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总结接口测试的知识

 jmeter如何去作接口测试?作接口测试的必备知识。html

1、接口的定义与本质?后端

  一、先后端连接的桥梁,是数据传递的通道。就是一个函数,是函数间的检验。服务器

2、何时作接口测试?cookie

  一、单元开始,集成较多并发

3、没有需求文档怎么办?函数

  找开发要工具

4、咱们使用那些工具作接口测试?post

  一、jmeter、postman、soapui、fiddler性能

5、HTTP请求包含那些内容?http://www.runoob.com/http/http-tutorial.html测试

  一、请求头

  二、请求参数

  三、响应头

  四、响应内容

  五、状态码

 

jmeter作接口自动化测试

一、jmeter录制脚本,使用代理功能

二、jmeter手动添加脚本,学会简单的参数化

三、学会使用fiddler抓包并分享包内包含的数据含义。

四、jmeter作单接口的测试。

  利用jmeter 作自动化测试

  cookie请求

  先后之间的这些请求有关联怎么办?

  使用fiddler+jmeter

 

 

 

若是说后续的请求须要先登陆在操做,咱们该怎么办?

添加http cookie 管理器

 

 

 运行结果

 

ps:能够有多种方式显示结果

经常使用的是用表格形式和聚合报告

属性说明:

Sample:每一个请求的序号

Start Time:每一个请求开始时间

Thread Name:每一个线程的名称

Label:Http请求名称

Sample Time:每一个请求所花时间,单位毫秒

Status:请求状态,若是为勾则表示成功,若是为叉表示失败。

Bytes:请求的字节数

样本数目: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请求个数,成功的状况下等于你设定的并发数目乘以循环次数

平均:每一个线程请求的平均时间

最新样本:表示服务器响应最后一个请求的时间

偏离:服务器响应时间变化、离散程度测量值的大小,或者,换句话说,就是数据的分布。

 

聚合报告以下图:

 

 

Label:每一个JMeter的element的Name值。例如HTTP Request的Name

#Samples:样本数量。多少个请求

Average:平均响应时间(单位:)。默认是单个Request的平均响应时间,当使用了TransactionController时,也能够以Transaction为单位显示平均响应时间

Median:中位数,也就是50%用户的响应时间

90%Line:90%用户的响应时间

95%Line:95%用户的响应时间

99%Line:99%用户的响应时间

注:为何要有*%用户响应时间?由于在评估一次测试的结果时,仅仅有平均事物响应时间是不够的。假若有一次测试,总共有100个请求被响应,其中最小响应时间为0.02秒,最大响应时间为110秒,平均事务响应时间为4.7秒,你会不会想到最小和最大响应时间如此大的误差是否会致使平均值自己并不可信?

咱们能够在95 th以后继续添加96/ 97/ 98/ 99/ 99.9/ 99.99 th,并利用Excel的图表功能画一条曲线,来更加清晰表现出系统响应时间的分布状况。这时候你也许会发现,那个最大值的出现概率只不过是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并且99%的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都是在性能需求所定义的范围以内的;以下图则是最低响应时间的值出现概率是很小的,实际99%的用户请求响应时间都要20000+。

Min:最小响应时间

Max:最大响应时间

Error%:本次测试中出现错误的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Throughput:吞吐量。默认状况下标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具体单位以下图)

KB/sec:每秒从服务器端接收到的数据量。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