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及战略解读:一个战略 两个领域 三个阶段

最近泛在电力物联网风头无两,瞬间盖过“综合能源服务”、“增量配网”,很有最新网红气质。各路解读纷至沓来,这里我也来凑个热闹吧,从技术及战略的普通逻辑去解读一下,供各位参考,说的不对的请多扔赞助,便于咱们更好的研究嘛。web

1、一个战略微信

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提出,是国网转型战略的组成部分。这个转型战略概括起来就是:在电网环节(管道)的部分,提高管理能力,应对更严格的监管,成为全球最佳的电网运营商;在综合能源服务侧(内容)的部分,实现管道运营方向生态平台方转型,作综合能源的微信朋友圈(开放、共享、枢纽)。网络

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承载这个战略的技术支撑条件。其意义,就像是3G/4G对微信的意义同样,离开了这个技术要素,这种转型是很难完成的,所以须要在战略上去理解泛在。人工智能

我的认为,泛在的意义,在管道的部分,更多的是战术意义大于战略意义,而在内容的部分,则是绝对具备战略价值的,这个请看继续往下看。3d

2、三个阶段blog

为了更好的理解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电网侧和综合能源服务侧的技术内涵及将来的趋势,我把泛在物联在电力能源行业的应用,分为三个阶段,以下图所示:资源

640.webp.jpg

三个阶段即:泛在物联、信息互动、网络智能,每一个阶段的特征及技术内涵,以下表所示:get

640.webp (1).jpg

(一)泛在物联阶段产品

以泛在化、物联化为特征的第一阶段,解决的是现场数字化的问题。it

在电网侧,以数字化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配电自动化、智能台区、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为特征。应该说在电网侧,通过10多年的数字化投入,电网侧已经基本达到了泛在物联的要求,整个电网处于“可观测”的水平,即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物理电网“向”逻辑电网”的抽象过程,意味着实现了工业4.0的“数字孪生”。

在综合能源侧,泛在物联还处于很是初级的阶段,以园区自动化、用电侧数字化为特色,目前存在巨大的数字化瓶颈。这也是将来泛在电力物联网须要突破的环节,但绝非易事。

(二)信息互动阶段

在泛在物联解决数字化,实现“数字孪生”的前提下,如何利用这些数字为管理价值服务,这就是信息互动须要解决的问题。简单来讲就是信息化、互动化。

在电网侧,经过多轮的信息化投资,目前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好比生产、营销、调度、财务、安监的信息化水平都处于行业信息化的领先水平。须要解决的是数据交互的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营销信息化和生产信息化,各自创建了完整的信息和数据系统,因为部门专业分割,致使两套大系统在“互动”这个点上衔接困难,仅停留在有限的信息交互。因此此次泛在电力物联网把“数据统1、营配贯通、配抢指挥”做为一个重要的落地点,也是但愿从根本上实现“One Data”、“One ID”、“One Service”的问题(这三个One是阿里数据中台的方法论之一)。

在综合能源服务侧,因为数字化水平极低(只有少数行业实现了能源专业的数字化,好比钢铁行业),所以信息互动这个阶段也处于很是初级的阶段,基本上就是电网公司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的水平,远远没有到互动,连最基本的能源管理信息化都没有实现,大量小系统处于孤岛状态,没有完整的业务标准和信息模型标准。将来随着能源服务市场化水平、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更专业的公司进入这个领域,存在较大的提高空间。

(三)网络智能阶段

网络智能阶段,就是阿里曾鸣老师提的“网络协做、数据智能”的生态阶段了。

在电网侧,因为天然垄断环节的相对封闭性,在这个环节主要往数据智能方向走,好比人工智能的分析,无人机机器人的应用,最终下降人工成本,减小错误决策损失。

在综合能源服务侧则机会较多,一方面是电网企业将来战略可能定位于生态平台的构建,依靠现有巨大的客户资源、电力流和信息流,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合做;另外一方面随着现货市场的创建完善,将来基于现货价格和增量配网、局域电网乃至微电网,能够构建更多的玩法,好比虚拟电厂参与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所以能够造成网络化的生态体系,以价格信号和服务需求串联起点、线、面,最终造成网络生态体。我的认为这也是国网泛在物联网的终极战略目标,也是国网转型的关键所在。

3、两个领域

经过三个阶段的分析,咱们基本上清楚了,电网企业在电网环节,基本上是在信息互动的高级阶段,并走向网络智能阶段;而综合能源服务侧,还处于泛在物联阶段的初级,以及信息互动阶段的很是初期,结合市场开放,存在较大的想象空间。

而国网现有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对电网侧的规划很详尽,技术方案完善,甚至比较高大上,对综合能源服务侧则较为简约,甚至语焉不详。然后者又是国网可能的战略转型重点方向,以及市场发展趋势所在,这从某种程度可能说明了电网企业相关规划对于新兴业务的储备不足吧。

应该看到的是,这两个领域,其特征、驱动力、制约条件和价值实现方式都不太同样,本质上是两个彻底不一样的市场,在规划时应该充分考量二者的差别点,不能用一套技术规划和业务规划去应对。

640.webp (2).jpg

(一)电网领域(管道)

在电网领域,泛在电力物联网更多的是在信息互联和数据智能层面的探索和突破;在局部环节,好比智能台区及如下、配电自动化等,存在必定的物联空白,可能根据管理须要,投资一部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设备。

因为电网公司将来在这个领域的泛在智能电网建设,主要受成本压力的限制较大,存在三个制约因素,一是电力市场开放之后,原有的售电客户被售电公司拿走,售电量降低致使利润下滑;二是下降工商业电价的政策压力持续,还须要一部分让利;三是第二轮输配电成本订价监审工做开展,后续在管制业务成本费用方面受到更严格监管。因此我的认为电网领域的泛在电力物联投资,将会更加精益化,投资较为谨慎,更加务实,须要有清晰的管理价值驱动落地。

(二)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内容)

在市场化的综合能源服务的泛在,首先是落地的驱动力,在这个领域里是客户价值驱动,当客户对能源服务的价值不理解、不承认(这是当前大多数客户的认识水平),没有在管理上、财务上接受综合能源服务,是不可能为泛在物联网的成本付费,或者付高额的费用的。这才是泛在物联网在“泛在物联”这个阶段最大的瓶颈。须要经过市场、政策、专业的服务等各类手段,去推进。

说的再直白一点,泛在电力物联网在传感、采集、计量、通讯方面,若是是为电网专用,那将列入电网的管制成本,若是是为市场化业务所用,那这部分红本是要客户掏钱买单的,放个低轨道6G通讯卫星,技术上能够实现,可是6G的成本有哪一个消费者买单?他为何价值去买单?若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规划连这些都没想明白,就开始大规模投资,那我的认为是风险很高的行为。

其次是实现方式。泛在电力物联网是综合能源服务的价值支撑。那么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落地过程。

我的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要在用电侧落地,至少要通过3轮以上的价值迭代,就像互联网走到今天,从技术上讲通过了拨号上网(16三、16九、ISDN、ADSL)、有线宽带上网(网线、光纤)、无线上网(Wifi、4G)。与技术对应的,有相应的内容服务方和业务模式,从最先的Web1.0(拨号时代),到Web2.0(有线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无线时代)。客户价值和商业模式也在不断进化。

当综合能源服务的客户价值和市场现状处于Web1.0(甚至还没到)的时代,在技术上就已经分析规划到5G/6G,这里面只能说对业务价值和商业模式的理解不够吧。

我的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用电侧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技术的缘由,而是在市场现实方面,随着市场的发展,技术也会呈现出彻底不一样的形态,可能和咱们当下规划的彻底不同(当年计算机处于ENIAC的时代,美国人认为将来只须要几十台大型计算机就足够全人类使用了)。

所以,泛在电力物联网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应该是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探索落地,先于技术规划和技术建设。从当下用户真正须要的综合能源服务开始作起(园区综合能源服务,严格意义上不是真正的用户须要的综合能源服务),什么样的业务模式须要什么样的数据,配合什么样的采集通讯,以什么样的成本去建设,成本如何在第一轮的迭代中就回收。这才是真正具备互联网思惟的“精益创业”。

最后还想说的是,资本市场如何解读泛在电力物联网,我的认为短线看消息想象,中线看产品和营收,长线看企业价值。过渡解读,容易限于短线炒做,和真正的价值投资也距离较远。

原标题:泛在电力物联网解读:一个战略,两个领域,三个阶段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