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局惟一标识符(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是一种由算法生成的二进制长度为128位的数字标识符。GUID主要用于在拥有多个节点、多台计算机的网络或系统中。在理想状况下,任何计算机和计算机集群都不会生成两个相同的GUID。GUID 的总数达到了2^128(3.4×10^38)个,因此随机生成两个相同GUID的可能性很是小,但并不为0。GUID一词有时也专指微软对UUID标准的实现。
在理想状况下,任何计算机和计算机集群都不会生成两个相同的GUID。随机生成两个相同GUID的可能性是很是小的,但并不为0。因此,用于生成GUID的算法一般都加入了非随机的参数(如时间),以保证这种重复的状况不会发生。
在 Windows 平台上,GUID 普遍应用于微软的产品中,用于标识如注册表项、类及接口标识、数据库、系统目录等对象。
格式
GUID 的格式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中每一个 x 是 0-9 或 a-f 范围内的一个4位十六进制数。例如:6F9619FF-8B86-D011-B42D-00C04FC964FF 即为有效的 GUID 值。
GUID特色
★须要GUID的时候,能够彻底由算法自动生成,不须要一个权威机构来管理。
★GUID理论上能产生全球惟一的值,对于之后的数据导入很方便。
GUID争议
因为GUID值产生的潜在弊端已经引发了保密性提倡者的关注。1999年3月,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接到要求,对微软的GUID值使用进行调查。争议主要涉及Office 97和Office 2000文档对GUID值的使用。Office文档,如Word文件或Excel电子数据表,所使用的GUID值对用户是不可见的。但有不少报道宣称,文档的做者是能够经过GUID值的跟踪查到的,即便做者已经采用特殊方法,他们仍是能够被追踪到。 为了回应上述问题,微软已经发布了一个Office 97修补版SR2,它禁止了GUID功能的使用,而且还能够将现存文档的GUID去除。
潜在的对Intel处理器序列号滥用的问题与上述GUID值的问题本质是同样的。
public static int GetRandomNumber(int min, int max)
{
int rtn = 0;
Random r = new Random();
byte[] buffer = Guid.NewGuid().ToByteArray();
int iSeed = BitConverter.ToInt32(buffer, 0);
r = new Random(iSeed);
rtn = r.Next(min, max + 1);
return rtn;
}
import java.util.UUID;
public class guid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UUID uuid = UUID.randomUUID();
System.out.println(".{"+uuid.toStri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