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获取汉字的拼音首字母(转)

原文:https://blog.csdn.net/younghaiqing/article/details/62417269编码

一种是把全部中文字符集合起来组成一个对照表;另外一种是依照汉字在Unicode编码表中的排序来肯定拼音的首字母。碰到多音字时就以经常使用的为准(第一种方法中能够自行更改,方法为手动把该汉字移动到对应的拼音首字母队列,咱们这里介绍第二种。

获取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是一个在作项目的过程当中常常须要用到的功能,今天咱们主要来探讨下C# 获取汉字的拼音首字母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sole.WriteLine(GetSpellCode("asdf牛逼你水电费")) ;
            Console.ReadKey();
        }

        /// <summary>

        /// 在指定的字符串列表CnStr中检索符合拼音索引字符串

        /// </summary>

        /// <param name="CnStr">汉字字符串</param>

        /// <returns>相对应的汉语拼音首字母串</returns>

        public static string GetSpellCode(string CnStr)
        {

            string strTemp = "";

            int iLen = CnStr.Length;

            int i = 0;

            for (i = 0; i <= iLen - 1; i++)
            {

                strTemp += GetCharSpellCode(CnStr.Substring(i, 1));

            }

            return strTemp;

        }

        /// <summary>
        /// 获得一个汉字的拼音第一个字母,若是是一个英文字母则直接返回大写字母
        /// </summary>
        /// <param name="CnChar">单个汉字</param>
        /// <returns>单个大写字母</returns>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CharSpellCode(string CnChar)
        {

            long iCnChar;

            byte[] ZW = System.Text.Encoding.Default.GetBytes(CnChar);

            //若是是字母,则直接返回

            if (ZW.Length == 1)
            {

                return CnChar.ToUpper();

            }

            else
            {

                // get the array of byte from the single char

                int i1 = (short)(ZW[0]);

                int i2 = (short)(ZW[1]);

                iCnChar = i1 * 256 + i2;

            }

            // iCnChar match the constant

            if ((iCnChar >= 45217) && (iCnChar <= 45252))
            {

                return "A";

            }

            else if ((iCnChar >= 45253) && (iCnChar <= 45760))
            {

                return "B";

            }
            else if ((iCnChar >= 45761) && (iCnChar <= 46317))
            {

                return "C";

            }
            else if ((iCnChar >= 46318) && (iCnChar <= 46825))
            {

                return "D";

            }
            else if ((iCnChar >= 46826) && (iCnChar <= 47009))
            {

                return "E";

            }
            else if ((iCnChar >= 47010) && (iCnChar <= 47296))
            {

                return "F";

            }
            else if ((iCnChar >= 47297) && (iCnChar <= 47613))
            {

                return "G";

            }
            else if ((iCnChar >= 47614) && (iCnChar <= 48118))
            {

                return "H";

            }
            else if ((iCnChar >= 48119) && (iCnChar <= 49061))
            {

                return "J";

            }
            else if ((iCnChar >= 49062) && (iCnChar <= 49323))
            {

                return "K";

            }
            else if ((iCnChar >= 49324) && (iCnChar <= 49895))
            {

                return "L";

            }
            else if ((iCnChar >= 49896) && (iCnChar <= 50370))
            {

                return "M";

            }
            else if ((iCnChar >= 50371) && (iCnChar <= 50613))
            {

                return "N";

            }
            else if ((iCnChar >= 50614) && (iCnChar <= 50621))
            {

                return "O";

            }
            else if ((iCnChar >= 50622) && (iCnChar <= 50905))
            {

                return "P";

            }
            else if ((iCnChar >= 50906) && (iCnChar <= 51386))
            {

                return "Q";

            }
            else if ((iCnChar >= 51387) && (iCnChar <= 51445))
            {

                return "R";

            }
            else if ((iCnChar >= 51446) && (iCnChar <= 52217))
            {

                return "S";

            }
            else if ((iCnChar >= 52218) && (iCnChar <= 52697))
            {

                return "T";

            }
            else if ((iCnChar >= 52698) && (iCnChar <= 52979))
            {

                return "W";

            }
            else if ((iCnChar >= 52980) && (iCnChar <= 53640))
            {

                return "X";

            }
            else if ((iCnChar >= 53689) && (iCnChar <= 54480))
            {

                return "Y";

            }
            else if ((iCnChar >= 54481) && (iCnChar <= 55289))
            {

                return "Z";

            }
            else

                return ("?");

        }

  

额外补贴:

1. ASCII码

咱们知道,在计算机内部,全部的信息最终都表示为一个二进制的字符串。每个二进制位(bit)有0和1两种状态,所以八个二进制位就能够组合出256种状态,这被称为一个字节(byte)。也就是说,一个字节一共能够用来表示256种不一样的状态,每个状态对应一个符号,就是256个符号,从0000000到11111111。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作了统一规定。这被称为ASCII码,一直沿用至今。ASCII码一共规定了128个字符的编码,好比空格“SPACE”是32(二进制00100000),大写的字母A是65(二进制01000001)。这128个符号(包括32个不能打印出来的控制符号),只占用了一个字节的后面7位,最前面的1位统一规定为0。

二、非ASCII编码

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可是用来表示其余语言,128个符号是不够的。好比,在法语中,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没法用ASCII码表示。因而,一些欧洲国家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好比,法语中的é的编码为130(二进制10000010)。这样一来,这些欧洲国家使用的编码体系,能够表示最多256个符号。可是,这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一样的国家有不一样的字母,所以,哪怕它们都使用256个符号的编码方式,表明的字母却不同。

好比,130在法语编码中表明了é,在希伯来语编码中却表明了字母Gimel (ג),在俄语编码中又会表明另外一个符号。可是无论怎样,全部这些编码方式中,0—127表示的符号是同样的,不同的只是128—255的这一段。至于亚洲国家的文字,使用的符号就更多了,汉字就多达10万左右。一个字节只能表示256种符号,确定是不够的,就必须使用多个字节表达一个符号。好比,简体中文常见的编码方式是GB2312,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因此理论上最多能够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中文编码的问题须要专文讨论,这篇笔记不涉及。这里只指出,虽然都是用多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可是GB类的汉字编码与后文的Unicode和UTF-8是毫无关系的。

3.Unicode

正如上一节所说,世界上存在着多种编码方式,同一个二进制数字能够被解释成不一样的符号。所以,要想打开一个文本文件,就必须知道它的编码方式,不然用错误的编码方式解读,就会出现乱码。为何电子邮件经常出现乱码?就是由于发信人和收信人使用的编码方式不同。能够想象,若是有一种编码,将世界上全部的符号都归入其中。每个符号都给予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那么乱码问题就会消失。这就是Unicode,就像它的名字都表示的,这是一种全部符号的编码。Unicode固然是一个很大的集合,如今的规模能够容纳100多万个符号。每一个符号的编码都不同,好比,U+0639表示阿拉伯字母Ain,U+0041表示英语的大写字母A,U+4E25表示汉字“严”。具体的符号对应表,能够查询unicode.org,或者专门的汉字对应表。

4. Unicode的问题

须要注意的是,Unicode只是一个符号集,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

好比,汉字“严”的unicode是十六进制数4E25,转换成二进制数足足有15位(100111000100101),也就是说这个符号的表示至少须要2个字节。表示其余更大的符号,可能须要3个字节或者4个字节,甚至更多。

这里就有两个严重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才能区别unicode和ascii?计算机怎么知道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第二个问题是,咱们已经知道,英文字母只用一个字节表示就够了,若是unicode统一规定,每一个符号用三个或四个字节表示,那么每一个英文字母前都必然有二到三个字节是0,这对于存储来讲是极大的浪费,文本文件的大小会所以大出二三倍,这是没法接受的。

它们形成的结果是:1)出现了unicode的多种存储方式,也就是说有许多种不一样的二进制格式,能够用来表示unicode。2)unicode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法推广,直到互联网的出现。

5.UTF-8

互联网的普及,强烈要求出现一种统一的编码方式。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其余实现方式还包括UTF-16和UTF-32,不过在互联网上基本不用。重复一遍,这里的关系是,UTF-8是Unicode的实现方式之一。

UTF-8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一样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

UTF-8的编码规则很简单,只有二条:

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所以对于英语字母,UTF-8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2)对于n字节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概设为10。剩下的没有说起的二进制位,所有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代码二:C# 获取汉字的拼音首字母和全拼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maxims = new string[]{
        "事常与人违,事总在人为",
        "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中止一日努力。 ",
        "若是害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

      string[] medicines = new string[] {
        "聚维酮碘溶液",
        "开塞露",
        "炉甘石洗剂",
        "苯扎氯铵贴",
        "鱼石脂软膏",
        "莫匹罗星软膏",
        "红霉素软膏",
        "氢化可的松软膏",
        "曲安奈德软膏",
        "丁苯羟酸乳膏",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
        "冻疮膏",
        "克霉唑软膏",
        "特比奈芬软膏",
        "酞丁安软膏",
        "咪康唑软膏、栓剂",
        "甲硝唑栓",
        "复方莪术油栓"
      };

      Console.WriteLine("UTF8句子拼音:");
      foreach (string s in maxims)
      {
        Console.WriteLine("汉字:{0}\n拼音:{1}\n", s, Pinyin.GetPinyin(s));
      }

      Encoding gb2312 = Encoding.GetEncoding("GB2312");
      Console.WriteLine("GB2312拼音简码:");
      foreach (string m in medicines)
      {
        string s = Pinyin.ConvertEncoding(m, Encoding.UTF8, gb2312);
        Console.WriteLine("药品:{0}\n简码:{1}\n", s, Pinyin.GetInitials(s, gb2312));
      }

      Console.ReadKey();
    }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