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 topas命令详解

本文转载于:AIX topas命令详解ios

 

topas命令默认2秒更新一次数据库

1、topas命令以区域形式表现系统各项指标性能,以下图:
29702473_14031723935mq5.jpg网络

一、 CPU:反应CPU性能区域,若是有多个 CPU,按 c 键两次就可显示 CPU 列表。仅按 c 键一次会关闭此区域
29702473_14031724482k83.jpg性能

User%:用户进程占用CPU的时间比率。该数值反应了用户所运行的各类软件所占用的CPU时间比率总和。测试

Kern%:操做系统内核所占用的CPU的时间比率。操做系统做为基础软件,为应用程序支持和服务的同时,自己的运行也须要必定的CPU和内存资源。不过,一般状况下,操做系统所占用的CPU时间比率不会不少。若是User%+Kern%的值长时间大于70%,则有可能出现系统资源不足,须要引发咱们注意。优化

    Wait%:CPU处于等待状态占CPU时间的比率。CPU的等待通常都为等待IO的响应,若是这个值长时间很高时,就说明IO来不及响应不少的IO请求,这个时候,就只能从IO层面想办法优化了。spa

    Idle%:CPU空闲时间比率。操作系统

当这个区域首先显示热门 CPU 列表时,就按 User% 字段来对列表排序。可是,能够按其它字段来对列表排序,只要把光标移到想要的那一栏顶部就能够了。.net

二、 二、Network:反映网络使用状况区域,按 n 键可关闭此区域。再按一次 n 键就会显示全部网络接口活动的报告摘要线程

29702473_1403172528su91.jpg

    KBPS:每秒钟多少KB数据传输,是每秒钟接收和发送的总和。

    I-Pack:每秒钟输入的数据包个数。

    O-Pack:每秒钟输出的数据包。

    KB-In:每秒钟输入的字节数。

    KB-Out:每秒钟输出的字节数。

三、三、 Disk:反映磁盘使用率的情况的区域,按 d 键可关闭这个区域。再按一次 d 键就会显示全部物理磁盘活动的报告摘要

29702473_1403172624h80t.jpg

Disk:物理磁盘的名称;

Busy%:指明物理磁盘在活动状态的时间百分比;当磁盘的Busy%持续大于85%时,即认为磁盘至关繁忙,这就值得关注。

KBP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读写的字节数(以K为单位);

TPS:每秒钟物理磁盘的数据传输量。一次传输指的是一次I/O请求;

KB-Read:每秒钟从物理磁盘读出的K字节数;

KB-Write:每秒钟向物理磁盘写入的K字节数。

四、FileSystem:反映文件系统使用状况区域:

   KBP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读写的字节数(以K为单位);

   TPS:每秒钟文件系统的数据传输量。

   KB-Read:每秒钟从文件系统读出的K字节数;

KB-Write:每秒钟向文件系统写入的K字节数。

五、反映进程信息的状况区域:

   Name:进程的名称,即进程被执行时启动的二进制文件的名称。

   PID:进程的ID,进程的ID在系统中惟一,是咱们了解跟踪进程信息重要数值。

   跟踪进程的CPU使用,磁盘IO读写,进程的内存和pagingspace占用等等均须要使用。

   CPU%:进程占用CPU时间的比率。

PgSp:进程占用的pagingspace的空间大小。以MB为单位。

Owner:进程的属主,即由哪一个操做用户用户启动了这个进程。

说明:本区域默认列出占用CPU最高的前几个进程信息。

六、EVENTS/QUEUES反映系统事件/ 队列信息区域:

   Cswitch: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内容转换的次数;

Syscall: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运行系统呼叫的总次数;

Read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运行读系统呼叫的次数;

Write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运行写系统呼叫的次数;

Fork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运行派生系统呼叫的次数;

Exec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运行执行系统呼叫的次数;

Runqueue:等待处理器空闲以便运行的线程平均数;

Waitqueue:等待分页完成的线程平均数;

Readch:在监控期间经过读系统呼叫每秒钟读出的字节数;

Writech:在监控期间经过写系统呼叫每秒钟写入的字节数;

Rawin:在监控期间经过TTYs每秒钟读入的裸字节数;

Ttyout: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写入TTYs的字节数;

Iget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到节点查找例行程序的呼叫数;

Namei: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路径查找例行程序的呼叫数;

Dirblk:在监控期间经过目录搜索例行程序每秒钟扫描到的目录块数;

七、PAGING反映换页空间信息区域

   Faults: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发生的页面错误总数;

  Steals:在监控期间被虚拟内存管理器(VMM)每秒钟偷走的物理内存4k的帧;

   PgspIn:在监控期间每秒钟从页面空间中读取的4k页面数;

   PgspOut: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写入页面空间的4k页面数;

   PageIn:在监控期间每秒钟读取的4k页面数,这包括从文件系统读操做相关的页面活动,

从这个值减去PgspOut的值就是每秒钟向文件系统写操做相关的页面活动数。

   PageOut:在监控期间每秒钟写入的4k页面数,这包括向文件系统写操做相关的页面活

动,从这个值减去PgspOut的值就是每秒钟向文件系统写操做相关的分页活动数;

Sios:在监控期间经过虚拟内存管理器获得的I/O请求数;

说明:换页空间即磁盘上的空间,在AIX操做系统中用来作内存空间使用。只是内存页面的一个暂时存放地,存放的是那些长期不怎么用到的内存页面而已。若是paging大量出现,这时候就有麻烦了,说明内存不够用了!该区域主要关注PageIn,PageOut若是这两个数值均大于三位数,而且长期大于这个数值,则有可能存在内存颠簸,即不停的把内存页面换到磁盘空间上,又从磁盘空间把内存页面读进来,系统的内存使用效率变的极差,系统响应性能也变慢了。

八、MEMORY反映内存使用的信息区域:

   Real,MB:操做系统实际拥有的内存的总量,单位是MB。

   %Comp:计算型内存占用比率。

   %Noncomp:非计算型内存占用的比率。

%Client:也为非计算型内存,Noncomp包涵Client型内存,jfs文件系统使用的内存为noncomp:为了区分,jfs2和nfs使用的内存为Client。

   说明:计算型内存就是进程实际使用的内存,包括堆栈,进程中变量等数值。当一个进程终止时,将释放其物理和页面空间。在 VMM 中,当空闲物理内存较少时(即计算内存与非计算内存之和接近100时),能够将最近没有使用的程序从 RAM 移出到分页空间,以帮助释放物理内存,从而完成更多的实际工做。

非计算内存就是当有大量文件类操做,如压缩、数据库的dump/load等操做会大量时使用非计算内存。若是按照系统缺省的配置,非计算内存最多会占用到内存总量的90%(AIX5L为80%),因为非计算内存占用并不主动释放,直到文件被卸载、页面被替换、或者取消了到文件的连接才会释放。从而可能形成内存资源的短缺及Paging Space使用率太高。这时能够经过下降minperm、maxperm的参数值来进行调优,减小非计算内存可占用的份额。

九、PAGING SPACE:反映的是页面空间的使用状况区域

   Size,MB:系统里全部页面空间的大小,以M为单位;

%Used:当前使用的页面空间占总空间的百分比;

%Free:当前空闲的页面空间占总空间的百分比。

   页面空间大小的设置:如今的小型机广泛内存比较大,当内存超过4GB时,则须要根据实际状况来定,通常可初始3GB, 而后观察paging space的使用状况,若是使用率超过70%, 则须要增长pagingspace

2、topas命令参数:

-d:指定要监控的磁盘数,number_of_monitored_hot_disks指定被监控的磁盘数量。

-h:显示帮助信息。

-i:设置监控时间的间隔(秒),默认为2秒。

-m:显示为黑白模式。

    -n:设置被监控的网络接口数。

-p:指定被监控的进程数。

-w:指明被监控的WLM类的值。

-c:指明被监控的CPU数。

-f:显示文件系统信息。

-@:Wpar 分区名

-P:显示整个全屏进程显示。

-U:username 全屏显示用户进程状况,与-P参数一块儿使用。

-D: 全屏显示磁盘状况。

-E:全屏显示网络状况。

-C:全屏显示相交的LPAR状况

-V:全屏显示磁盘卷组使用状况

-M:全屏剖析内存应用状况

-L:全屏显示逻辑分区(LPAR)。

-W:显示全屏WLM(负载管理器)类。

-d,-n,-p,-w,-c参数的数字的最大值由屏幕上的可用空间来决定,该数值若是超过系统中所安装项目的个数,则只监视已安装的项目,则只有已安装的项目被监视和现实。若是省略了该数字,则只监视两个相应的项目(进程数除外)若是该数字为0,则不显示相应的项目信息。以上参数经测试,只在AIX5L版本中起做用,在AIX6中不起做用。

3、topas的子命令:

    a:显示全部被监控的(CPU,network,disk,WLM,process)状况,当执行这个命令时,将还原最初的topas命令显示的内容。

     C:在标准界面与cpu子界面之间切换。

     d:在标准界面与磁盘子界面之间切换。

     n:在标准界面与网络子界面之间切换。

     w:在WLM类的开关之间切换。

     f:在标准界面与文件系统子界面之间切换。

     p:在标准界面与进程子界面之间切换。

     P:全屏进程显示替换默认的显示。

     W:这个键用全屏WLM类显示替换默认显示本文大部份内容参考自网络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