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前端
1.1编写目的 java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火车票预约系统的整体需求、实现方案,并分析开发系统的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是否开发该系统的依据和建议。初拟系统实验报告,对软件开发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sql
1.2背景 数据库
购票时的一些不便状况c#
一、出行人员长时间排队购票,购票效率低windows
二、倒票行为安全
三、票点和代售点售票的时间限制服务器
火车票预订系统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可以使订票者方便、快捷购票
1.3定义 网络
一、系统简介:某高校后勤集团为了学生寒暑假返乡,办理代学生预订返乡火车票事务,订票必须提早三天办理,后勤订票处提早三天向火车站办理购票事务。订票处使用一台微机处理订票后购票事务,学生订票一次称为一个事务,由订票员将其输入在微机中,系统核实订单后,将订票信息记录放在订票库中。系统天天打印预订三天的购票单,并更新订票库。工具
二、 面向人群:学生,高校后勤处
三、火车票预约系统是指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为高校后勤处代办学生预约火车票事务,核实订票信息,打印购票单,更新订票库 的用户需求型软件系统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
《软件工程与UML实训指导书》
2. 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火车票预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电子系统,它必须提供为乘客提供火车票预约服务,还必须方便铁路局的售票工做运做。同时还必须提供系统化的管理接口以供管理员处理乘客预约订单并维护系统和页面的正常运做。
2.2目标
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运用所学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知识所开发的火车票预约系统,进行平常的火车票预约事务处理,包括乘客接口模块,管理员接口模块和数据服务模块。
2.三、功能,要求和开发环境
a.主要功能:为乘客提供火车票预约服务,方便铁路局的售票工做,提升铁路局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b.性能要求:火车站提供的信息必须及时的反映在铁路局的工做平台上。售票系统的定单必须无差错的存储在火车站的主服务器上。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刷新。
c.安全与保密要求:售票员享有对火车站票务信息数据库、列车信息数据库的管理与修改。旅客只享有对票务信息数据库的部分修改(写入与读出)。
d.运行环境:兼容当前主流操做系统windows95/98XP,Office软件等。
e.开发软件:sql server、java、c#等。
f.该系统的预期寿命为5年。
g.最先投入运行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主要经过对已有火车票预约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比较。
2.5评价尺度
使用这个火车票预约系统,能够有效的进行实际操做,对于目标的实现,并能够知足要求。
3 .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分析现有系统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阐明建议中的开发新系统或修改现有系统的必要性。
3.1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1.火车票预订系统流程图
2.火车票预订系统数据流图
3.2工做负荷
本火车票预订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一、管理员登陆模块:管理查看学生的信息,添加,修改,删除。
二、退票模块:可退票,经过查询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名字找到学生的订票信息,经过退票模块退去已购车票。
三、改签模块:当行程计划有变是,可改签,经过查询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名字找到学生的订票信息,经过改签模块改签已购车票。
四、车次修改:提供车次信息、票价修改、站点修改、增长车次,减小车次、车次的临时调度和临时路线更改等操做。
五、订票模块:将核对无误后的学生订票信息提交给火车站办理订票。
3.3系统管理需求
一、数据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
数据的输入是否正确是数据处理的前提,错误的输入会致使系统输出的不正确和不可用,从而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数据的输入来源是手工输入。因此系统地界面要让用户容易使用,若是用户出现误操做,系统能简单明了的给出中文提示。
二、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因为系统的数据是共享的,在不一样的代售点中,车次信息是共享数据,因此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一致性,是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要求系统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数据录入处控制数据的去向,而且要求对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进行严格的约束。
对于输入的数据,要为其定义完整性规则,若是不能符合完整性约束,系统应该拒绝该数据,并给出出错提示。
三、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系统应能及时并且准确的根据用户权限及所输入的信息作出响应。因为本系统的查询功能对于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完成举足轻重。做为系统的不少数据来源,而车票的数量和时间又影响用户的决策活动,其准确性和及时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成败。在系统开发过程当中,必须采用必定的方法保证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4人员及设备
本系统是给高校为学生预订火车票而设计的,操做简单,运行在普通的办公管理电脑上便可,是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所以对电脑操做稍有了解的人就可使用。
3.5局限性
该系统在处理时间赶不上须要,响应不及时,数据存储能力不足,处理功能不够。所以部分数据与火车站的数据不匹配。给学生和学校形成了不小的困难,改进性维护当前系统已经不能解决问题。
4. 火车票预约所建议的系统
4.1登陆功能分析系统.
用户进入系统后根据身份的不一样选择不一样的身份进入系统,若是身份有误,则不能进入系统,在系统的主页上,用户登陆以前能够查看车次信息,但不能进行预约和修改车次信息。
4.2注册功能分析系统
没有帐户的用户在注册功能模块能够注册一个有效的账号,注册成功以后就能够登陆系统进行车票预约。
4.3用户功能分析系统
用户能够根据须要进行注册,拥有帐户后,能够根据本身的帐户名和密码进行登陆,进入系统以后,用户能够查看本身的订单和未完成订单,能够对已付款订单进行改签和退票。用户能够查看本身的我的资料,并能够对资料进行修改,用户能够为本身的帐户进行充值,也能够修改登陆密码。
4.4管理员功能分析系统
管理员根据本身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进系统以后,能够对车次、车票。站点进行增删改查操做,还能够查看全部用户的订单,能够查看个。
5.可选择的其余系统方案:
5.1创建系统目标:
火车站是目前客流量最大的运输工具。对于售票如此大的工做量,彻底依靠人工是不可能达到快速高效的水平的,所以,开始思考开发提升售票效率以及劳动力的计算机售票系统。针对火车票的实际售票状况,按照软件工程的结构化设计思想,再通过一些列的分析和设计以后,要充分达到快速准确高效的系统目标,进而在必定程度上大幅度的提升售票效率。
5.2系统规划以及初步方案:
初步肯定一系列小规划方向:
《1》查询模块:
分为对车次信息的查询和客户对已定车票信息的查询;要求:a:对车次的查询,能够按照发车车次进行查询;
b:车次信息包括:火车车次、出发地、目的地、发车日期、开出时刻以及票价。
c:座位类型设定。
d:车次信息只容许用户进行查询,不得修改。
《2》售票模块:
经过查询系统,根据客户的需求找到满意的车次,再输入我的信息后直接经过网上售票肯定已预订选中的车票。要求:
售票记录应该包括:会员名、车号、发车日期、订购票数、总价。
《3》退票模块:
可退票,经过查询系统,能够根据客户的名字找到客户的订票信息,经过退票模块退去已经预约好的车票。
《4》改签模块:
当行程计划有变时,能够改签,经过查询系统,能够根据客户的名字找到客户的订票信息,经过改签模块改签已购车票。
《5》车次修改:提供车次信息、票价修改、站点修改、增长车次、减小车次、车次的临时调度和临时路线更改等操做。
《6》统计信息:将要统计的车次号输入到统计页面,根据车次的售票状况做出销售额、客流状况统计表。
5.4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
本系统客户端采用Windows 10操做系统,服务器采用Windows 10操做系统,前端开发语言使用JAVA语言进一步使用MySQL serve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施咱们的方案。
6.投资及效益分析
6.1支出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若是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
6.1.1基本建设投资
1.操做系统开发
2.操做系统应用的软件;
3.数据库管理软件。
6.1.2其余一次性支出
包括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如:
1.设备的购买
2.系统开发与研究
6.1.3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该系统生命期内按月或按季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包括:
1.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2.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3.对高校操做员培训费用;
4.系统维护人员的费用;
5.其余常常性的支出等。
6.2收益
6.2.1一次性收益
1.开支的缩减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发的开支缩减,如资源要求的减小,运行效率的改进,数据进入、存贮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2.价值的增升包括因为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发的收益,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小等;
3.其余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6.2.2非一次性收益
1.系统优化较好,系统维护人员减小;
2.后期系统操做更加简易,高校培训人员减小;
3.工做效率的提升;
6.2.3不可定量的收益
1. 相似暑假寒假以及其余节假日高峰期,学生订票人数增长
2. 服务质量的提升,选择咱们系统的学生人数增长
6.3收益/投资比
整个系统生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
6.4投资回收周期
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6.5敏感性分析
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生命期长度、系统的工做负荷量、工做负荷的类型与这些不一样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
7.小结:
通过初步的系统调查,给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还须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深刻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运行情况,发现其薄弱环节,或系统的弊端问题,挖掘出要解决的问题实质,以对新系统进行完美扩充,确保新系统比原系统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