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基本知识

1、Redis概念redis

redis是一种支持Key-Value等多种数据结构的存储系统。可用于缓存,事件发布或订阅,高速队列等场景。该数据库使用ANSI C语言编写,支持网络,提供 字符串,哈希,列表,队列,集合结构直接存取,基于内存,可持久化。

2、Redis支持的数据类型数据库

  • String字符串缓存

    格式: set key value

    string类型是二进制安全的。意思是redis的string能够包含任何数据。好比jpg图片或者序列化的对象 。安全

    string类型是Redis最基本的数据类型,一个键最大能存储512MB。服务器

  • Hash(哈希)网络

    格式: hmset name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dis hash 是一个键值(key=>value)对集合。数据结构

    Redis hash是一个string类型的field和value的映射表,hash特别适合用于存储对象。app

  • List(列表)函数

    Redis 列表是简单的字符串列表,按照插入顺序排序。你能够添加一个元素到列表的头部(左边)或者尾部(右边)

    格式: lpush  name  value工具

    在 key 对应 list 的头部添加字符串元素

    格式: rpush  name  value

    在 key 对应 list 的尾部添加字符串元素

    格式: lrem name  index

    key 对应 list 中删除 count 个和 value 相同的元素

    格式: llen name  

    返回 key 对应 list 的长度

  • Set(集合)

    格式: sadd  name  value

    Redis的Set是string类型的无序集合。

    集合是经过哈希表实现的,因此添加,删除,查找的复杂度都是O(1)。

  • zset(sorted set:有序集合)

    格式: zadd  name score value

    Redis zset 和 set 同样也是string类型元素的集合,且不容许重复的成员。

    不一样的是每一个元素都会关联一个double类型的分数。redis正是经过分数来为集合中的成员进行从小到大的排序。

    zset的成员是惟一的,但分数(score)却能够重复。

3、什么是Redis持久化?Redis有哪几种持久化方式?优缺点是什么?

持久化就是把内存的数据写到磁盘中去,防止服务宕机了内存数据丢失。

Redis 提供了两种持久化方式:RDB(默认) 和AOF

  • 3.一、RDB概念

    RDB持久化是指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

      也是默认的持久化方式,这种方式是就是将内存中数据以快照的方式写入到二进制文件中,默认的文件名为dump.rdb。

    能够经过配置设置自动作快照持久化的方式。咱们能够配置redis在n秒内若是超过m个key被修改就自动作快照,下面是默认的快照保存配置

    save 900 1     #900秒内若是超过1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300 10   #300秒内容如超过10个key被修改,则发起快照保存
    save 60 10000

    3.1.一、RDB文件保存过程

    • redis调用fork,如今有了子进程和父进程。
    • 父进程继续处理client请求,子进程负责将内存内容写入到临时文件。因为os的写时复制机制(copy on write)父子进程会共享相同的物理页面,当父进程处理写请求时os会为父进程要修改的页面建立副本,而不是写共享的页面。因此子进程的地址空间内的数 据是fork时刻整个数据库的一个快照。
    • 当子进程将快照写入临时文件完毕后,用临时文件替换原来的快照文件,而后子进程退出。

            client 也可使用save或者bgsave命令通知redis作一次快照持久化。save操做是在主线程中保存快照的,因为redis是用一个主线程来处理全部 client的请求,这种方式会阻塞全部client请求。因此不推荐使用。

            另外一点须要注意的是,每次快照持久化都是将内存数据完整写入到磁盘一次,并不 是增量的只同步脏数据。若是数据量大的话,并且写操做比较多,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磁盘io操做,可能会严重影响性能。

    3.1.二、优点

    • 一旦采用该方式,那么你的整个Redis数据库将只包含一个文件,这样很是方便进行备份。好比你可能打算没1天归档一些数据。
    • 方便备份,咱们能够很容易的将一个一个RDB文件移动到其余的存储介质上
    • RDB 在恢复大数据集时的速度比 AOF 的恢复速度要快。
    • RDB 能够最大化 Redis 的性能:父进程在保存 RDB 文件时惟一要作的就是 fork 出一个子进程,而后这个子进程就会处理接下来的全部保存工做,父进程无须执行任何磁盘 I/O 操做。

    3.1.三、劣势

    • 若是你须要尽可能避免在服务器故障时丢失数据,那么 RDB 不适合你。 虽然 Redis 容许你设置不一样的保存点(save point)来控制保存 RDB 文件的频率, 可是, 由于RDB 文件须要保存整个数据集的状态, 因此它并非一个轻松的操做。 所以你可能会至少 5 分钟才保存一次 RDB 文件。 在这种状况下, 一旦发生故障停机, 你就可能会丢失好几分钟的数据。
    • 每次保存 RDB 的时候,Redis 都要 fork() 出一个子进程,并由子进程来进行实际的持久化工做。 在数据集比较庞大时, fork() 可能会很是耗时,形成服务器在某某毫秒内中止处理客户端; 若是数据集很是巨大,而且 CPU 时间很是紧张的话,那么这种中止时间甚至可能会长达整整一秒。 虽然 AOF 重写也须要进行 fork() ,但不管 AOF 重写的执行间隔有多长,数据的耐久性都不会有任何损失。
  • 3.二、AOF文件保存过程

            redis会将每个收到的写命令都经过write函数追加到文件中(默认是 appendonly.aof)。当redis重启时会经过从新执行文件中保存的写命令来在内存中重建整个数据库的内容。固然因为os会在内核中缓存 write作的修改,因此可能不是当即写到磁盘上。这样aof方式的持久化也仍是有可能会丢失部分修改。不过咱们能够经过配置文件告诉redis咱们想要 经过fsync函数强制os写入到磁盘的时机。有三种方式以下(默认是:每秒fsync一次)

    appendonly yes             //启用aof持久化方式
    # appendfsync always     //每次收到写命令就当即强制写入磁盘,最慢的,可是保证彻底的持久化,不推荐使用
    appendfsync everysec     //每秒钟强制写入磁盘一次,在性能和持久化方面作了很好的折中,推荐
    # appendfsync no   //彻底依赖os,性能最好,持久化没保证

            aof 的方式也同时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持久化文件会变的愈来愈大。例如咱们调用incr test命令100次,文件中必须保存所有的100条命令,其实有99条都是多余的。由于要恢复数据库的状态其实文件中保存一条set test 100就够了。

            为了压缩aof的持久化文件。redis提供了bgrewriteaof命令。收到此命令redis将使用与快照相似的方式将内存中的数据 以命令的方式保存到临时文件中,最后替换原来的文件。具体过程以下

    • redis调用fork ,如今有父子两个进程
    • 子进程根据内存中的数据库快照,往临时文件中写入重建数据库状态的命令
    • 父进程继续处理client请求,除了把写命令写入到原来的aof文件中。同时把收到的写命令缓存起来。这样就能保证若是子进程重写失败的话并不会出问题。
    • 当子进程把快照内容写入已命令方式写到临时文件中后,子进程发信号通知父进程。而后父进程把缓存的写命令也写入到临时文件。
    • 如今父进程可使用临时文件替换老的aof文件,并重命名,后面收到的写命令也开始往新的aof文件中追加。

            须要注意到是重写aof文件的操做,并无读取旧的aof文件,而是将整个内存中的数据库内容用命令的方式重写了一个新的aof文件,这点和快照有点相似。

    3.2.一、优点

    • 使用 AOF 持久化会让 Redis 变得很是耐久(much more durable):你能够设置不一样的 fsync 策略,好比无 fsync ,每秒钟一次 fsync ,或者每次执行写入命令时 fsync 。 AOF 的默认策略为每秒钟 fsync 一次,在这种配置下,Redis 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而且就算发生故障停机,也最多只会丢失一秒钟的数据( fsync 会在后台线程执行,因此主线程能够继续努力地处理命令请求)。
    • AOF 文件是一个只进行追加操做的日志文件(append only log), 所以对 AOF 文件的写入不须要进行 seek , 即便日志由于某些缘由而包含了未写入完整的命令(好比写入时磁盘已满,写入中途停机,等等), redis-check-aof 工具也能够轻易地修复这种问题。Redis 能够在 AOF 文件体积变得过大时,自动地在后台对 AOF 进行重写: 重写后的新 AOF 文件包含了恢复当前数据集所需的最小命令集合。 整个重写操做是绝对安全的,由于 Redis 在建立新 AOF 文件的过程当中,会继续将命令追加到现有的 AOF 文件里面,即便重写过程当中发生停机,现有的 AOF 文件也不会丢失。 而一旦新 AOF 文件建立完毕,Redis 就会从旧 AOF 文件切换到新 AOF 文件,并开始对新 AOF 文件进行追加操做。
    • AOF 文件有序地保存了对数据库执行的全部写入操做, 这些写入操做以 Redis 协议的格式保存, 所以 AOF 文件的内容很是容易被人读懂, 对文件进行分析(parse)也很轻松。 导出(export) AOF 文件也很是简单: 举个例子, 若是你不当心执行了 FLUSHALL 命令, 但只要 AOF 文件未被重写, 那么只要中止服务器, 移除 AOF 文件末尾的 FLUSHALL 命令, 并重启 Redis , 就能够将数据集恢复到 FLUSHALL 执行以前的状态。

    3.2.二、劣势

    • 对于相同的数据集来讲,AOF 文件的体积一般要大于 RDB 文件的体积。
    • 根据所使用的 fsync 策略,AOF 的速度可能会慢于 RDB 。 在通常状况下, 每秒 fsync 的性能依然很是高, 而关闭 fsync 可让 AOF 的速度和 RDB 同样快, 即便在高负荷之下也是如此。 不过在处理巨大的写入载入时,RDB 能够提供更有保证的最大延迟时间(latency)。
    • AOF 在过去曾经发生过这样的 bug : 由于个别命令的缘由,致使 AOF 文件在从新载入时,没法将数据集恢复成保存时的原样。 (举个例子,阻塞命令 BRPOPLPUSH 就曾经引发过这样的 bug 。) 测试套件里为这种状况添加了测试: 它们会自动生成随机的、复杂的数据集, 并经过从新载入这些数据来确保一切正常。 虽然这种 bug 在 AOF 文件中并不常见, 可是对比来讲, RDB 几乎是不可能出现这种 bug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