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弹性布局方案lib-flexible研究

1. lib-flexible不能与响应式布局兼容

先说说响应式布局的一些基本认识:css

响应式布局的表现是:网页经过css媒介查询判断可视区域的宽度,在不一样的范围应用不一样的样式,以便在不一样尺寸的设备上呈现最佳的界面效果。典型的例子是,有一个商品列表页,应用响应式布局后,可能在pc上是用4列展现,在平板上用3列展现,在手机上只用1列展现。这种布局的最大好处就是节省人力、资源和时间,因此不少公司都喜欢用。而响应式布局有两个必须的要求:html

1)是viewport的设置,width跟initial-scale要采用以下配置,保证viewport的宽度与device width相同:node

2)是要利用media query,针对不一样的width范围,编写不一样的css,好比bootstrap:android

须要注意的是:第(1)个要求提到的device width与media query里面的device-width属性表达的意思有些区别:第(1)个要求提到的device width在移动设备下指的是设备的宽度,可是在pc下指的是浏览器可视区域的宽度,好比下面这个网页,我把浏览器窗口缩小,而后你看它viewport里尽管已经把width设置成了device-width,可是网页大小却不是个人桌面的分辨率宽度(设备宽度):web

image

media query里的device-width属性,始终指的是设备的宽度。因此响应式布局的媒介查询要用width属性,不用device-width属性,由于在桌面设备下,把浏览器窗口缩小的时候,device-width并不会发生改变,当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就看不到响应式的效果。chrome

再来看lib-flexible的特色:bootstrap

lib-flexible在适配的时候会修改viewport的initial-scale,致使viewport的width不等于device width。这是采用lib-flexible,在iphone6 plus下适配后,自动添加的viewport设置代码:浏览器

在这个viewport的做用下,网页的缩放系数为0.3333333333333333,iphone6 plus的device width为414个不缩放的css像素,通过缩放以后,viewport的width等于device width / 0.3333333333333333,为1242个缩放后的css像素,远远大于device width:app

image

假如你的网页想同时使用响应式布局和lib-flexible,而后你写了一个媒介查询,须要在1024px以上的分辨率(桌面设备)呈现某个特殊样式(代码仅仅是为了举例):webapp

会发现这个页面在iphone6 plus下也会应用到该媒介查询的样式:

image

究其缘由是:iphone6 plus下的网页因为lib-flexible的做用,致使页面的width与实际物理分辨率的宽相等,也就是1242个像素,彻底达到了该媒介查询的范围。

因此,在使用lib-flexible的项目里很难再实现响应式布局,要是有人有这种综合二者一块儿使用的想法,可得注意了。实际上,这两个方案本质性的东西就不相同,适用的场景也不相同。响应式布局的目的是一套代码,可以在手机平板和pc上都能良好展示,适用于网站类的项目,而lib-flexible解决的是手机端网页的适配问题,压根无论平板和pc的状况,适用于web app类的项目。

2. 1px边框在lib-flexible下如何处理

web app有时候会设计出一些特别细的线条或者边框,若是咱们直接经过css设置边框为1px:

结果会发现这种边框在手机里看起来的效果,显得特别地粗,之因此会有这个效果,缘由很简单,由于如今大部分手机的分辨率很高,一个css像素,好比上面代码中的1px,可能至关于2个甚至3个物理分辨率像素,而不像pc,一个css像素始终等于1个物理分辨率像素,因此手机里看到的1px会比实际的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可能会想到用0.5px来代替1px,不过这个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并且带小数的像素在不一样的浏览器下绝对是一个坑,千万要尽可能避免。

那么一般在web app下显示1px的作法是怎样的呢,前阵子在weui的源码中看到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值得分享:

这个办法并非利用border属性来显示边框,而是利用了伪类和transform,最妙的是这个transform,0.5px办不到的事情,它却办获得。

因为lib-flexible在适配的时候,会缩放网页,致使css代码中的1px等于物理分辨率的1px,这样子这个1px边框的问题在通过lib-flexible适配的设备下就很好解决了,直接应用border: 1px solid;便可。可是lib-flexible如今只适配了iphone设备,安卓设备压根没适配

image

致使在安卓设备下,1px的边框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为了在lib-flexible的项目里解决1px的问题,就得综合两种作法了:

 
 
 

这个作法,我作过测试,在我devicePixelRatio为3的meilan note上,显示出的线条很是细腻,看起来很舒服,iphone的效果也不错,借别人的机子测试过,因此有兴趣的人能够借鉴使用,有问题尽管提出,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是我用魅蓝note作测试的截图:

S60109-111103

第1根线是上面的mixin效果;第二根线是直接使用border: 1px solid的效果。

注:以上提到的这个1px边框的作法有三个缺点,在使用的时候须要注意:

1)它会占用掉before伪类

2)无法作圆角

3)很难实现多条边框,除非嵌套,或者再利用上after伪类。

尽管如此,以上这个作法仍是很是有用的作法,由于这种细线边框属于比较特殊的设计要求,并非每处边框都得作成这样,在开发webapp的时候用这个方法保证特殊线条的设计要求,其它的边线,我以为直接用border并无关系,你能够直接用你的手机打开bootstrap的官方页面,看它里面的按钮边框,效果都还不错。

3. lib-flexible如何处理retina屏下的background-image

几年以前,retina屏,也就是所谓的高清屏,还不像如今这么广泛,12年我买的第一个安卓机是华为u8825d,分辨率只有480*800,并且当时市面上大部分安卓机基本上都是这个分辨率,像iphone4 那种640*960级别的机子不多,为了解决普通背景图片在iphone4下显示模糊的问题,基本都是采用这种作法:

估计当时应该是320的设计稿,img_1x.png是在320设计稿下切出的图,而后img_2x.png是在320设计稿矢量放大2倍后切出的图,高清屏显示img_2x.png,这样就能解决当时iphone4背景图片模糊的问题。

时至今日,手机都是走高配置,低价格的发展路线,480*800这种级别的机子,市面上愈来愈少,大部分手机的分辨率级别都达到了iphone4的标准,比iphone4的清晰级别更高的手机也愈来愈多,一个800块的魅蓝note,它的devicePixelRatio都已经达到了3,原先解决background-image问题的方法,须要调整一下才能适用于如今:

代码中的2x和3x是至关于320的设计稿而言的,2x代替了原先的1x,3x代替了原先的2x。如今的设计稿也再也不是320,而是640,2x就是在640下切出的图,3x是在640基础上矢量放大1.5切出的图。在这个代码的做用下,分辨率在640如下的设备都会显示2x的图,因为2x的图自己是在640的设计稿切出的,因此这些设备下不会有模糊的现象,在640以上的分辨率,会显示3x的图,因为3x的图是在960的分辨率下切出的,因此这种图在分辨率小于960的设备下都不会模糊。之前1x的状况根本不用再考虑了,之后不会再有须要1x图的设备,说不定过几年,市面上的手机全是devicePixelRatio在2.5以上的标准时,连2x的状况也不用考虑了。

lib-flexible在iphone6推出以后,把设计稿的尺寸提升到了750,切图时仍是按2x和3x的方法来切,这样的话,通过lib-flexible适配的设备,分辨率在750如下都会显示2x的图,确定不会模糊;分辨率在750以上的设备,会显示3x的图,也不会出现模糊。不过因为lib-flexible只适配了iphone的问题,因此我上篇博客中提到的用data-dpr来显示不一样的图片的作法是错误的,由于有些安卓机,好比个人魅族node,devicePixelRatio是3,打开app页面,看到的图片却仍然仍是2x的,显然达不到适配的要求,因此不能用data-dpr去适配,而应该采用下面这个作法:

这个代码的最终效果是:

1)devicePixelRatio大于等于2.5的设备都会应用到3x图

2)其它设备都会应用到2x的图。

这个方法,在chrome的模拟器里测试过不少机型,效果不错,不过它只适用于不使用雪碧图的背景图片,若是要在lib-flexible的项目里使用雪碧图做背景图片,同时又要考虑retina屏的话,须要将上面这个方法稍微改动一下。

首先看下不使用lib-flexible时,雪碧图背景在retina下是怎么作的,以腾讯的一个活动页面来讲明http://qzs.qq.com/qzone/qzact/act/qzapp/qzone5.0/mobile/index.html,这是它在使用1x的雪碧图时某个元素的background的样式:

image

这是它在使用2x的雪碧图时某个元素的background的样式:

image

总结下它这个作法:

1)先把设计稿切出的图,合并成一张雪碧图,腾讯这个例子的设计稿是320的,因此它的切图都是1x的,这张雪碧图也就是1x的,大小为643 * 152

2)设计稿放大2倍,切图合并成一张2x的雪碧图,大小为1286 * 304

3)普清屏下只应用background-image和background-position属性,设置1x雪碧图做为背景,代码参考截图

4)高清屏下除了应用background-image和background-position属性,还要应用background-size属性,而且这个background-size的大小要设置为1x雪碧图的大小,background-position的值要与(3)里配置的值相同,代码参考截图。

若是把它作成一个mixin的话应该是相似这样的:

考虑到1x不会再有的状况,上面这个mixin能够再调整一下:

默认用2x的图,devicePixelRatio大于等于2.5的设备用3x的图。这个调整后的mixin就是lib-flexible下,使用雪碧图背景的方法,应用举例:

sprite.png用750设计稿的切图合并后的大小是414 * 232,.btn-android这个按钮的position为0 –64px。

尽管这个方法看起来完美,可是不建议使用,由于它的适配效果很差,这是iphone6下的效果:

image看起来不错,那是固然的,由于这就是它默认没有任何缩放的效果。而后看iphone6 plus的效果:

image有点差别,但好像还能接受。再看看nexus6的效果:

image这就不能忍了,样式差的离谱。形成这个差别的缘由也很简单,就是rem的反作用,腾讯的页面里全部position,size都是不带小数的数值,并且2x跟1x之间是整数的翻倍,而不是3x跟2x之间的1.5倍,lib-flexible会致使大部分的设备下position和size都是小数数值,因此很难保证背景图片缩放后还能经过position显示到正确的位置:

image

从网页优化的角度来讲,减小请求数,减小请求数据大小是两个基本的思路,雪碧图就是一个减小请求数可是不能减小请求数据量的方法。lib-flexible不能使用兼容3x屏的雪碧图的状况看起来是它一个大的缺陷,但实际上也并不是如此:雪碧图若是用不了,就采用别的思路来优化,我能想到的更好的就是图片的延迟加载和懒加载,在app页面里控制好默认只加载首屏的图片,而且采用延迟和懒加载的方式,避免阻塞页面的加载,也能有极好的用户体验,打开手机淘宝的页面给人的感受就是如此,并且你去看看手机淘宝的应用会发现它根本就没有用雪碧图,可是速度仍是很快。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