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jaro 官网:https://www.manjaro.org/html
各版本ISO下载:https://www.manjaro.org/download/linux
XFCE,KDE和GNOME为旗舰版ubuntu
同时知足这四个选项的只有XFCE、KDE这两个版本,这算是我选择KDE的一个缘由吧c#
环境:ThinkStation P520windows
CPU:英特尔 至强Intel Xeon Skylake-W W-2104 - 4 Cores, 3.2GHz, 8.25MB Cache,ide
内存:DDR4-2400, 120W--- 16GB ECC 2400MHz RDIMMpost
硬盘:512g ssd + 3.5 英寸 2TB SATA HDDui
显卡:Nvidia Quadro P2000 5GB GDDR5url
DVD Burner/CD-RW Rambo 8 (SATA)spa
电源:690W电源
镜像下载:https://osdn.net/dl/manjaro/manjaro-kde-18.0.4-stable-x86_64.iso
制做优盘启动:Rufus:https://rufus.ie/
惟一一点区别是,这里以DD方式写入。听说以iso镜像写入的方式安装会出错。
插优盘、F12(或其它)、选择优盘启动
参考连接:
https://www.cnblogs.com/smlile-you-me/p/8830949.html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ff411625f6b3d912e4823702.html
/ - 80G swap - 20G /home - 340G /boot/efi - 2G
此次没打算装双系统,因此没打算分/boot ,开始只分了/ 、/home 、swap,可是提示了一个这个:(第一次安装的时候未提示)
因而我就这样分了一个区:/boot/efi (2G)补充:第三次装的时候,没提示上面那个,就没分这个区,,可是没有这个区的话,应该就没有grub菜单??,因此仍是分上吧
注意swap分区的文件系统选择linuxswap, 标记为swap
/home 以前安装Ubuntu的时候,分区类型所有是都是逻辑分区,可是此次选了扩展分区以后,没办法选择挂载点和文件系统,因而选了主分区。可是如今想一想应该是“先选扩展分区” - “肯定,回到以前界面” - “再从扩展分区那新建分区”。但装都装好了,也懒得改了,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在这个博客里看到这几句话:
安装过程(Windows10 与 Linux 共存)
将系统镜像写入U盘,以 DD 模式写入,或者直接用 ImageWrite 写入,千万不要 syslinux。
因为 Windows10 自己的引导分区就是 ESP 分区,因此到分区的界面,只须要将 /boot/efi 挂载到 ESP 分区便可。
以上操做以后,系统应该正常安装结束,重启以后会直接进入桌面。
感受装系统最须要注意的就是分区了
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wsxqjbnb-es.html
对于整个linux系统来讲,至少要有两个分区,一个/分区,就是根分区,一个swap分区就是交换分区,安装向导就是给Ubuntu划分了这两个基本的分区。
Ubuntu下主要有这么几个目录:
(1) /bin就是系统可执行文件夹,至关于windows的windows文件夹和program files文件夹。
(2) /usr就是附加的软件的安装文件夹,至关于windows的program files文件夹。
(3) /home 就是存放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设置的文件夹,通常一个用户在/home下创建一个文件夹,至关于windows下的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件夹。
(4)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至关于windows的注册表。
(5) /tmp存放临时文件的。
只划分/和swap两个分区 就像安装windows的时候若是把整个硬盘划成一个分区,把用户数据和windows共存到一个分区是多么的危险。
对于Ubuntu来讲,若是从新安装系统,那么会格式化/分区。若是/home和/在一个分区,那么在/home的数据就会荡然无存。因此对于一个须要使用Ubuntu的用户来讲,至少划出/分区,/home分区和swap三个分区来。通常来讲/分区至少8G空间就能够了,若是硬盘空间富裕能够考虑15G,swap分区流传的说法是内存的2倍(个人是3G内存,swap设置为4G),其余能够做为/home使用。
Ubuntu的官方建议: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DiskSpace
Name |
Size |
/boot |
250MB ~ 1GB |
swap |
at least size of RAM |
/ |
minimum 8 GB, at least 15 GB recommended |
不管是windows系统仍是linux系统,除了物理内存外,都还有一个虚拟内存。在linux上,虚拟内存被称为swap space。过去以来,虚拟内存的大小应该是物理内存的两倍,可是最近几年来,物理内存的大小至少都有了好几个GB,若是16G内存用32G的swap岂不是太占用硬盘空间?下图是虚拟内存和交换空间的映射关系,虚拟内存的存在,能够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因此其存在颇有意义。
Amount of RAM in the system 物理内存 | Recommended swap space建议的交换空间大小 | Recommended swap space if allowing for hibernation若是开启休眠功能建议的交换空间大小 |
---|---|---|
⩽ 2GB | 2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3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2GB – 8GB | Equal to the amount of RAM | 2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8GB – 64GB | At least 4 GB | 1.5 times the amount of RAM |
> 64GB | At least 4 GB | Hibernation not recommended |
总结起来就是,若是不打算开启休眠功能,物理内存在8G如下,则swap设置为与物理内存同样大。若是物理内存在8G以上,swap空间设置为8G便可。当物理内存大于64G时,不建议开启休眠功能。
如下是Ubuntu的指南: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SwapFaq
更加细致:(从左至右依次是RAM大小,不开启休眠,开启休眠,最大值)
RAM(MB) No hibernation With Hibernation Maximum
256 256 512 512
512 512 1024 1024
1024 1024 2048 2048 RAM(GB) No hibernation With Hibernation Maximum 1 1 2 2 2 1 3 4 3 2 5 6 4 2 6 8 5 2 7 10 6 2 8 12 8 3 11 16 12 3 15 24 16 4 20 32 24 5 29 48 32 6 38 64 64 8 72 128 128 11 139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