为何不同;学Java的内存管理,尝试写程序去控制GC的行为。书籍外,更建议翻看源码,结合场景才能真正理解和学会。个人职业经历是技术能力成长、架构能力成长和正在修炼中的技术Leader的成长,三条路线均可发展,没有孰优孰劣,兴趣、我的优点还是最重要的。
出版的图书:
《OSGi原理与最佳实践》
《分布式Java应用:基础与实践》
推荐的书单:
《硅谷之谜》
《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从新定义将来》
预计更新到1月20日,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