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把Ubuntu 8.04 LTS 给
下载下来了,不过直到昨晚才有空把它装上,以后抽空断断续续捣鼓到如今。安装耗时很短,却是安完后碰到了一些问题。恩,写一下本身的配置经历和一些体会吧,也许对一些
朋友仍是会有帮助的~
下面这几部分我是按本身安装、配置的实际顺序写的,貌似确实没什么
系统性,看起来有点乱乱的,惭愧
分区:
因为
硬盘空间紧张,因此只分了不多量给Ubuntu 8.04 LTS,两个分区,一个swap 512M(其实我本来打算分更少的), 另外一个7.4G格成了reiserfs格式,挂栽点 /,即根目录。安完后7.4G分区只用了2G+。
安装后的配置:
更新源
http://help.ubuntu.org.cn/Template:8.04source,依本身实际
网络状况来选择吧
多系统引导
安装时Grub默认被写入MBR,这样重启后由grub来负责初始引导,多系统引导没任何问题。固然若是要修改启动时的等待时间,能够终端下sudo gedit /boot/grub/menu.lst,把timeout值改为本身但愿的值(秒),好比2或3。
另外,若是是ubuntu和windows共存,在win用
光盘重装以后,MBR的引导代码通常会被改写,若是以前grub被装在了MBR,那这样就丢失了grub。你能够选择把grub恢复到MBR,也能够考虑由windows的引导管理器负责初始引导,对于后面这个我在水区发过一个帖子:
http://bbs.pcbeta.com/thread-267119-1-1.html
【随手写了一下本身三系统(Vista+
Mac+Ubuntu)的引导创建:
不知为何,在给别人推荐时我老是说用grub来负责这些系统的初始引导,不过到本身头上来,我却仍是打算由Vista的bootmgr来接管。
因而在安装Ubuntu前,用dd把MBR前446字节给备份了下,
安完后重启进了ubuntu,再用dd把如今MBR的前446字节备份了下来,备份
文件名就叫Ubuntu好了,
dd if=/dev/sda of=/路径/Ubuntu bs=446 count=1, 其实本质上是备份了grub。
而后把以前用dd作的备份给写回MBR,dd if=/相应路径/MBR of=/dev/sda bs=446 count=1。这样重启后就进了Vista。
接下来就是在vista下给Ubuntu建启动入口了。
这里稍微说下,不少兄弟在组Vista和
Leopard双系统时是采用的tboot方式,也就是由vista的bootmgr接管初始引导,加入了tboot、ntldr和boot.ini三个文件来完成Leopard的引导。
事实上,Vista下用tboot引导Leopard是不须要ntldr和boot.ini的,tboot(能够认为是dd出来的启动扇区)直接能够由Vista的bootmgr来加载,何须还要在这中间再插上ntldr和boot.ini呢?
因此在vista下给Ubuntu或Leopard建启动入口操做是同样的:
把dd出来的Ubuntu或Mac(我把tboot更名成Mac了)文件扔到vista的bootmgr所在分区,硬盘上第一个活动分区,通常就C盘吧,
管理员身份
运行cmd,接下来
bcdedit /create /d "Ubuntu"(或者"Mac OS X", 多启动
菜单上显示的名字,随意咯) /application bootsector
把获得的GUID复制下来,须要输入的时候直接粘贴就行:
bcdedit /set {GUID} device partition=C:(dd出来的Ubuntu或Mac文件所在分区)
bcdedit /set {GUID} path \Ubuntu(或\Mac)
bcdedit /displayorder {GUID} /addlast
这样就OK了,三系统启动菜单达成。这样只要备份下dd出来的Ubuntu就不怕Windows重装(非
ghost方式)时重写MBR而进不来Ubuntu了。
PS: 把Vista换成XP也是同样,只不过不是用bcdedit改BCD,而是用记事本改boot.ini,这个过程更简单。】
N卡驱动安装
个人是Nv 8系移动卡,86M GT gd3。若是是在Ubuntu 7.10下,启用受限驱动管理器中的N卡驱动就OK了,系统
自动会安上 nvidia-glx-new;不过在8.04 LTS下,若是使用系统自带的受限N卡驱动,图形
界面就会花屏,不知道其余朋友有没有碰到这个问题,若是没有那就能够无视下面这一部分了。
若是受限N卡驱动有问题,那就须要禁掉它而后上NVIDIA的
官方linux驱动了,
地址:
http://www.nvidia.cn/object/linux_display_archive_cn.html,下一个下来,解压就解到桌面吧,更名nv.run
最新的两个官方驱动是173.08和171.06.01
我安装的是173.08,由于安上171.06.01一样会白屏/花屏
安装过程:
备份xorg.conf:终端下sudo cp /etc/X11/xorg.conf /etc/X11/xorg.conf.backup,以防万一
安装内核头等文件,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linux-headers-`uname -r`
确保没有nvidia-glx(-new), 不清楚的话直接sudo apt-get remove nvidia-glx nvidia-glx-new
备份linux-restricted-modules-common:
sudo cp /etc/default/linux-restricted-modules-common /etc/default/linux-restricted-modules-common.backup
sudo gedit /etc/default/linux-restricted-modules-common,在最后的引号里加入nv nvidia_new,禁用受限N卡驱动
sudo /etc/init.d/gdm stop,按ctrl+alt+F1进入终端机
sudo sh /home/jerry/Desktop/nv.run, jerry是个人用户名
基本上全yes下来,安装完毕
sudo /etc/init.d/gdm restart或者sudo restart,开始享受Ubuntu的绚丽特效吧
自动挂栽Windows分区
不知道是否是只有我碰到了这个状况,就是系统启动时除了移动硬盘外其它Windows分区都没有被挂载,桌面上没有一个本地硬盘分区,Rhythmbox里面的音乐大多missing了。。。
自动挂载很简单,只要修改/etc/fstab就好了,在这里我选择了用UUID来标识分区,
ls -l /dev/disk/by-label,看到了卷标和sdxx(sda一、sda二、sdb1或hda1等等)的对应
ls -l /dev/disk/by-uuid,sdxx和UUID的对应
sudo gedit /etc/fstab,把本身想要系统自动挂载的分区(sdxx)的挂载信息加到了fstab最下面,格式以下:
分区的UUID 挂载点(好比:/media/分区卷标) 文件系统类型(好比ntfs等) 挂载选项
好比个人一个分区,sda8,卷标是Media,UUID是5458DFB558DF93D8,格式ntfs,因而就加了下面这行到fstab中:
UUID=5458DFB558DF93D8 /media/Media ntfs utf8,umask=007,gid=46 0 1
另外一个fat32分区,卷标JERRY:
UUID=4E26-625F /media/JERRY vfat utf8,umask=007,gid=46 0 0
固然你也能够本身更改挂栽点、选项、dump和pass
媒体播放
我把音乐文件的默认打开方式设为了Rhythmbox
PS:若是只是听mp3的话,新立得里安上gstreamer0.10-fluendo-mp3足矣
视频的默认
软件我选择了mplayer(固然先在新立得里把它给装上了)。去
这里下载了解码包(codec package), 解压到桌面,把夹子重命名codecs后sudo cp -rf移到了/usr/lib下。
不过在终端下以命令行运行mplayer时发现缺乏依赖,打开新立得安上libstdc++5就行。
另外,还发如今加载codecs里的文件时出现了权限问题,我索性把codecs的权限给改了:
chmod -R 777 /usr/lib/codecs
如今mplayer已经能够正常播放rmvb等文件了,但在终端下播放wmv文件时发现
程序试图加载/usr/lib/win32/***,而后由于路径不存在致使error,因而又新建了一个symbolic link:
ln -s /usr/lib/codecs /usr/lib/win32,如今没问题了。
PS:SMPlayer这个mplayer前端也挺不错: sudo apt-get install smplayer
SCIM
我在安装时选择的English,重启进ubuntu后并无在
语言支持中加入
中文,这时候SCIM没
办法调出,因而又得进终端了:
安装im-swithc和SCIM智能拼音,sudo apt-get install im-switch scim-pinyin
而后im-switch -s scim -z default
sudo gedit '/usr/lib/gtk-2.0/2.10.0/immodule-files.d/libgtk2.0-0.immodules'
把 “ko:ja:th:zh” 替换为 “en:ko:ja:th:zh”
Ctrl + Alt + BackSpace重启X
最后
设置了一下SCIM:
前端-全局设置,键盘布局里选择了English(US),Tigger栏只留了Control+Shift_L, 这样比较符合我在Win下面的输入法切换习惯
键盘布局里没勾选"将预编辑字符串嵌入到客户端窗口",这是为了在必定程度上
解决输入框不跟随光标的bug
IM引擎-全局设置里除了智能拼音我一个没选,这样输入方式就只有英语和智能拼音咯。
另外作了点额外设置,可有可无的,不罗嗦了
固然,若是你以前在语言设置里勾选了中文而后由系统进行了相应下载和更新,那么配置SCIM就更简单咯。。
触摸板问题
在个人本子上存在触摸板问题。用触摸板移动
鼠标时鼠标指针乱跑,在特定程序上触摸板还会致使很是头大的后果。在终端下dmesg | grep i8042,有这么一条输出:i8042.c: Detected active multiplexing controller, rev 1.1.
编辑menu.lst以后问题解决:sudo gedit /boot/grub/menu.lst, 在Ubuntu 8.04, kernel 2.6.24-16-generic这一启动选项之下的kernel行的末尾加上了i8042.nomux=1,也就是这个样子:
kernel /boot/vmlinuz-2.6.24-16-generic root=UUID=1a9a81c2-ce5a-4751-a9f5-829251ae4d7b ro quiet splash i8042.nomux=1
&65279;
额外设置:
更换了rt内核
使用real time内核时,系统的进程管理和使用generic内核时稍有不一样,时间片更短了,不过进程切换增多。很多人说在应用程序启动
速度等方面感受到了改善,不过我用到如今还没发如今普通使用体验上和以前有什么明显不一样。
rt内核的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rt, 而后sudo gedit /boot/grub/menu.lst,给rt内核启动选项(Ubuntu 8.04, kernel 2.6.24-16-rt)下的kernel行加上了以前给generic内核启动项加上的信息:i8042.nomux=1。
重启后能够看到rt内核的启动项了。
声卡、显卡驱动在安装rt内核后的从新配置
显卡驱动安装:
下载rt内核的内核头,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headers-`uname -r`,而后按以前的步骤重装了N卡驱动。
声卡驱动:
sudo -i
apt-get install alsa-source
cd /usr/src
tar xvjf alsa-driver.tar.bz2
cd ./modules/alsa-driver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snddevices
modprobe snd-hda-intel
到这里,我又听到了声音。不事后来出现了失声的状况,因而在终端里sudo asoundconf set-default-card
Intel,问题解决。你能够先用asoundconf list看看声卡状况,好比个人所列出来的是Intel。
另外,你也能够在./configure以前看看/usr/src/modules/alsa-driver目录下的INSTALL文件里的相关安 装说明。你能够给configure加上选项,好比./configure--with-cards=hda-intel,即指定声卡hda- intel。最后一步的格式是modprobe snd-***,个人是SigmalTel STAC9228(HDaudio),因而把***换成了hda-intel。你能够到/usr/src/modules/alsa-driver /modules下面看看应该用什么来代替***。
安装完毕后能够删掉alsa-driver的源文件:
cd /usr/src
sudo rm -rf ./modules/alsa-driver ./alsa-driver.tar.bz2
我选择的部分软件(我的偏好)
下载工具
http/ftp协议:axel + DownThemAll!
系
统自带的wget不错,不过我更喜欢支持多线程的axel。sudo apt-get install axel安上它后就能够在终端里使用了,经常使用的命令:axel ?n x url, 即下载url对应的文件,最大线程数设为x.
另外我还装上了firefox的DownThemAll!插件,感受这个多线程下载工具也挺不错。
Bittorrent:Deluge
我使用BT的频率比普通下载要高的多。8.04集成了transmission,不过我仍是卸掉了它改换了Deluge:sudo apt-get install deluge-torrent, 速度不错,至少在我如今这个带NAT网关但作不了端口映射、没UPnP支持的内网环境里让我知足了。
eMule: amule
sudo apt-get install amule,不过有不少人更喜欢mldonkey或wine+emule。
RAR解压缩
sudo apt-get install rar unrar
固然,rar不是免费软件,unrar的免费版也不能解压某些版本的rar文件,因而我选择了使用p7zip-rar:
sudo apt-get install p7zip-rar,接下来在.rar文件的打开方式中选择了7z,命令行我改为了/usr/bin/7z e -o/home/jerry/Desktop/New,把这个打开方式设为了默认,这样双击.rar便是把它解压到桌面上的New文件夹里。固然,7z的 参数能够根据须要来修改。
辞典软件:星际译王
对StarDict挺满意的,sudo apt-get install stardict
而后到这里下载了几个本身须要的词典:
http://stardict.sourceforge.net/Dictionaries_zh_CN.php
解压下载来的词典包,而后移动到/usr/share/stardict/dic里面就OK了
用默认的Evince阅读PDF时出现乱码:
sudo apt-get install poppler-data
挂载卸载ISO工具:Gmountiso
sudo apt-get install gmountiso
截图工具:自带的gnome-screenshot和GIMP Image Editor
应用程序-附件-Take Screenshot能够截全屏和窗口,
而GIMP Image Editor(文件-Acquire-Screenshot)能够用来截取矩形区域
IM客户端:Pidgin, EVA
Pidgin很简洁,并且支持不少IM协议,能够用来登陆MSN、QQ、AIM。。。
对于登陆QQ,我选择EVA,我的感受它如今是个近乎完美的QQ客户端
VirtualBox:
除了新立得外,你也能够到下面这里去下载适合本身平台的Virtualbox:
https://cds.sun.com/is-bin/INTER ... 1.6-G-F@CDS-CDS_SMI 安装完了记得:sudo usermod -G vboxusers -a 你的用户名 另外,为了解决键鼠捕捉问题,你能够: sudo apt-get install scim-bridge-client-qt 而后im-switch -s scim-bridge 这样通常就不会有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