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宇的时间分类191130

 

1、背景

每一个人天天只有24小时,人和时间的关联,是经过每日的任务体现的。所谓的任务,就是天天作的事,包括吃饭、睡觉、工做、学习、娱乐、家务,等等。微信

若是想在有生之年作点有意义和价值的事,那么时间管理必然是咱们关注的话题之一。学习

时间管理的话题在网上一搜一大把,好比GTD、四象限法则,其侧重点在排优先级和如何作好任务上。而顺宇分享的,是如何对一天的时间投入进行分类和统计,让咱们清楚知道本身的时间分布,是否和预期的人生目标相匹配。测试

2、时间分类

天天咱们要作的事情不少,但概括起来,能够分为六类:学习、事业、人脉、家庭、例行、休闲。spa

学习类。经过学习提高能力,目的是作出贡献,收获资源。资源包括很广,归纳起来就是人事物,人脉,有价值的事情,换来的物品。学习类强调的是,信息输入。3d

事业类。几个核心伙伴带着一群人作的事,服务更多的客户,实现团队梦想,顺带赚点钱。blog

人脉类。主动关心他人,展现本身的事业,服务须要帮助的人,凝聚志同道合的人,感恩帮助本身的人。游戏

家庭类。关注孩子成长,家人健康幸福等。事件

例行类。吃饭睡觉洗漱等,是天天都要作的,划分为例行。资源

休闲类。上述分类之外的,不必细分,通通划入休闲类。包括,锻炼,刷微博微信,看奇闻异事,看综艺节目、电影,游戏,旅游,等等。微博

3、时间统计

能够找一款APP,按上述6个分类,对天天的时间分配进行记录,由APP自动统计分配的比例。

 

 对比测试了三款APP,推荐【时间记录】,理由:

一、快速点击进行时间计算,没有多余的步骤
二、可随时修改时间和切换类型
三、每日按24小时统计,没记录的,自动算入未统计项,这个比较好,适合个人理念。
四、大类结束时,自动弹出,可修改内容备注,并在【历史】栏,按时间顺序进行事件的回顾。

4、时间记录APP

《奇特的一辈子》这本书颇有意思,描述了一位奇人——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的时间守则,从26岁开始,56年如一日的对时间记录,高效利用时间作一些他本身认为有价值的事。

经过记录、统计,得到了对本身投入时间的评估,而“时间记录”APP,就是能方便对本身投入时间进行统计的APP。

用了的感受很是棒,看到本身的时间饼图,不禁自主地有种想增长“学习类”、减小“休闲类”的冲动。坚持,看看本身能坚持记录多少天?

 

 

====================  

by NicoWei 

2019-12-1 19:22:51

====================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