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这是你在阿里的第184天。跨域
入职阿里整整半年了,真是快啊,想一想本身这段时间的成长,和时间不成正比,有点沮丧。框架
今天,整个大组也作了S1 Review,总结本身的得与失,我在总结中的一句【感受本身的技术退步了】引发了同事们的大笑和本身的恐慌。分布式
下面,从几个方面总结下我这半年的感觉。学习
在咱们团队,平时讨论最可能是业务,而不是技术,周边的团队亦是如此。大数据
即便这样,半年时间,我对业务的理解也仍是牛九一毛,业务的复杂度可见一斑。阿里云
我在阿里云智能业务板块-销售运营线,前3个月作一些平台和智能相关的技术底座,后来由于业务调整,开始作阿里云交付域的系统,慢慢开始接触实际的业务。设计
销售运营线的系统主要面向toB,业务流程和周期特别长, 业务形态也特别复杂,须要不少的系统和业务实体去支撑。中间件
因此,团队很强调对业务的理解、对全流程的理解,只有这样,才可能去更好地支撑业务,而不是闭门造车自嗨。项目管理
另外一方面,阿里有很规范、很明确的考核制度,重视在业务和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若是作得事情没能给业务和团队带来确实的价值,也只是一个精彩的过程而已。开发
S2,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业务,为业务S2的目标奉献本身的力量。
阿里云的中间件太丰富了,系统间调用方案、监控报警方案、分库分表方案、工做流方案(特别赞)、限流降级方案、灰度发布方案、跨域调用方案、统一调度方案、分布式消息、大数据处理、数据智能平台等等。
另外,有一套统一的集成框架,使集成上面的中间件特别方便,有统一的项目管理、变动管理、发布平台,多人协做、多需求同时开发很方便。
因此,在设计技术方案时,有了这些底层组件的支持,会更快捷、更自信,实现起来也是。
我所说的快,是业务变化快,为了适应业务的变化,人员组织结构变化也快,我来了半年,已经换过一个leader了。
整个部门也有业绩目标,老板们也是一直在追赶着。
业务、产品、研发都要跟上这个节奏,感知这个变化,有明确、统一的目标,才能往一个方向使劲,否则会被甩在身后。
我已经被甩了很远了,从个人体感,感受业务和产品也没想的太明确,都要加油啊。
S1,花了很多时间在理解业务,学习框架和中间件的使用,但在新技术的学习、底层技术的学习上,怠慢了不少,因此感受本身的技术退步了。
S2,会结合业务,深刻了解一些技术,探索阿里更多丰富的中间件,特别是数据智能相关的,应用到项目中;
说了这么多,更多地仍是鼓励本身好好加油,不要怠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