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 ESX 5.0 网卡负载均衡配置3种方法
(1) 基于端口的负载均衡 (Route based on the originating virtual port ID)(这个是默认支持)
算法
这种方式下,负载均衡是基于vPort ID的。一个vPort和Host上的一个pNIC捆绑在一块儿,只有当这个pNIC失效的时候,才切到另外的pNIC链路上。这种方式的负载均衡只有在vPort数量大于pNIC的数量时才生效。对于VM来讲,由于某台VM的vNIC是捆绑在某一个pNIC上的,也就是说这台VM(若是只有一个vNIC的话)对外的数据流量将固定在某一个pNIC上。这种负载均衡是在VM之间的均衡,对于某一台VM而言,其uplink的速率不可能大于单个pNIC的速率。此外,只有当VM的数量足够多,而且这些VM之间的数据流量基本一致的状况下,Host上的NIC Teaming的Load Balancing才较为有效。对于如下这些极端状况,基于端口方式的负载均衡根本不起做用或者效果不好,充其量只能说是一种端口冗余。
a.Host上只有一台只具备单vNIC的VM (此时彻底没有Load balancing)
b.Host上的VM数量比pNIC少(好比有4台VM可是Teaming中有5块pNIC,此时有一块pNIC彻底没用上,其余每一个vNIC各自使用一块pNIC,此时也没有任何负载均衡实现)
c.Host上虽然有多台VM,可是99%的网络流量都是某一台VM产生的
网络
这种方式下,负载均衡的实现是基于源MAC地址的。由于每一个vNIC老是具备一个固定的MAC地址,所以这种方式的负载均衡同基于端口的负载均衡具备一样的缺点。一样是要求vPort数量大于pNIC的时候才会有效。一样是vNIC的速率不会大于单个pNIC的速率
负载均衡
这种方式下,负载均衡的实现是根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的。所以同一台VM(源IP地址老是固定的)到不一样目的的数据流,就会由于目的IP的不一样,走不一样的pNIC。只有这种方式下,VM对外的流量的负载均衡才能真正实现。
不要忘记,VMware是不关心对端物理交换机的配置的,VMware的负载均衡只负责从Host出站的流量(outbound),所以要作到Inbound的负载均衡,必须在物理交换机上作一样IP Hash方式的配置。此时,pNIC必须链接到同一个物理交换机上。
须要注意的是,VMware不支持动态链路聚合协议(例如802.3ad LACP或者Cisco的PAgP),所以只能实现静态的链路聚合。(相似于HP的SLB)。不只如此,对端的交换机设置静态链路聚合的时候也要设置成IP Hash的算法。不然这种方式的负载均衡将没法实现。
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由于pNIC是链接到同一台物理交换机的,所以存在交换机的单点失败问题。此外,在点对点的链路中(好比VMotion),2端地址老是固定的,因此基于IP Hash的链路选择算法就失去了意义。
如何配置网卡聚合:
点击【主机】—>【配置】—>【网络】—>【属性】:
在上面的选项卡中选择【网络适配器】—>【添加】—>在右边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相应要绑定的网卡,接着一直下一步就能够了。
这一步是将两张网卡绑定在一块儿,实现双网卡绑定,下面要进行绑定策略的设置。
点击上图的【属性】—>选择【端口】选项卡—>【编辑】—>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网卡绑定
能够看到下图有四种负载均衡策略:
按文章开始的说明选择符合本身需求的策略,默认是基于vport ID 进行负载均衡。
在VMware ESX 上配置网卡网络负载均衡就完成了。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