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AScript 6(简称ES6)是JavaScript语言的下一代标准,于2015年6月正式发布,也称ECMAScript 2015。javascript
ES6的出现为咱们前端带来了不少方便之处,之前用js几十行才实现的一个功能,ES6几行代码就能简单的实现,ES6新增的一些特性,改变了不少弊端之处,好比新出现的let、const,实现了块级做用域功能,减小了之前var的全局变量,箭头函数代替词法做用域的"this" 等等,在这里就再也不作更多的举例子,想了解更多请参考 https://www.w3cschool.cn/ecmascript/pgms1q5d.html,今天主要跟你们一块儿了解一下var、let、const之间的区别html
let是ES6新增的命令,用来声明变量,跟var声明变量同样。可是它俩有很大的区别。前端
用let定义变量,运行代码以下:java
const arr = [1, 2, 3, 4] for (let i = 0; i < 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console.log(i);
以上报错i未定义,说明let定义变量i,只在所在的块做用域内起做用es6
var 定义变量,运行代码以下:数组
var arr = [1, 2, 3, 4] for (var i = 0; i < 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console.log(i);
以上运行结果说明,var 定义变量 没有块级做用域,i在块级做用域照样能够输出结果
其实var在函数内命名的变量是只在整个函数做用域内起做用,出了这个函数做用域就不能用了,例以下面ecmascript
function testVar () { var i = 2 console.log('函数内:' + i) } testVar() console.log('函数外:' + i)
很明显在函数外输出变量i的时候,报i未定义,var在函数内命名的变量是只在整个函数做用域内起做用函数
let不像var那样会发生“变量提高”现象。因此,变量必定要在声明后使用,不然报错。
运行代码以下:this
console.log(arg1) console.log(arg2) var arg1 = 'test' let arg2 = 'test2'
变量arg1用var命令声明,会发生变量提高,即脚本开始运行时,变量arg1已经存在了,可是没有值,因此会输出undefined。变量arg2用let命令声明,不会发生变量提高。这表示在声明它以前,变量arg2是不存在的,这时若是用到它,就会抛出一个错误。3d
var 重复申明变量的运行结果:
var arg1 = 'test' console.log('var第一次申明:' + arg1) var arg1 = 'test2' console.log('var第二次申明:' + arg1)
let 重复声明变量代码
let arg2 = 'test' console.log('let第一次申明:' + arg2) let arg2 = 'test2' console.log('let第二次申明:' + arg2)
let在同一块做用域内不能重复声明变量,var 能够重复声明
const与let上面特色同样,可是也有不一样点,let声明的是变量,const声明的是常量,只读,修改值会报错,const保存的是内存地址,能够给对象或数组添加属性或元素,可是不能从新复写。
想要了解更多,请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