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进度管理之燃尽图

不少时候,咱们感受什么都没干一天就过去了,但对领导者来讲,事情最好已经提早作完了,并且是越快越好。聪明的管理者知道,“时间”是须要花大功夫去把控的限制因素,只有掌握了更多关于时间和工做的数据,咱们才能更好地执行计划,在预算范围内按时完成项目。segmentfault

燃尽图就是用来反映此类项目数据的工具,经常使用于敏捷软件开发中,如Scrum。它能够呈现剩余工做量和可用剩余时间,并经过可视化的图示表述繁复文字没法表述的意思。ide

燃尽图是什么.png

1、燃尽图是什么?

燃尽图能够呈现团队处理用户故事进度,是一种对工做完成状况可视化展现的工具,燃尽图可显示每次迭代工做总量中仍需完成的工做余量。工具

燃尽图的横轴显示工做天数,纵轴显示剩余工做,反映了项目启动以来的进度状况,它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可以看到当前的进度。团队需按期更新燃尽图以保持其准确性。spa

目前存在两种形式的燃尽图,Sprint燃尽图用于显示迭代中的剩余工做量,而产品燃尽图则用于说明整个项目的剩余工做量。blog

2、如何解读燃尽图

燃尽图有下面几个要点,它有一个X轴,表明项目或迭代的时间;有一个Y轴,表明须要在项目中完成的工做,用户故事剩余的工做量也由该轴表示。ci

燃尽图2.png

项目起点位于图表左侧最高点,发生在项目或迭代的第0天。项目完结点位于最右侧,标志着项目或迭代的最后一天。项目管理

计划曲线

燃尽图中的计划曲线是一条链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由于表明了须要完成的全部预估任务的总和,计划曲线的终点应穿过X轴,表示已经不存在任何剩余的工做。但鉴于它以估算值为基础,所以并不老是准确的。开发

实际曲线

燃尽图中还存在一条实际曲线,显示项目或迭代中实际剩余的工做量。在起点,计划剩余工做量和实际剩余工做量是相同的,但随着项目或迭代的进行,实际剩余工做曲线将在计划工做线的上下方波动。实际的剩余工做线天天都会添加一个新的点,直至项目或迭代完成,以确保尽量准确。rem

若是实际工做线高于计划曲线,则意味着剩下的工做量比预期多,换句话说,意味着项目进度落后于计划。但若是实际曲线低于计划曲线,则意味着剩余工做量少于预计,项目进度快于既定计划。get

3、燃尽图有什么好处?

燃尽图最显著的好处是,能提供关于项目进度和更新状态的最新报告,并对这些重要数据进行直观展现,能够确保每一个人都统一进度。

此外,将燃尽图展现到全部人面前,可以让团队全部成员都积极参与项目,并激励成员提早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所以图表越大越显眼就越好。燃尽图应该成为办公室的视觉焦点,进而引起对项目和进度的相关讨论。

7.0迭代开发.png

简洁明了的燃尽图十分有用,由于它是查看项目历史速度(Velocity)的最佳工具。速度(Velocity)是一个敏捷术语,表示迭代期间完成的用户故事相关的预估工做量总和。

4、燃尽图有何局限?

燃尽表没法呈现全部信息

例如,它仅显示已经完成的用户故事工做量,没法预知任何变化,例如在工做范围内估算待办列表(backlog)的全部points。所以,咱们很难判断燃尽图中的变化是因为已经完成的backlog,仍是因为故事点的增长或减小引发的。在燃尽图中增长一个专门显示backlog总量的图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可是,燃尽图(向下或向上线条显示)都没法显示哪些产品backlog已经完成。燃尽图能显示项目的进度,但没法显示团队是否在作正确的事,也没法判断团队是否在交付正确产品backlog。

燃尽图需依赖精准的预估

燃尽图的另一个问题是理想剩余工做线。实际工做线是高于仍是低于理想工做线须要取决于对任务原始时间估计的准确性。所以,若是团队太高估计时间要求,则项目实际进度可能会看似正常或略超前。但若是低估了时间要求,则看起来会落后于计划。

将效率因素归入燃尽图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项目的第一次迭代以后,从新计算效率因素可以得到更高的准确性。

5、燃尽图的历史回顾

燃尽图是从Scrum社区开发出来的,而且在2000年左右首次用于管理软件项目和其余相关工做。Ken Schwaber首次对燃尽图进行了描述,所以也被认为是燃尽图的发明者。当时正在Fidelity Investments工做的Ken Schwaber建立了燃尽图,来为Scrum团队提供一个能够帮助他们绘制项目进度图的简单工具。

到2002年,燃尽图在Scrum社区中愈来愈受欢迎。从那之后,燃尽图开始运用于scrum以外的其余领域,成为了管理者控制项目进度的有用工具。

Worktile提供专业的敏捷项目管理模板工具,包括需求管理、迭代规划、缺陷追踪、报表统计、团队协做等功能,能实时查看和监控项目进度,提升团队成员工做效率。10人如下团队可无偿使用,免费注册Worktile

文章来源:Worktile敏捷博客

欢迎访问交流更多关于技术及协做的问题。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相关标签/搜索