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着17年的的尾声,在元旦回家的动车上匆匆忙忙写下这篇文章,就像17年同样时光老是过得很匆忙。本身都猝不及防,上半年还在学校呆着,转眼就工做大半年了。有些话不便说,很差说,那就把他记下来,也算是给本身一个告终,也算是给18年一个规划吧。前端
17年初,还在学校一边认认真真的琢磨JAVA,一边在应付春招的到来,JAVA面试宝典记得滚瓜乱熟,那段时间本身压力很大,当我进入了JAVA这个世界,我发现本身要学的东西绵绵不断,好奇心促使我去接触一些新鲜的知识,每每是本身研究到一半就想打退堂鼓,由于以我当时的知识量的确很难,可是心里又告诉本身不能放弃,就这样一直钻研,一直受虐的辛酸历程,好在那段时间我能静下心来,不急不躁,天天看看视频,本身晚上一我的敲着代码,沉迷于编程的世界中,天天很累可是很充实。linux
就这样到了3月份,本身通过一个学长的推荐,十分有幸的进入了武汉金银湖电信基地实习,部门人比较多,各个领域的大神都有。在那跟着项目经理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邮储O2O,使用的技术也是很经常使用的SSM,在这段实习过程本身也知道实际项目开发的大体流程,项目经理分配的任务也比较简单,天天写一二个接口,使得本身对Spring MVC以及Mybaits的运用更加熟练,项目中使用到许多本身不曾接触过的东西,如使用lombok简化代码,使用内部类封装数据,使用Mybaits分页插件,以及如何和测试、前端等人员一块儿沟通等。至关于个人启蒙老师通常,使我对工做再也不感到畏惧。实习到了5月,这个5月也是我17年过的最焦躁,最不安,最彷徨的6月,6月的毕业设计,导师管的比较严(如今才感觉到老师浓浓的爱),每周要去实验室找导师两次,其余同窗都请假回学校安心的写论文了,当时邮储项目也比较忙,本身没跟主任开口请假,因而天天中午骑车去学校找导师,导师也是很负责,每周3周5中午都在实验室等着我,饭也来不及吃(谢谢老师),就这样一边工做,一边作实验,一边写论文,室友都请假回学校了,我天天下班回学校(实习地点离学校较近)他们都在玩游戏,致使本身那段时间休息情况很差,本身工做状态也有所降低,平时有时间的话本身都会琢磨一下项目。直到6月一件事情改变了我,6月,邮储项目基本告一段落,部门开始闲起来,本身开始还能坚持学习,可是当你周边的人都开始无所事事的时候,我本身定力也不足,本身也开始静不下心来去研究代码了,天天回到学校看到室友都在玩,本身内心感到那颗高傲的心也一沉在沉,感受不值得。大学最后的一个月还在工做,而工做是我从此一直的生活。越想越焦躁不安,随着部门开始闲起来,我也静不下来了,6月中旬辞职了。第一,本身想给本身的校园生活画个完美的句号,来一次毕业旅行。第二,我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想体验一下“码农”的生活,给本身更大的压力成长快点。6月下旬和女友一块儿去了云南玩了一个星期,随着毕业旅行的完结本身的校园生活算是结束了。程序员
7月,离开呆了4年的武汉,来到了上海,单位是私企,我接触到了跟实习时彻底不同的工做方式。咱们三我的完成了一个完整的项目,所谓的完整项目就是从需求-》设计-》构建-》生成-》测试-》搭建-》培训-》维护 整个流程,项目开发周期15天,一个项目分红三个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本身独立的页面系统。本身花了一天时间,将项目架子搭好(公司以前一直用的SSH,领导想从这个项目开始换框架)也算是对个人一个考验吧,花了3天时间写页面,页面写的彻底没有章法,基本上是达到效果就行,对于兼容性,颜色美观,本身也没概念,没有人能帮你,一切都考本身。这15天去熟悉公司积累的技术,而且设计了领域也算我以前彻底不懂的(数据安全),登陆使用KEY(也就是数字证书),生成私钥,公钥,加密解密,使用静态页面(公司以前是用JSP),AJAX数据交互,redis作缓存,使用loadrunner作性能测试,使用自定义注解校验,使用Oauth2.0,使用短信网关,使用JAVA定时任务发送邮件、PDF回执等等。这15天作的事情比实习3个月作的事情还多,说的绝不夸张,本身成长的也很快。彻底没有时间去考虑其余的事情,内心天天想的就是解决问题,解决问题。15天过去了,项目初版开发完毕,本觉得总算能够休息会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项目战线远不止15天,而是持续到了如今。页面风格改了3次,3套页面,从新来。因为数据库表设计缺陷,没法知足需求其中对数据大改一次,至关于推翻重写。客户本身对需求不太明确,线下办理(3个模块分别为:受理点线下、受权人线上、管理员后台管理)受理点新增接入高拍仪,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对接多源认证平台,新增办理申请表下载,PDF回执单下载、热敏纸打印回执等等太多太多的改动,我才发现一个项目并非那么简单,作项目有明确的业务需求是多么重要,以及项目的可扩展性,可变性,可维护性对一个项目是多么重要。就连咱们的客户都说,大家是我见过作事情最快的人了(可能跟客户所处单位有关,国企),到了项目临近上线,去客户的机房搭建环境,部署项目都是咱们2我的(一个同事开发1一个就抽去其余项目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又接触了许多关于linux的知识。不少事情就是这样,只有你本身去作了(得把握机会),才会懂得其中的酸甜苦辣。面试
11月,本身空余时间变多了些,买本了《TINKING IN JAVA》“神书”,开始觉得这个很简单,JAVA基础罢了,当我看到200页的时候,看不下去了,看到许多地方都似懂非懂,做者写的很好,将空乏的知识讲成生动的故事,可是,他故事是相互关联的,一个个的demo,我看了这段demo在后面又说起的时候,我就全然不知了,又要往回翻,而且做者跟其余的书籍不同(JAVA疯狂讲义)不是一条条的讲知识点,而是涉及到的是不少经典的面向对象思想(简答而难懂)以及设计模式,这本书不建议这样木讷的看,要边敲代码边看,如今看了一半,也把他搁置在一旁了。往往回家打开书,看不了一个小时就闭上,没那个定力。redis
12月,放弃了《TINKING IN JAVA》发现了新的大陆,微信公众号,这也是得益于同事的推荐,记得关注的第一个JAVA技术公众号就是“程序员小灰”,他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JAVA、算法,通俗易懂,而且他不用像书籍同样记住以前看过的内容,分段学习,随时随地学习。因而我陆陆续续关注了许多公众号“阿里技术”、“前端大学”等等,须要的同窗能够找我。算法
展望18年数据库
1)看完《TINKING IN JAVA》(花了钱的,必需要看完)编程
2)看完《大话设计模式》设计模式
3)看完《轻量级JAVA EE企业应用实战》(对Spring很感兴趣)缓存
4)一个月写两篇博客
5)学习Spring Boot
6)学习VUE
于上海 2017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