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锁,其实原理是就是多台机器,去争抢一个资源,谁争抢成功,那么谁就持有了这把锁,而后去执行后续的业务逻辑,执行完毕后,把锁释放掉。java
能够经过多种途径实现分布式锁,例如利用数据库(mysql等),插入一条记录(惟一索引),谁插入成功,谁就持有锁;还可经过zookeeper来实现分布式锁,谁建立节点成功,谁就持有锁。本文介绍经过redis来实现分布式锁。mysql
本文使用springboot提供的RedisTemplate来操做redis,能够参考我以前的文章【快学springboot】13.操做redis之String数据结构,这里对使用RedisTemplate来操做redis作了介绍。固然也能够直接使用jedis来操做redis,你们能够参考下jedis的文档,使用上都是大同小异的。redis
第一步:经过redis的setnx方式(不存在则设置),往redis上设置一个带有过时时间的key,若是设置成功,则得到了分布式锁。这里设置过时时间,是防止在释放锁的时候出现异常致使锁释放不掉。spring
第二步:执行完业务操做以后,删除该锁。sql
新建一个DistributedLock.class,注入StringRedisTemplate。数据库
@Component public class DistributedLock { @Autowired private StringRedisTemplate redisTemplate; }
得到锁springboot
/** * 得到锁 */ public boolean getLock(String lockId, long millisecond) { Boolean success = redisTemplate.opsForValue().setIfAbsent(lockId, "lock", millisecond, TimeUnit.MILLISECONDS); return success != null && success; }
setIfAbsent方法,就是当键不存在的时候,设置,而且该方法能够设置键的过时时间。该方法对应到redis的原生命令就是:数据结构
SET lockId content PX millisecond NX
至于设置多少的过时时间合适,这个是没有定论的,须要根据真是的业务场景来衡量。app
释放锁分布式
当处理完业务逻辑后,须要手动的把锁释放掉。
public void releaseLock(String lockId) { redisTemplate.delete(lockId); }
释放锁的操做比较简单,直接删除以前设置的键便可。其实,基于redis实现分布式锁的方式,在释放锁的时候,是存在释放失败的风险的(好比网路抖动什么的),这也是为何在设置锁的时候须要设置过时时间的缘由,能够防止在出现异常的时候,锁会自动的消失掉。同时,咱们也能够增长几回失败以后的重试机制。
新建一个BusinessTask.java,代码以下:
@Component public class BusinessTask { private final static String LOCK_ID = "happyjava"; @Autowired DistributedLock distributedLock; @Scheduled(cron = "0/10 * * * * ? ") public void doSomething() { boolean lock = distributedLock.getLock(LOCK_ID, 10 * 1000); if (lock) { System.out.println("执行任务"); distributedLock.releaseLock(LOCK_ID); } else { System.out.println("没有抢到锁"); } } }
这里使用了springboot的Scheduled注解来实现定时任务,该cron表达式的意思是每10秒钟,执行一次任务,而后咱们启动两次该项目,观察一段时间执行结果:
第一个springboot任务:
第二个springboot任务:
两个任务在交替的执行任务,证实了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应用持有了锁。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Java代码(springboot的restTemplate)实现Redis分布式锁,对于加锁和解锁也分别给出了示例代码。其实咱们还能够尝试使用Redisson实现分布式锁,这是Redis官方提供的Java组件,这个后续再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