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顺利的安装zookeeper,须要对:Linux的基本操做简单了解:java
一、建立用户、组 adduser ...linux
二、文件权限受权 chmod u+x ....算法
三、Linux 安装java环境shell
ZooKeeper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Google的Chubby一个开源的实现,是Hadoop和Hbase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ZooKeeper的基本运转流程: 一、选举Leader。 二、同步数据。 三、选举Leader过程当中算法有不少,但要达到的选举标准是一致的。 四、Leader要具备最高的执行ID,相似root权限。 五、集群中大多数的机器获得响应并follow选出的Leader。 目前阿里开源的dubbo分布式服务框架推荐的注册中心。 其更详细原理能够参考:http://cailin.iteye.com/blog/2014486/
服务器CentOS7_64_1的ip:192.168.116.130,hostname:edu-provider-01apache
首先使用wugong用户登陆CentOS7_64_1,将zookeeper-3.4.11的安装包下载传至/home/wugong目录下 vim
http下载路径: http://apache.fayea.com/zookeeper/
linux命令下载:windows
wget http://mirror.bit.edu.cn/apache/zookeeper/zookeeper-3.4.11/zookeeper-3.4.11.tar.gz
工具: CentOS.7,zookeeper-3.4.11,Xshell5centos
注:zookeeper自己由java编写,运行在java环境,故同窗们必须先装好java环境,才能够继续zookeeper的安装,这里我对java环境不作讲解 bash
tar -zxvf zookeeper-3.4.11.tar.gz
解压后进入zookeeper-3.4.11目录,建立data目录和logs目录,zookeeper默认是不带这两个目录的,须要用户自行建立并指定。 服务器
在dataDir=/home/grid/zookeeper-3.4.11/data下建立myid文件
编辑myid文件,并在对应的IP的机器上输入对应的编号。如在第一台zookeeper上,咱们给该myid文件内容指定就是1。若是只在单点上进行安装配置,那么只有一个server,后面讲集群的时候会有多态server故会有2,3,4…等等。
接着进入zookeeper-3.4.11/conf目录下,将zoo_sample.cfg文件复制一份取名zoo.cfg
cd /home/wugong/zookeeper-3.4.11/conf cp zoo_sample.cfg zoo.cfg
注:之因此取名zoo.cfg是由于这是启动时默认约定读取的
复制完毕以后,编辑zoo.cfg
server.1=edu-provider-01:2888:3888的解释以下:
1是指一个数字,与前面建立的myid对应便可,标志这是第几台机器,edu-provider-01(主要是我在虚拟机上作配置,ip会变化)是我配置的映射名,你们能够直接将h1改成本身的ip,如server.1=192.168.2.101:2888:3888;
Hosts映射配置:vi /etc/hosts,输入本身的ip对应写个名字便可,与windows相似,此配置步骤能够忽略,直接在zookeeper下的zoo.cfg文件写ip地址便可
2888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2888端口简单来讲就是zookeeper服务之间的通讯端口;
3888端口是zookeeper与其余应用程序通讯的端口
tickTime=2000
tickTime这个时间是做为Zookeeper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一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initLimit=10
initLimit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Zookeeper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链接Zookeeper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Zookeeper服务器集群中链接到Leader的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链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10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tickTime)长度后Zookeeper 服务器尚未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代表这个客户端链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10*2000=20 秒。
syncLimit=5
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Leader与Follower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tickTime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5*2000=10秒。
dataDir=/home/grid/zookeeper-3.4.11/data
dataDir顾名思义就是Zookeeper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状况下Zookeeper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clientPort=2181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应用程序)链接Zookeeper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修改该用户下的.bash_profile文件,此文件默认为隐藏的
vim /home/wugong/.bash_profile
export ZOOKEEPER_HOME=/home/wugong/zookeeper-3.4.11 export PATH=$ZOOKEEPER_HOME/bin:$PATH // 而后让配置生效 source /home/wugong/.bash_profile
在防火墙中打开要用到的端口,通常默认是开放了22端口,因此咱们才能使用远程工具使用22进行链接,如今咱们去配置2181 2888 3888端口,切换到root用户执行以下命令
chkconfig iptables on设置开机启动
service iptables start 启动防火墙
注:centos7 没有iptables,须要手动安装---https://my.oschina.net/u/3027745/blog/1524107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启动并测试zookeeper(使用wugong用户启动,不要使用root帐户),在zookeeper目录的bin下面执行
异常处理:
确保myid/data logs目录 这个文件的权限是否足够
查看日志:
// 保证这个文件有执行权限,个人原本没又执行权限,手动受权的 tail -f zookeeper.out
简单命令总结:
[wugong@localhost bin]$ zkServer.sh start ZooKeeper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home/wugong/zookeeper-3.4.11/bin/../conf/zoo.cfg Starting zookeeper ... STARTED [wugong@localhost bin]$ zkServer.sh status ZooKeeper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home/wugong/zookeeper-3.4.11/bin/../conf/zoo.cfg Mode: standalone [wugong@localhost bin]$ zkServer.sh stop ZooKeeper JMX enabled by default Using config: /home/wugong/zookeeper-3.4.11/bin/../conf/zoo.cfg Stopping zookeeper ... STOPPED [wugong@localhost bin]$
配置zookeeper为grid用户开机启动,否则在生产环境会很麻烦
编辑/etc/rc.local文件,加入:
su - wugong -c ‘/home/grid/zookeeper-3.4.11/bin/zkServer.sh start’
集群的安装我就先放过它,哼,等我学会啦使用,再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