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吴军何帆曾鸣万维刚李笑来罗永浩等获得APP专栏做者的书23本

最近看了何帆的《大局观》,是他在获得APP的专栏文章的精选。顺便整理如下最近两三年内看过的获得APP其余专栏与课程做者的获得精选文集和他们写过的其余的书共23本。网络

 


 

薛兆丰工具

 

4星|《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经济学视角看世界,经济学理论综述学习

 

本书是薛兆丰在获得APP的专栏课的讲稿整理而成,分为118讲,每一讲的篇幅都接近。篇幅较长,500多页。区块链

 

全书系统讲主流经济学的主要观点。涉及到一些不一样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争议。引用了许多著名的法院案例和一些著名经济学论文。法院案例基本是美国的。受固定字数所限,个别地方该展开没能展开。大数据

 

比去年做者的《经济学讲义》更系统。优化

 

做者的重点是经济学思惟,具体的体现是一些反直觉的结论,好比:ui

1:需求决订价格,价格决定成本;人工智能

2:春运火车票应该涨价;加密

3:应该收拥堵费来解决拥堵;spa

4:下降出租车司机的份钱并不能让出租车司机收入增长;

5:最低工资实际损害了最底层的工人的利益;

6:罢工就是敲竹杠,有损契约精神;

 

一处小错误:384页,“FDA成功组织了一种安静剂的上市,这种安静剂对孕妇会形成严重的影响”。这里的“安静剂”应该是“止吐剂”,具体药名叫“反应停”,主要的危害是针对胎儿而不是孕妇。

 

书中的照片质量太差。全书的照片上只能有橙色、黑色、白色三种颜色,普通的彩色照片所以被调整成了怪异古旧的风格。

 

装订技术不错,厚厚的书能够平摊在桌子上。若是能用那种比较轻的纸就更完美了。

 

4星|薛兆丰《经济学通识(第二版)》:有趣而反直觉的经济学常识

 

 

本书是做者已经公开发表过的文章的集结。比常见的文集好在每篇都有发表时间。我还但愿看到发表的刊物的名称。

 

我2007年开始几乎每期必看《经济观察报》。最开始看薛兆丰的文章就是在《经济观察报》上的专栏。也一直关注薛兆丰的微博,觉得这本文集没有太多新鲜内容了,结果仍是出乎意料。

 

文章的写做时间,从1998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截至。讨论的内容基本是比较贴近生活的,好比火车票,房价,拥堵费,汇率,利息等。文章的对象应该都是面向非专业人士的,所以没有公式与符号,引用的资料也很少(可是仍是尽可能给出了出处)。文风通俗易懂、深刻浅出。更可贵的是内容几乎都没过时,如今看仍是有收获。

 

书中有一些内容是跟其余经济学家的争论,当时我也看见过一些其余经济学家的文章,书中有简单的介绍,争论的部分我都承认做者的观点。

 

书中有许多反直觉的观点,我看后基本承认做者的观点。做者基本的思想是:用价格作决定,是相对最好的方案。

 

我认为书中惟一有问题的观点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认识。做者认为还有争议。据我了解,大部分科学家和政府都不认为有争议。若是我是对的,那就是做者判断一个非本专业的信息是否可靠的能力略有欠缺。

 

另外的疑问:这本书是全集吗?有没有已通过时的或如今看不太对的文章没被收录?已收录的文章,有没有替换修改过内容?

 


 

吴军

 

4星|《态度》:吴军博士写给读高中和大学的女儿们的信

 

 

 

做者曾任谷歌与腾讯高管。本书内容是依据做者写给女儿们的电子邮件整理出来的,体裁是他写给两个女儿的40封家信。写信的时间集中在2015-2017年之间。期间两个女儿在读中学或大学。大女儿梦华在MIT也就是麻省理工读本科和硕士,小女儿梦馨也在美国上学。

 

书中内容我总结有下面这些方面:

1:基本的人生态度;

2:人生与事业的格局;

3:对工做的心态;

4:跟他人合做的心态;

5:沟通技巧;

6:我的投资的常识和适合初学者的方法;

7:科研的方法技巧;

 

做者做为家长,愿意跟子女平等地说理,这种态度书中提的很少,可是在内容中能够看出来。这应该是家长们首先须要学习的一点。

 

做者倡导的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高的人生与事业格局,合做双赢的工做心态。说理的时候举了很多案例和本身的人生经历、工做经验。比常见的没有实际工做经验的做者写的励志成功书要好不少。

 

 

李开复上级的工做经验、投资经验与人生忠告:4星|吴军《见识》

 

 

 

看过书才知道做者是李开复在谷歌时候的上级。做者在中美顶级公司作太高层,目前在作投资,工做经历比较丰富。全书是做者的工做、投资经验、人生忠告。比较有价值。

 

如下是书中几个比较重要的观点:

工做生活都须要作减法,作最重要的事情,拒毫不重要的事;

印度人在工做和生活上选择很少,反而让他们工做更有成就,生活更幸福;

对创业者来讲,诚信很是重要;

对创业项目来讲,解决了钱的问题后能给社会带来什么正面的变化,是很是重要的一个问题。

 

 

4星|吴军《智能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科普

 

 

全书基本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科普,讲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有趣的应用。个人评价是4星,做者曾经战斗在这个行业的第一线,对行业的了解在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都不错。

 


 

何帆

 

4星|何帆《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惟》:重要的经济类图书的读书笔记

 

做者在获得APP的专栏的文稿集。看内容基本是读书笔记加上少许做者我的的感想与发挥,介绍一些重要的影响比较大的经济类图书的主要思想。全书按做者的思路分为10章,每章又分许多小节,每节介绍一本书,偶尔多节介绍一本书。

 

内容至关不错,信息量比较大,没见过的新思想比较多。

 

几乎每一小节后面都有一两条“阅读连接”,多数给出书名,偶尔是文章名,一两篇没给出阅读连接的,数据与信息相对少不少,估计是做者原创。

 

可是读书笔记的说法是个人猜想。做者在前言中没说这本书主要是读书笔记,只说是经济学思想的普及。若是不是读书笔记,书中的大量思想与数据没给出信息来源,有失学术风范。

 

其中有些书我读过,看本书相关章节,做者仍是有少许的发挥与感想,可是又没明确说出来哪些是做者的想法,哪些是原书的思想。

 

读后我有3个疑问:

1:有没有一些重要领域没有面向普通读者的书或者有书可是做者还没读于是没含在书中?

2:书中哪些细分领域做者是专家于是可信度极高?哪些领域相对来讲做者只是通常涉猎?

3:哪些内容学术界还有支持率更高的反对思想没被包含在本书中?

 

从以上3个疑问来看,我认为本书的一个小缺陷是缺少大局观,做为一本经济学思想介绍读物很不错了,做为一个经济学家的做品有点偷懒了。

 

 

3星|何帆《猜想与偏见》:社科书评集

 

 

 

做者在媒体或自媒体上发表过的书评的集合。书以社科类为主,包括政治、历史、经济、文艺等四大类,原著基本是英文,其中很多是尚未中译本的。政治大部分是讲美国的,历史一半跟二战相关,经济一半讲金融危机。

 

做者的书评主要是用本身的语言概述书的内容,有本身的点评感想,不太多,有时候跟书的内容分不清。我最想看的是做者做为专家对书的做者的点评,书的价值的点评,书的内容有没有明显的缺陷,业界有没有专业的批评等等,这方面的内容偏少。

 

 


 

曾鸣

 

3星|曾鸣《智能商业》:理论基本是已知公开信息换了个说法,对阿里业务很不了解

读后比较失望。做者对阿里的具体业务了解很是有限,书中的信息基本是公开可见的。只有两处提到业务细节:2007年通宵开会画战略图;2015年注意到网红卖货能力超强,跟网红沟通。

 

书中有很多做者自创的理论,其中的“点线面体”理论有点创意。不过书中的理论基本是把已知信息换了个说法,无法指导将来。

 

另外,做者的视野局限在互联网巨头和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身上,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其余产业了解很是有限,可是书中的理论想涵盖全部类型的商业。

 

熟悉战略战术与一线细节的阿里人写的书很多,我评5星的是这三本:《尽在双11》、《淘宝技术这十年》、《淘宝十年产品事》。读者能够拿本书跟上面三本比比看。

 

 

 

曾鸣的3篇旧文,目前看价值不大了:2星|《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

 

 

曾鸣的三篇旧文。写做时间未知。如今看价值特别低,几乎没看到有新的信息与观点。

 


 

万维刚

 

4星|万维刚《高手》:会讲故事的科学家的经管社科书读书笔记

做者万维刚是刚辞职的美国物理学家,另一项天赋好像还不多有人说起:会讲故事。他能把相对枯燥的数据与结果用相对有趣的故事风格说出来。

 

另外,跟中文世界的经管社科类做者相比,科学家背景让万维刚的做品的逻辑性、可靠性增色很多:他知道依照什么原则去找不熟悉的领域去找可靠的资料,引用别人的东西和本身的观点能严格区分开。

 

本书主要内容是美国的经管社科类新书或新文章的读书笔记。我已经听过一遍音频了,再看仍是比较有收获,毕竟听过的东西只能记住一小部分。

 

 


 

李笑来

 

2.5星|李笑来《韭菜的自我修养》:投资常识,篇幅短小

篇幅短小,一个小时能够读完。

 

今年网络上流传过做者的一段50分钟的录音,内容是关于区块链与加密货币的。前言中解释写这本书的动机是对这段录音的误解的反击。

 

正文主要内容是一些投资常识,外加不点名批评了两个常常黑做者的人。两个附录一个解释了比特币首富称号的由来与实际状况,一个算区块链和比特币的科普。

 

书中提到的投资常识中,最重要的应该是这两条:1:不冒险;2:低频交易。

 

 

3星|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标题党,励志书,提到一点投资技巧

实质内容是励志书。书中提到的具体的赚钱技巧是:投资好公司(如谷歌、亚马逊、facebook、苹果、腾讯、阿里)的股票。

 

做者近期在ICO市场上的表现有巨大的争议,做者在书中提了比特币,没提ICO。

 


 

刘润

 

2.5星|刘润《新零售》:公开资料汇编,缺少洞察

新零售相关公开资料的汇编。做者说为写本书专门采访了雷军,书中小米相关的部分,没发现未公开的信息与观点。其余案例与信息也基本见过。

 

大概有一半的内容在做者的《5分钟商学院》系列中出现过。

 

书中没看到有深度的洞察。

 

扉页上介绍做者担任过一些大企业的战略顾问,从本书及《5分钟商学院》的内容来看,做者更像是商业课讲师而非战略顾问。

 

书中的案例,还有几个是做者本身的购物、购买服务的例子。做者要是真的给企业作过战略顾问,确定会拿本身的成功案例来举例。

 

 

刘润像讲师不像战略顾问:2.5星|《5分钟商学院我的篇》

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我看了三本了,前两本是《商业篇》《工具篇》。前两本讲业界现有的理论知识为主,刘润讲的不错。这一本主题相对零散,讲学习、思考、谈判、演讲、创新、领导等话题,须要刘润作的发挥更多一些,我感受相对前两本要差一些,新的知识与信息很少,举的案例偏老旧。

 

另外这三本一致的问题就是我的的商业方面的洞察力很通常,大体就是MBA讲师的中等水平。

 

读过这本后更坚决了个人一个判断:刘润像讲师不像战略顾问。判断的理由以下:

1:书的水平:从我读过的三原本看,别人的知识能讲清楚,本身的发挥水平通常;

2:书中案例:刘润在书中彻底不提本身作过的战略咨询案例;

3:公开信息:刘润网络上公开的我的既往经历中,提到给一大堆企业作战略咨询,可是一个具体案例都不提;

4:工做时间表:刘润在《商业篇》《工具篇》中提到之前每一年要讲600个课时,这分明是一个讲师的时间表;

 

 

刘润像讲师不像咨询师:3星|《5分钟商学院·工具篇》

商业常识的讲解,侧重于思考于决策工具,好比波特5力,SWOT模型等。

 

内容讲的还不错,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可是一些案例与发挥我感受也就是国内管理咨询讲师的中等水平。

 

读后的感受刘润更像讲师而不像咨询师更不像战略顾问。这个判断有如下理由:

1:从我读过的工具篇和商业篇来看,别人的知识能讲清楚,本身的举例与发挥水平都通常;

2:书中彻底不提本身作过的战略咨询案例;

3:刘润的既往经历中,提到给一大堆企业作战略咨询,可是一个具体案例都不提;

4:刘润在书中提到每一年要讲600个课时,这分明是一个讲师的时间表;

 

 

3星|刘润《5分钟商学院·商业篇》:商业常识汇编,水平低于预期

基本是商业常识的汇编整理。讲到一些案例和我的的商业看法,没看到指望中的深入的洞察或特别有价值的数据与信息。

 

 


 

罗永浩

 

3星|罗永浩《创业在路上》:大部份内容是去年的8小时对话中的,信息浓度偏低

读的过程当中感受信息不够及时,另外比较口语化,像是根据演讲整理出来的。最新的内容是2017年的。跟其余创始人写的书比较,信息浓度偏低。

 

看到书后附录的去年罗振宇和罗永浩8小时长谈的主要问答内容,才明白主要内容是从这个长谈中归纳摘抄出来的。书的扉页介绍说:《创业在路上》集结了2017年超长对话栏目《长谈》、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的精华内容。也就是说主要内容是依据《长谈》和罗永浩的创业分享课整理出来的。

 

内容涉及到罗永浩创办锤子手机公司以来,在融资、管理、产品、招聘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融资方面,罗永浩遇到的大部分人都不支持他作手机,后来拿了900万要作手机,业内人认为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管理方面,前期罗永浩亲自作了关了许多产品方面的细节,后期吸收经验教训,主要作找人,找钱,定战略三件事。

 

产品方面罗永浩最大的经验教训就是要专一,不能在无关的事情上耽误时间。好比他曾经拉上工程师花一周时间琢磨优化空气净化器加水的细节。

 

招聘上,罗永浩前期亲自招工程师,效率很低,后来招了专职的人事,效率提高了不少。如何挖人,有一些小技巧。对流失的高质量员工,加入清单,按期沟通,回流率能达到80%。

 


 

李翔

 

2星|李翔《打法》:商界大佬们的访谈与小传,没看到分析和洞察

 

 

全书是基于李翔的一些采访扩充而成的商界大佬们的小传。最后一位宋柯算是大佬们中的异类。这些采访的具体时间刻意隐去,仔细看文中内容一大半是两三年之内的访谈,其余内容的访谈时间离如今更远。

 

主要内容接近于纸媒体上的商业大佬的访谈与软文,基本看不到未公开过的信息。最后一章宋柯的访谈是相对比较少见的音乐人对互联网的反思,有点意思。

 

电子书括号中说本书是“罗辑思惟获得App总编辑,著名财经媒体人李翔深入的商业洞察”。读后没看到商业洞察,分析都不多。

 

 


 

王煜全

 

4星|王煜全《科技前哨》:前沿科技的有趣商用进展

全书是12篇文章的合集,是12位科学家关于本身研究领域的最前沿商用科技的归纳。大部分都比较有趣。

 

我读后感受最有意思的是两个领域:欧洲的电网改造、可见光通讯。

 

 

2.5星|王煜全《学会洞察行业》:思路不清,缺少洞察

 

 

看书名与全书的结构,做者尝试给出一套行业分析的方法。读后感受就是投资圈经常使用的行业调查分析的一些检查清单。做者对这些清单的整理归类我认为思路不够清晰。

 

整体来讲,全书讲行业调查方法论是比较失败的。做者也没给出具体的完整的行业调查分析的案例。

 

书中做者举了一些他们公司投资相关的美国科技创业公司的例子,还有点意思。

 

 


 

罗振宇

 

3星|《罗辑思惟:我懂你的知识焦虑》:罗辑思惟5次节目的文稿

 

 

本书是罗辑思惟5次节目的文稿。

 

张泉灵的放在了第一篇,不知是否是张泉灵由于不服喜马拉雅上如潮的差评而刻意要求的。我的感受张泉灵的这一篇文章在投资人中,水平算中等偏上的,可是听她的演讲(内容基本相同)则确实感受特别差。

 

第二、3篇像是GK同人于野的风格。第4篇像是吴军的风格。最后一篇讲《物演通论》,我认为特别差,基本是把已知信息换个更难懂的说法说一遍。

 

 

 

3星|《时间的朋友》:商业财经记者李翔的2015年中国商业大事记+罗振宇的点评

 

 

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完了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开始的时候有点惊讶,由于罗及其团队对商业没有这么细致全面的关注。听到后面罗振宇说总策划是李翔,就明白了。

 

之前看过李翔的一些文章,是一个优秀的商业与财经记者。我感受本书更像是李翔及其团队写好了2015年商业大事记,罗振宇及其团队按照本身的理解作了一些点评,点评中不忘讨好全部涉及到的公司与人物。

 

也许罗辑思惟的想法是把这个跨年演讲系列作成一个中国的商业与财经的年度排行榜。

 

李翔的商业大事记我给4星,值得看一看,罗振宇的点评给3星,不够深入。我感受罗振宇及其团队对历史最感兴趣,说的最好,商业与科学相关的话题,功力都不太够。

 

 

3星|《时间的朋友2017》:重点关注明星投资人和明星互联网企业,唱多中国

 


 

本期主要内容是罗振宇访谈多位明星投资人后的总结稿,和《超级版图》《枢纽》两本书的内容介绍。估计内容还得有李翔的贡献。

 

投资人关注的天然是明星互联网项目。《超级版图》和《枢纽》两本书都是唱多中国。《超级版图》认为世界的边界早就被一个个供应链改变了,这个供应链划定的世界中,中国占了特别重要的位置。《枢纽》则认为中国是链接西方和欠发达国家的枢纽,西方国家已经没有办法和欠发达国家直接造成经贸循环了,西方尝试改善欠发达国家的努力基本失败了,中国则比较成功。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书榜(截至11月30日)

 2018左其盛差评榜(截至11月30日)

 2018读过评过的400多本书(截至10月31日)

 本号近800篇书评的索引与书单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