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算法有不少,好比论询、随机、加权轮询等。那如何才能实现一个会话粘滞(session sticky)的负载均衡算法呢?也就是说,咱们须要在同一个客户端上,把在一次会话中的全部请求都路由到同一个服务器上。算法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维护一张映射关系表,这张表的内容是客户端 IP 地址或者会话 ID 与服务器编号的映射关系。客户端每次发出请求时,就从映射表中查找到对应的服务器编号,而后再请求该编号的服务器。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也有几个弊端:数据库
若是借助哈希算法,咱们能够对客户端 IP 地址或者会话 ID 计算哈希值,将获得的哈希值与服务器列表的大小进行取模运算,获得的值就是应该被路由到的服务器。这样,咱们就把同一个 IP 过来的全部请求,都路由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上。后端
若是咱们要处理 1T 的日志文件,来统计用户的搜索关键词特性。显然,一台机器不只内存不够,并且处理速度也会很慢。所以,咱们能够先对数据进行分片,而后采用多台数据处理的方法,来提升处理速度。缓存
咱们对读出的每一个搜索关键词用哈希函数来计算哈希值,而后再和机器总数 N 取模,最终获得的值,就是该关键词应该被分配到的机器编号。这样,同一个关键词就会被分配到同一个机器上,每一个机器会分别统计关键词出现的次数,最后再把结果合并起来。服务器
在 哈希算法上 中,咱们介绍了如何应用哈希算法构建散列表来判断图片是否在图库中。但若是图片数量很是多的话,咱们就没法在一台机器上创建散列表。session
这时候,咱们就能够仿照上面的思路,将数据进行分片,而后采用多机处理。咱们对图库中的每张图片计算惟一标识,再和机器总数 N 取模,获得的值就是应该被分配到的机器编号,而后咱们把惟一标识和图片路径发往对应的机器构建散列表。数据结构
当咱们要判断一张图片是否在图库中的时候,咱们经过一样的哈希算法,计算这个图片的惟一标识,再和机器总数 N 取模,而后就到对应的机器中去查找。负载均衡
如今互联网面对的都是海量的数据、海量的用户,为了提升对数据的读取、写入能力,通常都采用分布式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好比分布式缓存,咱们须要将数据分布在多台机器上。分布式
该如何决定某个数据该放到哪台机器上呢?咱们能够借用前面数据分片的思想,即经过哈希算法对数据取哈希值,而后对机器个数取模,而后做为该数据应该存储的缓存机器编号。函数
可是,若是数据增多,原来的 10 个机器已经没法承受了,咱们就须要进行扩容,好比扩充到 11 台机器。这时候,麻烦就来了,原来的数据是经过 10 来取模的,如今须要按照 11 来取模,一样的数据就会被分配到不一样的机器上去了。
所以,全部的数据都须要从新计算哈希值,而后搬移到正确的机器上。这样就至关于缓存中的数据一会儿就都失效了。全部的数据都会穿透缓存,直接去请求数据库。这样就可能发生雪崩效应,压跨数据库。所以,咱们须要一种方法,使得在新加入一个机器后,并不须要作大量的数据搬移。
一致性哈希算法。假设咱们有 K 个机器,数据的哈希值的范围为 [0, MAX]。咱们将整个范围划分为 m 个小区间(m 远大于 K),每一个机器负责 m/K 个小区间。当有新机器加入的时候,咱们就将某几个小区间的数据搬移到新机器上去。这样,既不用所有从新计算哈希值,搬移数据,也保持了各个机器上数据数量的均衡。
获取更多精彩,请关注「seniu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